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01-01马来者布
马来者布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博拉中学 甘肃甘南 747105)
信息技术作为初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对教学质量和学生今后的发展不利。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既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探究新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使他们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动力,是一个人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专业能力。创新是发展的泉源,有创新才能有进步,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和发展,让信息技术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具体。而且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信息技术的教学本身所包括的知识点十分丰富,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所以在整个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下,信息技术的教学开展将会更加顺利,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同时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会有所促进,能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回归本质来说,创新能力能够提升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信息技术本身就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的根据课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比较先进的知识,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来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趣味性的知识下培养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氛围低沉压抑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管教起来十分困难。教师的教学思想比较落后,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只想着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安静,让课堂变得静寂无声。这种行为让学生感受到压制,没有任何自由的感觉,一直在课上被束缚,导致根本无法积极地投入知识的学习中,学习效率比较低。而且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低沉的教学氛围是肯定不行的,学生无法将自己放松在课堂中,创新思维也无法得到提高和满足。当然教学氛围低沉压抑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对创新教学认识的不完善以及教学理念的落后都导致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将各种信息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就像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样,教会学生创新学习远比知识点的讲解要重要得多。
(二)学生之间差异较大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之间的信息素养能力不同,而且存在的差异性较大。很多学生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以及个人原因,导致在面对信息技术教学时,出现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的知识已经了如指掌,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但是有的学生对整个信息技术知识的内容比较陌生,在操作计算机时总比别人慢一拍。而信息技术教学的课时是有限的,教师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进行教学,所以这就造成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却又等不及教师慢腾腾地教学,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教材课本有待更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比较迅速,针对一些初中学校的教材来说,很多学校的教材都没有得到更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也没有得到更好的更新,学校的教育教学没有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进行更新,这就导致教学的整体性比较落后。学校也很少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比较落后,教学方式比较落后,教师的教学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这让学生只能学习一些落后的知识,无法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降低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影响了初中教学的质量。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学习的有效方式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营造健康、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氛围,通过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传授学生知识、解决疑惑,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愉悦的教学环境能够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各抒己见,为学生提供交流沟通和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及时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对学生的创新想法要多鼓励和肯定,从而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例如,在讲解《制作一份电子报》的时候,教师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仅仅掌握基础的word文档编辑技能这一层面,而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挥特长的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采用小组协作,取长补短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重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利用知识与实践结合丰富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是进行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熟练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以基本功为铺垫,把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再加上自己的创新思维才能创作出不同凡响的作品。基础知识就像是大楼的地基一样,如果地基没有打好,那么整个教学迟早会出现崩塌,教学的效果也不会得到提高。因此,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充分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制作幻灯片、表格等信息技术的学习时,学生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技术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制作幻灯片、学习计划表等,用互联网将这些知识保存起来,经常性地进行复习,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将这些知识进行汇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作元素加入进去,能够让整个幻灯片的设计更加精美一些。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维和想法,他们的创作灵感也不同,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作,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更好地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提供帮助,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帮助。
(二)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来丰富基础知识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各种教学模式都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为我国的教育教学提供帮助,更好地促进学校的教学发展。教师要正确认识微课教学,充分发挥出微课教学的优势。微课主要以视频教学为主,教学时间短暂,一般在5-8分钟,而且教学的针对性较强,能够让学生在视频的观看下学习知识,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更加丰富。同时教师在正确认识微课后,利用微课构建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将各种基础知识结合视频来进行展示,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微课教学还有一大优势就是能够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下不断地减少与他人的学习差异性,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
例如,在进行表格的学习时,里面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一些公式和各种排序等,在书本上的学习始终是枯燥的,而且教师在课上的教学速度也无法根据全体学生的进度来进行放慢或者加快,所以用微课来进行学习是在合适不过的。教师要借助微课来进行表格的教学,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加丰富,充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微课的教学中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让基础知识的教学变得更加通透,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让学生得到共同的提高。
(三)适当引入网络游戏,丰富课程,激发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游戏成为了人们普遍参与的活动。爱玩是学生的天性,网络游戏也就成为了学生的首选。痴迷网络游戏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但是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将网络游戏适度地引入课堂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对战,既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在网络游戏教学下,课程教学内容也会得到相应的丰富,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打字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以闯关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每次游戏过后都有得分和排名,用这样的考核和评价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学生们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不断提高打字水平,让学生自己去更新学习方法,设计游戏丰富课堂互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是照本宣科的进行课本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是枯燥的,教师要充分借助网络游戏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信息技术教学变得焕然一新。
(四)要注意安排作业的技巧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是网络高科技的实用技术,它给学生发散性的思维空间。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不能单纯地对学习内容进行重复,更不能详细地告诉学生作业的标准要求,否则会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条条框框里。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很难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总目标,让学生自由发挥和想象,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创作,鼓励他们大胆创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将来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学校和教师教育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作为网络实用性课程有着明显的优势,在新环境下,要求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方向,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启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初中信息教师要有耐心,并且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学习环境,更新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