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2022-01-01王春红

科学咨询 2021年30期
关键词:三观德育教育

王春红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小学 山东东营 257000)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小学生的心思比较单纯,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和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十分重要。英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我国与世界进行对话的必备技能,因此,我们格外重视注重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把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使学生学会英语,增强与他人的交流,而是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新时期国家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1]。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

(一)学校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目前,我国学校和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不够,因为一些德育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长此以往,对德育的学习逐渐丧失兴趣。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加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获取时,也应当注重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学习,让学生有明确的志向,树立正确的三观,发挥德育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二)教师对德育教育的理念了解不全面

目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纷纷创新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但是有些教师改变不够明显,还是带有传统教学模式的色彩,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依然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配角”,注重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这样的教育模式非常的单一,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教师也没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改变。这样的教育模式在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塑造是非常有限的。究其根本,是教师对创新教学方式的理解不足,对德育理念的理解不足,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导致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成为了“纸上谈兵”。

(三)对互联网的错误利用,影响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

目前,我国互联网得到了飞快发展,但是还没有实行严格的分级制度。加上现代社会父母的压力都非常大,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地照看自家孩子。加上互联网信息爆炸,学生不容易分辨信息的正确与否,很容易迷失在网络世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使三观的形成受到影响。所以,学校和教师应联合家长,指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避免学生因为接触到不良信息而走上错误的道路。这不仅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更是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2]。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性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氛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气氛必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提升。课堂上,老师亲切、积极、热情、乐观、宽容的情绪、语言、行动、眼神、手势、必然会使课堂生活充满友善、尊重、信任,诚实、自律、向上、民主等满满的正能量。

Good morning/afternoon!/Hello! Nice to meet you! See you!这是课前课后师生间惯常的亲切互动问候;“Please”“Excuse me”“Thanks”是应时应景的日常课堂用语;“Come on”“Good”“Great”“Cool”“Well done”“Excellent!”“Clap for the boy/girl!”这些表扬和鼓励也经常挂在嘴边;Who can help her/him?鼓励学生勇敢、自信、互帮互助。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启迪、引导着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形成。德育教育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二)依托教材,挖掘德育教育因素

课本不仅是向学生传达知识的教材,其中也包含很多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和题材广泛,涉及社会、家庭、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这些主题有Greetings,Famliy,Classroom,Food and drinks等,教师应该充分深入研究、挖掘这些题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珍爱家人、珍惜同窗情、强身健体等多方面的德育教育[3]。

(三)巧设情景,寓德育于活动

充分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模拟的真实自然的情境中感受德育。

例如,教学“Weather”这一主题时,可以设计“天气预报”;学习“Shopping”时,可以布置“supermarket”;学习“sports”时,可以设计运动会的情景。学习Communications时,展示打电话的场景等。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德育自然融于其中。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性是它的基本特征,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比如,学习“Restaurant”这个课题时,教师可以设计在餐馆的场景,自己扮演服务生或售货员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者是将班级分为两组,一组扮演服务生/店主,另一组扮演顾客进行对话。

此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快速掌握本课的词句运用,还可以让学生对比中餐与西餐,健康食品,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且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大胆表达。这样,学生在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将教材中的内容运用到实际中的同时,又能学会在这样的场合里正确礼貌地使用日常用语。

比如,学到“Housework”时,在让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规范书写本课的单词和断句时,也要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的思想知识,并鼓励学生帮助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游戏的方式,为学生创建好情境,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利用学到的单词和短语自由发挥。

教师可以选取几组表演的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让学生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到家长的辛苦,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力所能及地分担家务,帮父母clean the shoes/floor/cook the meal /wash the clothes...

(四)多元化多途径适时渗透德育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但作为一名有心的教师,还可以随时随地地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途径或场所,找准机会,适时、适地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德育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4]。

在课前进行热身环节时,经常用音、视频播放歌曲或歌谣导入新课。歌曲I love my family中既有歌词They love me so.I love her/him, too,又有一家人相亲相爱、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画面,这是一个教育学生爱父母爱家人的良好时机,教师便即时示范启发学生造句XXX love...思维活跃的同学竟脱口而出:I love China,爱的教育应时而生。

课堂中真正有效的德育教育不是由教师“说”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巧妙的引导和启发下“悟”出来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然地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学过“Rules in public”之后,在教室里学习时、在操场上列队时、玩耍时、在上下楼梯时、在进入办公室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Work/Talk quietly! Keep to the right!Keep off the grass! No climbing!学生对这些公共规则和良好行为习惯心领神会、会意地遵守并相互提醒。

课后作业,除了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之外,一些与育德相关的实践性作业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如学习了“My Day”“Festival”主题后,布置调查作业:When is your mother’s/father’s birthday? 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family?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体会家人一天劳作的辛苦,并生出感恩之心。

三、结束语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一个英语教师必备的素养和责任。小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合理挖掘各种德育素材,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当前和今后小学英语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三观德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五毛钱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