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早癌患者ESD术前后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2-01-03阿英高东

海南医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胃肠道胃肠胃癌

阿英,高东

榆林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陕西 榆林 719000

胃肠道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胃癌、结直肠癌等,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1]。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精进,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因可借助高频电刀以及辅助设施对早期胃肠道肿瘤组织进行整块剥离,尽可能降低病灶清除不完全以及肿瘤再发的可能性,成为目前治疗胃肠道早癌的主要微创手术手段之一[2]。血清标志物因检测方便,在胃肠道癌早期诊断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有关检测早期胃肠道癌的最佳血清标志物仍在不断研究中[3]。胃泌素17(gastrin-17,G-17)是由胃窦部、十二指肠G细胞合成、释放的一种胃肠激素,可刺激胃酸分泌,使得胃肠道上皮细胞增殖、分化[4]。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是一种来源于体腔上皮细胞,并表达于正常组织的糖蛋白,可通过不同机制发挥促进肿瘤发生以及增殖的作用[5]。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为胃蛋白酶的前体物质,包括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两种亚型,PGⅠ/Ⅱ比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胃粘膜萎缩进展程度[6]。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胃肠早癌患者ESD术前后的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榆林市中医医院行ESD术治疗的胃肠早癌患者112例为研究组,其中胃早癌61例,肠早癌51例。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确诊;②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②ESD术前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或手术者;③伴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90例良性胃肠病变患者为疾病对照组,以及来医院体检的9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受检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表1 各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手术方法研究组患者全部进行ESD术治疗,术前予以血常规以及生化检查,取仰卧位,进行全身静脉麻醉。手术步骤:内镜下明确病变部位,进行美蓝或靛胭脂染色,再使用电凝术沿病变边缘外侧0.5 cm作电凝标记;配制靛胭脂、玻璃酸钠(各5.0 mL)和氯化钠(100 mL)混合液注射于黏膜下,使得黏膜层、黏膜下层以及固有肌层尽可能分离;用Dual刀沿标记点完全切开黏膜,确保手术视野清晰,使用一次性黏膜切开刀剥离病变处下层,直至剥离出病变组织。术中使用电凝术对出血点以及裸露小血管进行电凝处理。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嘱咐清淡饮食。

1.3 检测方法于ESD术前后分别采集研究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正常对照组于体检时采集血液标本3 mL,疾病对照组于入院次日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留取上清备用,分别检测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G-17采用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检测,CA125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进行检测,PGⅠ、PGⅡ采用其检测试剂盒检测。

1.4 疗效评定参考文献[7]于术后3个月评定研究组患者治疗疗效。治愈:检查手术切缘无残余肿瘤细胞;有效:检查手术切缘存在少量残余肿瘤细胞;无效:检查手术切缘显示病变黏膜层存在淋巴浸润,需进行开腹手术。按治疗效果将研究组分为好转组(治愈+有效)和无效组(无效)。

1.5 观察指标(1)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2)比较研究组患者ESD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3)比较不同治疗效果胃肠早癌患者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4)分析胃肠早癌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的相关性。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组内多时间点采用重复测量方差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前血清G-17、PGⅠ水平明显低于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CA125、PGⅡ水平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疾病对照组患者的血清G-17、PGⅠ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A125、P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比较(±s)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比较(±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5;与疾病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研究组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F值P值例数112 90 90 G-17(pg/mL)66.85±7.09ab 101.24±13.51a 132.61±15.73 716.490 0.001 CA125(U/mL)53.91±7.78ab 30.68±4.66a 25.74±4.19 660.675 0.001 PGⅠ(μg/L)61.57±8.16ab 92.96±10.74a 128.42±16.93 747.042 0.001 PGⅡ(μg/L)22.72±4.21ab 16.89±3.05a 10.15±2.68 331.864 0.001

2.2 研究组患者ESD术前后的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比较研究组患者ESD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G-17、PGⅠ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CA125、PG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患者ESD术前后的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比较(±s,n=112)

表3 研究组患者ESD术前后的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比较(±s,n=112)

注:与术前比较,a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bP<0.05。

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F值P值G-17(pg/mL)66.85±7.09 78.21±7.53a 85.46±8.47ab 165.435 0.001 CA125(U/mL)53.91±7.78 44.55±6.86a 39.10±6.35ab 127.457 0.001 PGⅠ(μg/L)61.57±8.16 70.32±9.47a 81.18±10.68ab 119.954 0.001 PGⅡ(μg/L)22.72±4.21 17.85±3.28a 15.03±2.45ab 147.458 0.001

2.3 不同治疗效果胃肠早癌患者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比较112例胃肠早癌患者ESD术后3个月,治愈68例,有效30例,无效14例,好转组血清G-17、PGⅠ水平明显高于无效组,CA125、PGⅡ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治疗效果胃肠早癌患者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比较(±s)

表4 不同治疗效果胃肠早癌患者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比较(±s)

组别好转组无效组t值P值例数98 14 G-17(pg/mL)90.72±8.95 53.19±6.41 15.118 0.001 CA125(U/mL)28.35±6.01 65.88±8.16 20.842 0.001 PGⅠ(μg/L)88.14±8.53 61.06±7.99 11.193 0.001 PGⅡ(μg/L)13.49±3.26 25.25±4.43 12.038 0.001

2.4 胃肠早癌患者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的相关性经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17与CA125呈负相关(r=-0.646,P<0.001),G-17与PGⅠ呈正相关(r=0.614,P<0.001),G-17与PGⅡ呈负相 关(r=-0.333,P<0.001),CA125与PGⅠ呈负相关(r=-0.396,P<0.001),CA125与PGⅡ呈正相关(r=0.515,P<0.001)。

3 讨论

最新流行病学报道显示,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居全部恶性肿瘤前五位,有85%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其五年生存率仅为30%,但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8]。结直肠癌同样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与临床病理分期紧密相关,早期结直肠癌五年生存率高达90%[9]。胃肠道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地域环境、饮食生活因素等有关[10]。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胃癌和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水平日益提高,临床上通过ESD术治愈的胃肠早癌患者越来越多[11]。但该方法费用较高,且部分患者可能无法耐受。因此,早期筛查并提高诊断效率在胃肠道癌的防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G-17作为一种多肽类激素,能够刺激胃酸分泌,发挥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12]。G-17主要反映胃窦分泌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胃窦萎缩情况,其高表达能够促进胃癌发生、发展[13]。温国辉等[14]研究发现,血清G-17水平在胃癌患者体内明显升高,高水平G-17是预测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能够作为早期胃癌筛选的可靠指标。CA125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可在卵巢癌[15]、非小细胞肺癌[16]以及胃肠道癌[17]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高水平表达。任大钊等[18]研究证实,胃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检测CA125水平可为临床鉴别良恶性胃部疾病提供根据。PG能够反映胃体黏膜分泌胃酸的功能,其中PGⅠ主要表达于胃底主细胞以及颈黏液细胞,PGⅡ主要表达于胃腺体以及十二指肠Bruner腺。一旦胃体发生萎缩,PGⅠ水平开始下降,而当胃窦萎缩或发生癌变时,使得胃底腺假幽门腺化生,PGⅡ水平将随之升高[19]。因此,PGⅠ、PGⅡ水平动态变化能够辅助诊断胃部病变情况。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ESD术前血清G-17、PGⅠ水平低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CA125、PGⅡ水平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ESD术后以上各指标水平明显改善。并且,好转组血清G-17、PGⅠ水平高于无效组,CA125、PGⅡ水平低于无效组。提示G-17、CA125、PGⅠ、PGⅡ在胃肠早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可作为治疗疗效评估的重要参考根据。与邓兆享等[20]、ROMAN等[21]研究结果相符合。相关性分析发现,G-17与CA125、PGⅡ呈明显负相关,与PGⅠ呈明显正相关,CA125与PGⅠ呈明显负相关,与PGⅡ呈明显正相关。考虑可能原因,当胃体胃窦部出现萎缩或发生癌变时,分泌G-17的G细胞遭到严重破坏,使得G-17表达下调;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分泌释放的一些细胞因子会刺激间皮细胞合成CA125,破坏细胞结构以及细胞连接和基膜完整性,从而导致血清CA125水平明显上升;胃肠早癌患者胃黏膜严重受损,分泌PGⅠ的腺体细胞数量不断减少,导致PGⅠ水平降低,而随着胃黏膜萎缩程度增加,伴随肠上皮化生出现,分泌PGⅡ的腺体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使得PGⅡ水平升高[22-24]。因此G-17、CA125、PGⅠ、PGⅡ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具体机制有待研究。

综上所述,胃肠早癌患者ESD术后血清G-17、PGⅠ水平明显升高,CA125、PGⅡ水平明显降低,且其水平变化与治疗效果有关,检测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可为胃肠早癌病情评估以及疗效预测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胃肠道胃肠胃癌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从戒烟迈开对抗胃癌生活的第一步!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