APP下载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2022-01-03吴美君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网络

摘要  网络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工具,渗透到了人们生活方方面面。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网络使用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对象。正确认识到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并采取对应的措施对其教育和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 网络;青少年认知发展;人格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网络可以实现多种用途,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20年的调查表明,注册网民数量大约有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也已经高达70.4%,而其中青少年网民约占青少年总数的79.6%。青少年接触网络的年龄逐渐越来越小,从中受到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这势必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网络对青少年发展影响问题成为了家庭、学校及社会关注的焦点。

2.心理发展的组成成分与影响因素

心理发展就是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是一段时期内人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可分为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

认知发展是指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变化过程,表现为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张大均, 2015)。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网络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其兴趣、性格、思想道德品质、社会性发展也有影响。

3.网络对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影响综述

Cole(1996)和Jackson(2001)认为青少年通过参加互联网使用指导项目学习互联网的适当使用后,可以提高阅读、算术和计算机素养。K. Subrahmanyam(2001)認为使用互联网可以加强家校联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促进患有注意缺陷多动症的儿童和其他有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活动。Borzekoowski(2002)的研究发现,在相对传统的国家,如中国青少年不容易通过直接教育获得关于性方面的信息时,互联网扮演了有利的角色,他们可以上网搜索寻求解答。陆桂芝,李勇(2002)认为互联网对青少年的非理性因素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通过正确的互联网使用,他们可以借助这个高效快捷的工具去尝试创新,发挥主观能动性。

崔丽娟,王小晔(2003)认为青少年网络使用对于学生认知技能并没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而是取决于网络资源类型。但常玩电脑游戏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有更厉害的空间表征和视觉注意能力。Whitlock(2010)等人的研究表明,有关自我伤害的信息在互联网的论坛上散布,使得尚未完全形成自我认知的青少年可以获得到这些信息,网络资源的质量无法保证,易将青少年引入歧途。

4.网络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综述

Thompson, Vivien 和 Raye(1999)利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得出个体所感受的愉悦感与其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呈现正相关,此外也有其他研究(Morahan, 2000)发现网络的使用可能让用户感觉到安慰。Brenner(1997)的研究表明网络过度行为与上网者的年纪和所受的教育更有关,但和其是男是女的关系不是很大。朗瑞冰与吴吉惠(2015)认为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好的学习平台,可以帮助他们排解自己的压力、扩大交往,满足青少年的交往需要。崔丽娟(2003)得出青少年通过网络聊天互动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和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Turkle(1996)发现小孩子经常沉迷于网络交友可能会产生社会性孤立和焦虑症状。Kraut(1998)发现过度使用网络会导致孤独感和抑郁症的加强,导致社会参与度降低、心理幸福感减少。朗瑞冰与吴吉惠(2015)研究得出青少年上网存在随意性、无规律性、无节制性和依赖性等特点,指出网络容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使青少年形成网络依赖,造成网络成瘾现象。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文发现网络对青少年的认知和人格发展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本研究认为互联网大环境之下加强青少年网络使用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加强青少年的网络使用引领和教育以外,国家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政策保护他们的安全,例如制定大众传媒政策、成立互联网委员会、明确处罚措施、设立公共网络教育和网络使用知识普及机构、设立未成年人禁止上网等。同时,家长、教师和社会应该共同督促学生正确上网,严格控制青少年的上网时间,教会他们区别虚拟网络与社会现实。如有不良情况发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引导。

参考文献

1.Cole, M. Cultural Psychology: A Once and Future Discipline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Downes, T. Playing with Computer Technologies in the Home.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1999(4):65-79.

3.K. Subrahmanyam et al.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 2001(22):7-30.

4.Thompson S, Vivien L & Raye.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In Internet usage. Omegan, Int. Mgmt. Sci, 1999(27):25-37.

5.郎瑞冰,吴吉惠.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22(08):74-75.

6.陆桂芝,李勇.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2(09):85-86.

7.孙晓军.科学引导青少年的网络生活和网络社交[J].人民教育,2020(24):28-31.

8.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作者简介:吴美君(1998年10月23日),女,汉族,四川资阳,在读硕士,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610100。

猜你喜欢

网络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网络营销探讨—以故宫为例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