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有效措施探讨

2022-01-01王登峰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营商用电供电

王登峰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枣阳市供电公司,湖北 襄阳 441200)

伴随国民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与生活条件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不同于早期民众家电短缺对于电力的使用较为匮乏与单一,新时期里,民众因为消费能力与生活条件的改变已经对于电力的运用趋向于丰富多彩,并且其对于电力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因而于当下,一个优质的电力营商环境,不仅是实现群众“用电快、用好电”的基础条件,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如何让企业和百姓的用电成本降得更低”和“如何将电力的运用更加高效便捷,让更多项目在建设中少走弯路”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百姓关注的焦点。因此,供电企业应当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深入分析群众用电服务工作,并采取相应的营商环境优化措施,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保障居民用电的实惠便利。

一、适应国家发展

典型引领、创新发展。全面推广低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以下简称“三零”)服务;高压用户用电报装“省力、省时、省钱”(以下简称“三省”)服务等典型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地方和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开拓创新,不断推出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新举措、新模式。

分类施策、逐步推广。围绕用电报装时间、环节、成本、供电可靠性等方面,针对不同用户类型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目标任务和提升举措,结合实际、先易后难,扎实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政企协同、合力推进。完善“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协同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主动认领任务,政府和企业协同联动、相互配合、信息共享,共同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地落实。

二、做好宣传工作

营商环境是由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多种外界因素和条件所构成的,其中人文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不难发现,拥有良好用电意识和准确了解用电安全知识的人只是少部分人,大多数人在享受用电带来的方便和实惠时,并没有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安全问题和用电隐患问题。部分民众于电力运用思想意识方面的认知不足,便继而使得其在电力运用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诸如用电线路连接不合理、用电量远超其电源电压负荷等。思想意识导致行为举措,部分民众片面的电力运用认知自然会使得其所进行电力运用行为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最终不仅会对其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使得其财产蒙受巨大损失,严重者更是会因其个人的不正当电力运用行为从而引发范围性灾难发生。电力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对其认知全面运用恰当者会最大化享受到电力为其所带来的益处;反之,因认知片面从而在之后的电力运用过程中进行有不当行为的人只会面临电力电能疯狂释放下的反噬结果。鉴于此,为了避免民众电力运用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就需要对其电力认知进行全面科普,培养民众安全用电意识,提升民众电力运用能力,积极做好并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供电企业可以以宣传工作为依托,帮助用户更深入地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并为用户排忧解难,进而构建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群众用电的便利度和获得感。在此过程中,供电企业需要组织一个专项工作团队,并积极走村入户,协助用户排查和处理安全用电隐患,为其积极普及用电常识。同时,还可以在宣传工作中,展开问卷调查、走访等工作,对用户的服务需求进行深入摸底,然后基于此,优化供电服务模式,使群众用电更加实惠便利。此外,供电公司还要通过宣传工作,向用户普及新型的服务模式,如“掌上电力”“电e宝”等,使其可以尽快享受到快捷便利的供电服务。

三、积极发展线上服务模式

在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应全面推进“互联网+”,这标志着一个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形成。但事实上,自从“互联网+”概念被提出以来,各个领域就已经陆续开启了“互联网+”发展模式,以寻求自身的升级转型。基于此,电力领域借助大数据平台等高新技术,减少用电业务临柜办理的需求,开始逐步发展自身的线上服务模式,实现营商环境的优化。以国网湖北电力为例,该公司基于“互联网+”,通过大数据平台,大幅度地精简了办电环节、周期。据悉,仅2020年1~10月期间,国网湖北电力就受理了30.35万笔线上办电业务,并已经达到了99.1%的互联网办电率,实现了电力营商环境的优化。此外,该供电公司构建的全链条线上服务模式,也达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营销服务效果,推动了供电领域服务水平的发展。

在新时期互联网大背景之中,积极借助相关先进技术对于民众的用电需求进行满足,可以极大地方便供电企业并且能够快速提高其企业社会知名度。通过提高供电企业的供电效率,使得民众得以对企业产生高度认可感,促使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得到较好履行与开展。同时,民众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与供电企业进行线下交涉,双方直接依托于互联网继而进行沟通交流,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应用技术得更加成熟,势必会进一步促使线上服务模式的不断推进,精简了服务流程和业务办理的难度,是对百姓生活的利好,同时也带给电力企业一定的帮助,在方便了业务办理的流程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群众用电更方便”这一目标的实现。

四、落实移动涉电业务办理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电脑端可以对于供电企业开展民众涉电业务有所助益,同样与电脑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手机移动端亦可以对于供电企业开展民众涉电业务大有帮助。同时,相较于电脑端民众涉电业务开展过程中所受到局限较大现状,手机移动端因其便捷性深受民众喜爱,促使民众对于诸多业务的办理在手机移动端更是趋向于常态。鉴于手机移动端作为当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供电公司可以利用群众普及率较高的微信,来构建移动的涉电服务功能,实现营商环境的优化。在此过程中,供电公司需要建立微信公众号,并利用公众号的留言功能,及时了解、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此外,供电公司还可以将常用业务的办理直接转移到移动网络平台上进行办理,优化用电报装、缴费等涉电业务的服务效率,例如,国网湖北电力的涉电业务手机移动端办理模式,在该模式下,电力公司运用了“大云物移智”技术,实现了8类高压常用业务,以及低压报装接电业务的移动端在线办理,这样不仅增强了用户报装的便捷度,而且降低了报装接电的经济成本,促进了群众用电的便利化、经济化发展。

五、深入开展“电气化+”

在供电领域中,“电气化+”是指一项利用清洁替代、电能替代,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策略,其主要针对农业领域以及广大农村地区,这一重要策略既响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也是对促进居民用电便利的体现。供电企业通过积极改造农网,逐步完善电能替代配套工程,可以促进电能的清洁化、高效化发展,落实营商环境的优化。在此过程中,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的特色,陆续制定了相应的“电气化+”营商环境优化措施,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例如,国网湖北电力“电气化+”营商环境优化措施,在该措施下,湖北电力结合了自身的优势产业,并借助生态农业发展机遇,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电烘谷技术、电制茶的推广,构建了极具当地特色的农业电气化项目,扩大了清洁电能的推广面积,提升了当地电力营商环境水平。

六、推广智慧车联网平台

就目前来看,电动汽车领域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领域,相较于传统汽车产业更加符合当下人们的环保要求,因此,电动汽车正在逐步成为群众出行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基于此,供电公司可以与电动汽车领域建立合作,并搭建一个智慧车联网平台,为人们提供充电桩、电动车租售、充电设施代运维等电动汽车应用全过程的服务,丰富电力服务功能,提升供电营商环境的优化水平。以国网湖北电力建设的智慧车联网平台为例,该公司通过推进“一车一桩”的接电工程以及“一车位一表”的电气化改造工程,结合“e充电”手机APP,构建了一个智慧车联网平台,使电动汽车用户用电更加方便快捷,实现了营商环境的优化。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供电服务中,有效落实营商环境的优化措施,能够增强供电服务效果。在服务过程中,供电企业通过构建优质的营商环境可以净化供电服务的人文环境,增强群众办电的快捷性,实现涉电业务的手机移动端办理,促进电能的清洁化,丰富电力服务内容,从而推动居民用电服务工作的发展。

猜你喜欢

营商用电供电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安全用电知识多
蓄电池——航天器的供电法宝
红军与供电人的故事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一种井下安全供电装置的设计
用电安全要注意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用电监察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