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校本课程传承敦煌历史的策略探析

2022-01-03吴艳萍

学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传承

吴艳萍

摘 要: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当前的学校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校本课程是具有民主性、开放性、合作性的课程学习体系,与学生的实际学情更加贴近,有助于学生进行学习和认知。同时,学校、学生、家长、社会需要共同参与,以确保校本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合理。文章主要分析阐述如何利用校本课程传承敦煌历史,以此提高学生对敦煌历史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敦煌历史;传承;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3-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3.093

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开发并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结合敦煌文化在校本课程中的融入方式进行分析,敦煌文化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包括壁画和彩塑等艺术内容,在校本课程中将敦煌文化的内涵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方便学生认知和理解敦煌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艺术造诣。

一、转变观念,融入敦煌历史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部分教师认为编撰教材与教师关系不大,教师的任务在于传授知识。但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教师的这种思维模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要求,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重新理解自身角色,认识到教师不仅具有教书育人的能力,更应具有编撰书籍的能力。教师在编撰书籍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内容进行梳理,以此提高知识领悟能力,从而更加高效地对学生开展教学引导工作。在校本课程中融入敦煌历史知识,首要内容是构建敦煌文化知识的框架体系,敦煌文化涉及古藏文、汉文、梵文等,也包括文学、民俗、语言、政治、历史、宗教、科技等领域。所以,教师需要将每一部分敦煌文化进行分解,并以分类的方式将部分内容在校本课程中进行呈现。教师还应注意在编撰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应在传授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本学校教育风格相同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教学模式去讲解校本课程教材,确保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敦煌文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历史性,教师通过因地制宜的开发校本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凸显出校本课程教学的价值与内涵。

二、构建机构,突出重点内容

在校本课程教学大背景下,学校应建立校本课程组织机构,保证校本课程建设体系秉承开放民主的状态,并与外界保持交流和沟通,随时根据当前校本课程的创新方案,对本校的校本课程教育内容进行完善[1]。同时,校本课程编辑团队也应注意接受外界及本校领导的建议,与学生保持沟通,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而保证更加高效地建设校本课程体系,并确保校本课程体系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得以突出。在将敦煌文化与校本课程体系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本校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结合,对学生掌握敦煌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解,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随机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解。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决定敦煌文化的融入切合点,即需要保证敦煌文化课题的导入便于学生接受理解,吸引学生的关注,有效激发学生对敦煌文化的了解兴趣,以此达到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在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敦煌文化学习过程进行动态化观察,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优势及不足,并随时对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确保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完善性。

三、信息沟通,及时传递信息

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应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良好的校本沟通网络,并以学校为基础,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及时构建敦煌历史的网络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将敦煌文化的内容以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呈现,并结合校本课程的实际研发现状,在与网络知识进行有机融合的模式下,不断对校本课程内容进行完善,確保校本课程的内容不仅适合教师研究,更适合学生对敦煌文化进行深度理解和认知。由于敦煌文化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因此校本课程的设计不仅要能够凸显其特点,还应与本地文化、本校园的文化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校本课程更加高效地理解敦煌文化知识,体现出校本课程在传授大型艺术知识方面的优势。此外,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学校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沟通,对敦煌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在对敦煌文化有更深刻认知的情况下,逐步完善对敦煌文化的内涵认知能力,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敦煌文化知识的学习自主意识,也确保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校本课程研发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自觉地投入敦煌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中,提高学生的校本课程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敦煌文化认知能力。

四、优化结构,调动多方参与

在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环节的主体,因此学校可以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讨论敦煌文化相关知识点,并归纳总结出自身最想认知的敦煌文化内容,这可以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同时教师也应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敦煌文化的认知,包括对本校学生的了解,提出对开发校本课程体系的希望,并着重希望融入哪方面的敦煌文化知识[2]。同时,学校还应调动家长的力量,让家长提出对学生学习敦煌文化的期待。学校也应邀请社会、专家、社区人士等广泛参与其中,让这部分人观摩校本课程教学过程,对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意见,从而确保校本课程的设计能够更加突出完善。此外,学校还需要为各界人士预留出交流空间,让这群人有机会进行交流,并逐步完善对校本课程内容提出的改进意见。再者,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家长代表、专家、学者及敦煌文化的专业研究者来听教师授课,并对授课过程畅谈体会。教师应认真分析不同人群提出的看法并结合学生的学情,对校本课程教材、教学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让教师随时改进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敦煌文化的认知能力,凸显出校本课程的教学优势。教师应将社会各界人士的观念进行融合,并进行分类总结,然后制定出敦煌文化与校本课程的融合体系,并呈交给校方进行审查评估。校方可以依据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对课程体系做出最终判断,并保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随时整改,以此提高校本课程的水准,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体系化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同时,校方还应在一定时期内对教师的授课过程进行动态观察,并在校本课程授课开展一个学期后,对所有教师的教学结果进行考查、分析、测评,充分掌握教师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开展教学的教学效果,以此对教师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学校还应让教师分析校本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及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进行随时调整,并利用完善后的内容对学生开展教学,逐步摸索出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学生对敦煌文化的认知能力。

五、明确主旨,凸显传承价值

校本课程的主题在于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评估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与当地其他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机融合,进而开发出具有多元特色的、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强调的是以学校为基地,与相关教育机构相配合,并与本校的教学优势与教学传统相结合。因此开发校本课程需要与学校的教育大方向相融合,在遵守全国统一性的教学计划之外,保证与本校内部的教学特色相结合,这样才能凸显出校本课程的教学优势,明确校本课程的教学主旨,也更能凸显出校本课程的传承价值。在融合敦煌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本校的历史与敦煌文化中的某一个环节进行关联,让学生在学习敦煌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能对本校的相关历史进行理解。同时,敦煌文化涉及古文、科技、哲学、民俗、历史等知识,教师也可以将本校的历史利用敦煌文化中的古文进行描述,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对本校历史的了解程度。再者,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绘画活动,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敦煌文化的相关图片,并进行仿制绘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学生在进行自主绘画的过程中,能够重新认知敦煌文化的内容,对敦煌文化知识进行梳理[3]。在绘画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民主的形式选择一个最佳画作内容,并将其纳入校本教材中,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同时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绘画自主意识,使学生通过自主绘画提高对敦煌文化的学习和认知能力,更加凸显出校本课程的教学优势。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敦煌文化,并将讨论的精彩部分呈现在校本课程中,以此丰富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使校本课程教學体系能够更加完善,也能让本校学生通过学习校本课程对敦煌文化内容有一个更加高效的认知和理解。

六、结语

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是当前的一个教育现象,它与学生的实际学情十分贴近。学校及教师在结合国家教育方案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从而对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逐步完善,确保校本课程内容能够更加贴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情,以此简化教学难度,突出教学主题,使学生的敦煌文化知识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突破,从而凸显出敦煌文化的传播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慧,王笑语.敦煌艺术课程改革初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8):176.

[2]   刘文荣.敦煌音乐文化的课程建设——基于河西学院特色课程培养的探索[J].艺术评鉴,2017(9):95.

[3]   钱家锋.从校本课程走进敦煌学[J].中国民族教育,2016(11):43.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传承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