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2022-01-03李红阁李朋娟季小勇

海南医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化瘀通络益气

李红阁,李朋娟,季小勇

1.渭南市中心医院中医科,陕西 渭南 714000;2.渭南市蒲城县中医医院内三科,陕西 渭南 715500

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1],以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常见。患者发病快,常合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目前临床针对抑制再灌注损伤、控制氧自由基含量进行了大量研究[2]。中医学近年来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亦显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舒张血管、改善其临床症状等[3]。在中医上,大多缺血性脑卒中属于气虚血瘀型,治疗原则主要以活血补气为主[4]。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渭南市中心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且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4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属于气虚血瘀型[5];②临床病历资料齐全;③发病时间<72 h;④患者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短暂性缺血发作;②由脑外伤、脑肿瘤、冠心病等合并房颤引发的脑梗死者;③中途退出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65例(常规西医+益气化瘀治疗),B组59例(单纯西医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B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西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加强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颅内压上升者进行脱水降压、调控血压等对症处理。A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益气化瘀通络汤组方:黄芪、党参、当归、丹参及鸡血藤各15 g,川芎、地龙及炙甘草各10 g,水蛭3 g。温水煎服,去渣取汁,300 mL/剂,1剂/d,分早晚两次口服,150 mL/次。两组均连续治疗两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治疗两周后评价疗效。疗效评估参考《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6]:痊愈,神经功能评分量表(NIHSS)减少≥90%,气短、乏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NIHSS减少40%~89%;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NIHSS减少18%~39%;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1.3.2 中医证候积分于治疗前后,参照《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7]评估中医证候积分。主症包括半身不遂、眼症、肢体麻木;次症包括气短乏力、自汗、舌质及脉象,总分0~42分[总分为各项最高分相加而成,即7分(1分制的7个症状总分)+14分(2分制的7个症状总分)+21分(3分制的7个症状总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病情越重。

1.3.3 血液流变学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上述指标均采用众驰ZL6000i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测定。

1.3.4 氧化应激指标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方法: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抽取患者5 mL外周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上层血清,置于-80℃保持待检。SOD、MDA均采用比色法测定,MMP-9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3.5 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明显高于B组的7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9,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A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A组B组t值P值例数65 59治疗前14.47±2.42 14.72±1.17 0.721 0.473治疗后4.92±2.94a 6.83±2.74a 3.731 0.001治疗前19.24±3.44 18.38±3.59 1.362 0.176治疗后8.33±1.39a 11.74±3.46 7.324 0.001中医证候积分 NIHSS评分a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A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A组B组t值P值例数65 59治疗前7.44±1.12 7.25±1.23 0.900 0.370治疗后4.02±0.78a 5.31±0.81a 9.031 0.001治疗前7.72±1.54 7.63±1.34 0.346 0.730治疗后4.24±1.11a 5.61±1.42a 6.014 0.001全血高切黏度(mPa·s) 全血低切黏度(mPa·s)治疗前60.25±5.51 60.52±5.53 0.272 0.786治疗后42.11±3.82a 49.31±4.18a 10.022 0.001治疗前3.36±0.58 3.27±0.54 0.892 0.374治疗后1.89±0.22a 2.56±0.31a 13.976 0.001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g/L)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OD、MDA及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A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A组B组t值P值例数65 59治疗前54.43±5.82 54.97±4.76 0.562 0.575治疗后40.54±5.79a 46.54±8.19a 4.744 0.001治疗前5.31±1.19 5.23±1.57 0.322 0.748治疗后1.75±0.41a 2.66±0.74a 8.572 0.001 SOD(U/mL) MDA(mmol/L)治疗前45.46±6.37 45.75±6.46 0.251 0.802治疗后21.04±3.52a 28.12±4.63a 9.637 0.001 MMP-9(ng/mL)

2.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变位置在脑部,但与心、肝肾存在密切联系。其主要病因包括平日气血亏虚,心、肝肾阴阳失调,加之饮食、劳倦内伤等,导致淤血阻滞,脑脉痹阻,进而诱发脑卒中[8]。气虚血瘀是脑卒中发生的主要病机。因此,中医治疗主要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可达到气旺血行、瘀去新生、血络通畅的效果。

西医目前仍是临床治疗脑卒中常用方法,具有一定效果,但西医治疗疗效短暂;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为提高疗效,临床目前多主张联合治疗。根据气虚血瘀型的特征,结合临床用药经验,本研究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医学上属于“中风”的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多以气虚为本,以血瘀为标。国内大量研究发现,益气化瘀通络汤可推动血行,具有活血通络消瘀的作用[9-10]。其组方中黄芪、党参为君药,具有补气升阳、益气生血之效,同时还可助诸药之力;当归、丹参、鸡血藤、川芎及水蛭共为臣药,可养血活血、祛瘀、破血散结;地龙为佐药,具有息风通络之效;炙甘草则可益气补中,调和诸药为使药,效果显著[11]。本研究中,联合中西治疗的A组临床疗效更佳,且中医证候及神经功能好转程度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B组,与王琳等[12]报道相符。说明益气化瘀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

相关研究发现,脑部发生缺陷、再灌注时会有大量自由基产生,使得脑组织氧化损伤,产生SOD、MDA等,其水平变化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间接反映氧自由基代谢情况及脑组织损伤程度[13-14]。MMP-9则可有效反映疾病病变进展,且与病灶大小有关[15]。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前SOD、MDA及MMP-9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A组治疗后上述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可见经药物治疗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均得到有效抑制,但中西联合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血流异常、血液变异是导致微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而微血栓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16-17]。STEINER等[18]研究指出,与正常人相比,缺血性脑卒患者全血高、低切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更高。本研究结果示,经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降低,且A组降低更为明显。提示益气化瘀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防止血栓形成,具有一定安全性。然而本次研究纳入对象数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因此所得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续仍需加大样本量,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与证实。

综上所述,益气化瘀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其脑血管微循环,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化瘀通络益气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肺通络方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化瘀利水方治疗创伤后肢体肿胀184例
芪藤竹黄通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43例
益气补肾化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