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做主 快乐进餐
2022-01-01赵春香
赵春香
(江苏省仪征市五一幼儿园 江苏仪征 211400)
幼儿园在一日活动中提倡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所谓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幼儿来说,自主性体现在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法,选择物品或自己喜欢的活动。如自己选择活动或玩伴,幼儿有积极参与的态度,把自己当作活动的主人,有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和困难,能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有助于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养成,为幼儿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明确提出,要求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变“等待地被动进餐”为“主动地自主进餐”。幼儿园应当改变以往的进餐模式,“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变“等待地被动进餐”为“主动地自主进餐”。进餐环节从餐前准备到进餐再到餐后整理等由幼儿自主进行,“由我做主”的选择机制,幼儿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发幼儿的主动意识。
我们在幼儿进餐活动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手的动作还不够协调、灵活,加上自我服务的能力较弱,所以在我园,小班只实行副餐的自主。中大班实现自主进餐,包括副餐和午餐。孩子在自主进餐的初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幼儿自主进餐的重要性
在幼儿实行自主用餐的时候,老师心里常常会担心,孩子会不会盛饭、盛菜,会不会打翻,孩子不知道自己吃多少,会不会盛得过多或盛得过少,担心孩子把桌子弄脏,活动室弄乱。总是不愿放手让孩子真正地自主。对孩子自主进餐的过程总是过多的干涉、帮助。如:看到有孩子盛饭慢的,就赶紧帮孩子盛。看到孩子端着菜怕菜洒,就帮孩子送到桌子上,等等。教师的这些想法和行为,影响了幼儿自主进餐的顺利开展。
二、幼儿自主进餐没有形成良好的常规
三、幼儿有偏食的现象,爱吃的菜会盛很多,不爱吃的菜就盛很少
现在有很多孩子挑食、偏食。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爱吃肉类;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蘑菇等菌类食物,爱吃蛋类;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豆腐、白干等豆制品,爱吃蔬菜等。在幼儿园进餐时,挑食的孩子专门挑自己喜欢吃的菜吃,不喜欢的就扔到空盘子里。幼儿园实行自主进餐后,孩子在盛菜的时候,看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就会盛很多,如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就会盛很少。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孩子的身体的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等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尝试,我们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幼儿良好的自主进餐习惯。
(一)教师要了解幼儿自主进餐的益处
1.幼儿餐点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要充分认识餐点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餐点活动,将教育目标隐含在活动中,发挥餐点环节的教育价值。在餐点环节,幼儿通过自我服务、自主进餐、自我管理等方式,发展了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自我服务意识,自主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自主进餐可以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
刚开始,孩子们盛饭菜技能很差,有的孩子盛饭时会有饭粒掉在桌子上,盛菜时会把菜汤洒在桌子上,有些幼儿端着汤走起路来会不稳,会把汤洒在地上,但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他们不断探究饭勺、汤勺的使用,怎样才能盛得更多、更好?怎样才能夹得更牢?怎样端得稳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们逐步掌握了盛、夹、端的技巧,动作慢慢熟练,技能不断提高,手、脚、眼的协调能力越来越好。
(二)幼儿自主进餐的方式的探索
1.合理安排餐点时间
以前幼儿早点的时间在9点,在实行幼儿自主进餐后,幼儿早点的时间进行了调整,从8点30至9点30分,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何时吃早点,吃多少。这就打破了以往所有孩子同时吃早点,都要吃同样的量的做法,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进餐需要,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另外,早点时间的放宽,还可以培养孩子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具有时间的概念,同时培养了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飞鱼是追逐棕榈树落叶的鱼类之一。飞鱼是硬骨鱼纲、颌针鱼目、飞鱼科约50种海洋鱼类的统称。它们的身体无一例外都呈流线型,还长着发达的胸鳍,展开后如同鸟类的翅膀一样。飞鱼能够跃出水面滑翔,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当飞鱼群破浪而出,迎着雪白的浪花此起彼伏地凌空滑翔时,“飞鱼击浪”的壮观景象足以令人久久难忘。
2.工具材料的准备
我们针对孩子拥挤等进餐行为展开讨论,共同讨论正确的做法。接下来,老师们也在一起分享与反思,最后总结出原因:是盛饭时勺子只有一个,饭盆只有一个,数量不够。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自主进餐活动中来,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适合幼儿的工具材料。这些工具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还能满足幼儿工作的需要。如我们把饭盆、菜盆和相应的勺子各增加一个,幼儿可以两队同时盛饭,另外两队可以同时盛菜。这样减少出现等待、拥挤、碰撞的现象。我们还为幼儿提供抹布、小扫把和簸箕等。有了这些工具,幼儿更乐意参与到餐前准备和餐后整理工作。
3.午餐前的准备
给孩子的进餐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很重要,所以我们在进餐前先做安静活动,如手指游戏;播放安静的音乐,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孩子们有了想吃的欲望。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管理,教师和孩子共同商讨每周值日生的分工,在一周五天安排了不同的值日生,每个值日生负责不同的岗位,承担不同的职责,有的负责分发餐具,有的维持秩序,有的餐后整理桌椅等。每一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都十分积极与投入,每天的值日生任务也能圆满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幼儿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明显提升,进餐的秩序也明显改善。
4.避免等待现象。
为避免孩子在自主进餐时出现等待的现象,我们的保育老师也在一起积极讨论自主用餐的情况。我们将孩子分成多个小队交替盛饭。自选时把孩子分成三组,一名老师带领孩子在班级的集体活动区域做简单游戏(比如手指游戏),一名老师带领孩子洗手(大班可以派值日生),一名老师在一旁辅助指导幼儿自选,这样可以避免等待现象的发生。
5.幼儿学会节约。
我们提出“吃多少,盛多少”。采取自选自助的形式,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取,避免了平均主义带来的浪费现象。不同饭量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饭量的大小,自主盛饭,饭量大的孩子可以多盛一点,饭量小的可以少盛一点,盛多少吃多少,避免浪费。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很自豪,增加了孩子的信心。幼儿的饭量也比以前大了。
6.进餐常规
在进餐过程中,良好的进餐常规很重要。有的孩子在吃饭时,会边吃边说话。进餐环境嘈杂,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既要尊重幼儿,又要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常规。可以给幼儿适度的自由说话的权利,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但是,要提醒幼儿说话的声音要轻,不要影响别人。给孩子介绍进餐时的礼仪要求,树立榜样。教师在幼儿进餐时,说话的声音也要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进餐常规。
7.餐后整理
餐后引导孩子将自己餐桌上清理干净,自己收拾餐具。孩子吃完后把碗放在固定的地方并且能够轻轻地放,然后拿毛巾擦嘴,饭后漱口,帮助保育老师进行收拾、整理。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饭后,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如阅读、散步、照料动植物等。
(三)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幼儿自主进餐的保证。现在由于家长的娇惯,许多幼儿养成了挑食、边吃边玩、吃饭时大声说话等不良饮食习惯。幼儿期是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老师要注重孩子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引导孩子文明进餐,讲究餐桌礼仪。
1.餐前介绍菜名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膳食,要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壮的体格,就必须引导孩子均衡膳食,合理搭配,全面吸取营养。针对孩子挑食、偏食,可以在餐前由教师或幼儿介绍今天的菜谱,各种菜的营养价值,对身体的好处等。让他们知道今天吃的菜叫什么名字,并且简单地了解它的营养价值,吃了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还可以通过种植活动蔬菜、培育菌菇等,让孩子自己种植、管理、收获,了解蔬菜、菌菇的生长过程,通过参与种植的整个过程,从而对自己种的菜产生弄好的兴趣,做成菜后,吃起来了会更香,以此来引导孩子不挑食。
2.树立榜样,示范引领
孩子都喜欢听表扬和赞美的话。对进餐习惯好的、不挑食的孩子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幼儿中树立榜样。引导其他孩子向榜样学习。成人也要做好榜样,与家长沟通,在与幼儿一起吃饭时,要不挑食、不偏食,进餐时不大声说话,注意进餐礼仪,为孩子起示范作用。
3.座位调整,同伴影响
以前,老师会让吃饭慢的孩子坐在一起,以方便管理,但是孩子吃饭还是没有进步。后来,经过实践改变了方法,把吃饭慢的孩子与能吃的孩子混搭在一起,这样,他们看到自己周围的小朋友吃得这么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渐渐也吃得快,吃得香了。有的孩子饭后不会收拾、整理,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及时提醒他,要自己收拾餐具。动手能力弱的孩子,通过观察、模仿,慢慢地学会了自己收拾、整理。
幼儿自主进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孩子的进步很明显,由被动变为主动,自我服务意识增强了,动手能力、自理能力也提高了。幼儿逐渐实现了就餐环节的自我服务。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比以前提升了不少,而且更加自信了。最重要的是,教师也从中感受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只有敢于放手,孩子们才会更加“自由、自主、创造、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