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ERMA模式的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干预效果

2022-01-03屈卓军王菁张阳阳

海南医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量表肺癌化疗

屈卓军,王菁,张阳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1、护理处2,陕西 西安 710038

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中位居首位,且有着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1-2]。目前化疗是肺癌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案之一,然而化疗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毒副反应,且会削弱机体免疫力,导致患者出现抵触情绪、不良心理等,不仅会影响治疗依从性,还容易降低生活质量,影响预后。因此,为肺癌化疗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显得十分重要。PERMA模式是由“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教授所提出,其中P指Postive emotion,表示积极的情绪;E指Engagement,表示投入;R指Relationship,表示人际关系;M指Meaning,表示意义;A指Accomplishment,表示成就,主要指人在满足以上5个维度后就能获得全面的幸福。近年来,基于PERMA模式的护理理念也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开展,研究显示,该模式在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3-4]。因此,本研究将基于PERMA模式的心理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旨在探讨其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2021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化疗的178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5]诊断标准,并通过病理组织学等相关检查确诊;②均需接受化疗治疗;③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排除标准:①同期接受放疗;②伴有严重性感染;③同时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④伴有其余重要组织器官功能障碍;⑤言语交流困难;⑤合并精神性疾病、认知功能异常等;⑥依从性差,无法配合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例(%)]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例(%)]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χ2/t值P值例数89 89男性59(66.29)61(68.54)女性30(33.71)28(31.46)0.102 0.749年龄(岁)66.83±7.28 66.20±8.13 0.545 0.587非小细胞肺癌76(85.39)73(82.02)小细胞肺癌13(14.61)16(17.98)0.371 0.543Ⅱ28(31.46)26(29.21)Ⅲ40(44.94)43(48.31)Ⅳ21(23.60)20(22.47)小学及以下22(24.72)21(23.60)中学41(46.07)43(48.31)中学以上26(29.21)25(28.09)0.207 0.902 0.091 0.956性别 肿瘤类型 TNM分期 文化程度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化疗期间的皮肤、血液管理,预防并发症,密切监测病情及生命体征,叮嘱患者进食易消化、清淡、高热量的食物等,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安抚内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PERMA模式的心理护理,具体方法:①成立干预小组:成员包括1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名康复医师、2名导师、1名康复技师、若干名护士等;②了解PERMA模式原理:小组成员通过查查阅文献、资料等,了解PERMA模式在临床护理应用中的原理、方法等,共同讨论制定出核实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有欠缺的部分可予以合理的修正处理;③具体护理方案:a、提高疾病积极认知: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主动沟通,了解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鼓励、诱导其诉说心中对疾病的困惑或者心理问题,并向其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化疗原理等,讲述治疗成功的病例,提高其对治疗的积极性;b、纠正非理性信念:和患者进行交流,观察其是否存在非理性的信念,询问其发生的依据、原因等,向其解释发生的不合理性,并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积极、理性的信念;c、培养感恩品质:向患者讲解感恩所带来的好处,并鼓励其每日记录当天所发生的“3件好事”,每日睡前可指导其回忆住院期间是否遇见有帮助的人,并向其表示感谢;d、树立积极情绪:培养患者的积极思维,加深其对治疗、生活的积极态度,多鼓励其采用积极的语言去调节自身的情绪,对于有积极情绪表现的患者应进行表扬鼓励;e、投入:结合患者不同的兴趣爱好内容,开展适合的交流活动,例如看书、下棋等;f、人际关系:引导患者多和病友、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g、意义:让患者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令其意识到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立性、特殊性,不需要和其他人进行比较,在困难中成长也能实现对人生的价值;h、成就:鼓励患者多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让其拥有生活的成就感;以上8个项目内容均采用访谈模式进行,每次完成1项,2次/周,每次时间30~50 min。两组患者出院后仍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干预,共持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①不良情绪: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价不良情绪,其中SAS评分总分<50分表示正常,50~60分表示有轻度焦虑,61~70分表示有中度焦虑,>70分表示有重度焦虑;SDS评分总分<53分代表正常,53~62分表示有较轻的抑郁,63~72分表示存在中度的抑郁,>73分表示有重度的抑郁;②希望水平: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Herth希望量表[7]进行评价,总共包括3个维度内容,分别是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共计12个条目内容,每个条目分数1~4分,量表总分12~48分,结果越高则表示患者的希望水平越好;③生活质量: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活质量核心30(QLQ-C30)评分表[8]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功能领域(5个条目)、症状领域(3个条目)、总体健康(6个条目)以及特异性(1个条目),各结果原始得分均经过线性公式,转化成为0~100分的标准分数,其中功能领域、总体健康分数结果越高则表示越好,症状、特异性分数越高则表示各症状越严重;④护理满意度: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率评价标准为十分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89 89干预前57.85±8.40 58.13±7.26 0.238 0.812干预后47.23±5.11a 52.06±6.12a 5.715 0.001干预前56.08±7.52 55.75±8.16 0.281 0.779干预后45.17±4.85a 50.43±5.63a 6.679 0.001 SAS SDS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erth希望量表各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Herth希望量表中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89 89干预前9.49±1.73 9.38±1.85 0.410 0.683干预后14.06±1.48a 11.53±1.55a 11.137 0.001干预前9.12±1.68 9.08±1.83 0.152 0.879干预后13.22±1.63a 11.01±1.46a 9.528 0.001干预前10.22±2.21 10.40±1.86 0.588 0.557干预后13.86±1.57a 12.14±1.49a 7.497 0.001干预前28.83±3.14 28.86±2.97 0.065 0.948干预后41.14±3.28a 34.68±3.51a 12.686 0.001积极态度 积极行动 亲密关系 总分

2.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中的功能、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特异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89 89干预前53.84±6.05 54.26±5.92 0.468 0.640干预后71.05±5.86a 64.18±6.03a 7.708 0.001干预前48.22±5.63 47.78±6.21 0.495 0.621干预后27.66±3.12a 29.14±2.87a 3.294 0.001干预前35.85±4.20 36.17±4.13 0.513 0.609干预后56.41±5.06a 48.53±4.82a 10.638 0.001干预前37.52±4.13 37.96±3.57 0.760 0.448干预后23.54±2.63a 25.11±3.24a 3.549 0.001功能 症状 总体健康 特异性

2.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1.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3,P=0.013<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原因诸多,其中高危因素包含吸烟、基因遗传等,肺癌的发生不仅会损伤呼吸、循环系统,严重者甚至发生转移、死亡等[9-10]。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疗已成为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主要是应用化学药物,对肿瘤起到消灭作用,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但是在化疗过程中,药物会对患者自体细胞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消化道症状、皮肤黏膜损伤、肾脏毒性、脱发等,这些均会给患者心理带来较大的负担,导致其对治疗的自信心降低,这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的研究显示,对肺癌化疗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11-12]。PERMA理论主要表达的是幸福五元素,塞利格曼教授认为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是维持人生幸福的要素[13]。随着研究的不断进步,以该理论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方案在临床上也得到了一定应用,有报道显示,将PERMA理论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后,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加强主观幸福感,并认为该方式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14]。董淑贤等[15]试验也显示,基于PERMA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恐惧感,让其能拥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基于PERMA模式的心理护理的患者在SAS、SDS评分、Herth希望量表、EORTC QLQ-C30评分的改善程度上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通过分析是由于:①在该护理方案中,以PERMA模式的幸福五元素作为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了更具有意义的护理方案,例如在通过提高疾病的积极认知、纠正非理性信念、培养感恩品质、树立积极情绪的内容,可让患者拥有感恩积极向上的品质,并能正确的看待疾病及治疗内容,从多个途径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自信心,有助于消除、减弱不良心理情绪;②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开展活动也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培养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其社会支持感,也便于日常不良情绪的疏泻,加上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加日常成就感等内容,均能提高患者的良性心理;③同时,所有的护理内容均在访谈形式下完成,也可让相关护理人员面对面的了解到不同患者的心理情绪,并直接引导其消除负面认知,培养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一方面也可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希望水平,增加对康复的信心,从而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且本研究中,联合基于PERMA模式的心理护理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高达91.01%,显示出该方式也可促进护患和谐。但本试验也局限于样本量来源单一、观察时间过短等缺陷,今后也将针对上述不足开展更高质量的研究。

综上所述,基于PERMA模式的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量表肺癌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