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读乐谱中开展节奏训练的有效方法
2022-01-01于笑
于 笑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 江苏南京 210000)
对于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节奏训练的方法的探讨,不管对初中音乐教师来说,还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对于初中音乐教师来说,通过探讨如何利用一些比较合适的方法及策略帮助学生开展节奏方面的训练,能够帮助音乐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到班级里面学生所普遍具有的节奏水准,并能根据学生在节奏训练中遇到的不同问题,设计有效的方式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其二,对于初中阶段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由于音乐老师找到了适合学生的方法以及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节奏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节奏感方面的自信心,从而帮助学生享受节奏训练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
一、善用“节奏型游戏”提高识读节奏的效率
识读节奏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最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调动学生兴趣并高效达成学习目标的方式才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音乐游戏活动。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音乐教师需不断探索,再结合名师示范课的启迪。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如在各层面音乐教研活动中不断研讨学习交流,结合实践,在这里总结归纳两类值得推广的游戏:1.识读音乐基本节奏型卡片游戏——把初中阶段最常见的音乐基本节奏型制作成可组装的卡片,如三连音节奏、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制作成可翻可拆卸组装的卡片,教学环节中请几位同学上台,手举卡片任意排序、任意组装,再请台下的同学一起边打基本拍,一边来识读台上同学“组装”好的节奏型。可以玩上几轮,并且可以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期间台上的几位同学可以任意组装卡片及变换站位顺序。几轮比赛下来,可以达到准确识读这些基本的、最常见的节奏型。2.声势律动游戏:通过击打身体部位或舞蹈性动作,或者互动的多种形式,感受音乐旋律的节奏。例如,贝多芬的《钟声嘀嗒》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是选自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改编而成的,具有舞蹈的律动感。在教学过程中,A段旋律有的同学用手腕翻转的律动来表达,B段用线条式的律动来表达旋律起伏,从而AB段落不仅从旋律上能感受到对比,从肢体律动上也感受到明显的对比。学生们能够直观地从听觉、视觉都感受到旋律的起伏与变化,进而更好地记忆旋律节奏,高效达成学习目标。再如,学习歌曲《踏浪》时,学生用打响指、拍腿、跺脚、拍手等形式来给歌曲加适当的音乐律动,感受节拍的韵律感、感受节奏对音乐情绪的作用。这些例子举不胜举,学生既喜爱,又能构建音乐高效课堂。这些识读节奏的游戏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兴趣、克服畏难情绪,还能有效提升学生识读节奏的能力,通过识读节奏来感知节奏与情感、旋律起伏等音乐要素之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培养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要求其运用多种方法为音乐伴奏
生活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人在唱歌的时候,周围的群众都会为其自然地打起节拍,因为这样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节奏,从而让其享受整个音乐过程。初中阶段的音乐节奏训练来说也是如此,音乐教师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要求其运用多种方法为音乐伴奏,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节奏感。由于初中音乐教师教学的时间、空间以及器材都非常有限,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手头的工具为音乐伴奏。比如,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室里面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为学生播放某首歌曲完整的范唱,让学生在听歌曲的过程中,通过手拍、跺脚等肢体语言或者运用身边的工具,如铅笔、板擦、铅笔盒等来打节拍,为音乐伴奏。这样的方式往往能够培养及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3]。
例如,初中音乐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彩云追月》《杨柳青》这两首歌曲的时候,教师进行了充足的备课工作,并在网络上为学生找到了原唱版本的MV视频。在正式讲解之前,音乐教师首先将该视频展示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够对整首歌曲的节奏以及韵律有大致的感受。之后,音乐教师将班级里面的学生合理地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想一想怎样为这首音乐伴奏。教师给学生十五分钟的时间,十五分钟以后,每一个小组都要走到讲台上进行展示。学生的想法非常丰富,也很独特。有些学生用铅笔敲击铅笔盒为音乐伴奏,有些学生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为音乐伴奏。音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感到非常满意,并且对学生进行了表扬,学生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学习成就,都感到非常满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三、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多声部节奏体验
初中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艺术实践活动,这样可以给予学生多声部节奏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音乐教师可以将班级里面的学生合理地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参与实践活动,这样往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当特别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音乐教师应当设计合理的实践内容及主题,保证学生都对该实践活动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其中。第二个方面是,音乐教师应当合理划分小组,保证每一个小组内的成员都能团结一致,共同向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此外,小组内的成员因为某些事情产生分歧或者闹矛盾的时候,音乐教师也应当及时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及时与学生沟通,缓解学生之间的关系,保证小组合作顺利进行[4]。
例如,在教学《感恩的心》这首歌曲的时候,音乐教师考虑到这首歌曲非常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演奏。因为这首歌曲的是围绕“感恩”两个字眼展开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及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演唱该首歌曲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素养及品格。于是,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完整演绎《感恩的心》这首歌曲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音乐教师将班级里面的学生合理划分成两个小组,男生为一个小组,女生为另一个小组。音乐教师首先为学生反复播放这首歌曲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其节奏并在该过程中记忆歌词。之后,教师又带领学生反复演唱了歌曲中比较难以演唱的几个部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整演绎该首歌曲。紧接着,教师让全班学生来共同演唱,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演唱,音乐教师将右手举起来的时候,第一个小组开始演唱,将左手举起来的时候,第二个小组开始演唱。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四、善用积极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部分初中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不太好,这时他们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样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及提升。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使用一些积极的语言对这部分学生加以鼓励,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评论还是比较敏感的,而且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分量也是非常足的,如果教师能多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意识到教师非常相信自己,非常信任自己,他们一定会加倍努力来提高自己的节奏感,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音乐节拍。初中音乐相比于其他科目来说是非常轻松的一门科目。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其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往往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音乐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去与每一位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学生在节奏训练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节奏训练的想法,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自信心[5]。
例如,学习《念故乡》这首歌曲的时候,音乐教师要有意识通过这首歌曲来培养以及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反复为学生展示了这首歌曲的音频,并且通过一些手势以及动作来帮助学生记忆这首歌曲连续小附点的节奏型。之后,音乐教师将单纯的歌词为学生展示出来,并且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果,要求学生根据歌词,通过哼唱展示自己学习到的音乐节奏。在该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得非常好,音乐教师对其进行了表扬,但是有些学生由于自身能力有限,表现得并不是十分优秀。但是,音乐教师也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对其进行鼓励,相信他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学生听到了教师的鼓励,得到了教师的信任,也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信心。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节奏训练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音乐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在节奏训练方面遇到的困难,从而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也能够通过不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让学生享受节奏训练的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以上提到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来为学生开展节奏训练。除此之外,由于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的时代,各种信息技术及高科技产品非常繁多,音乐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将这些信息技术应用到节奏训练教学中,这样能够方便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达到构建高效音乐课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