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2-01-01王晓燕
王晓燕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独墅湖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124)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探究知识内涵,学会鉴赏文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加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另外,合作学习并不是完全放任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行学习,需要教师耐心地给予指导,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也被称作协作学习,是将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结合在一起,以课堂教学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为基点,以教学目标为先导,以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的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的学习环境,形成和谐的学习环境,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增强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为根本目标的策略体系。
合作学习并没有完全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加突出集体性与个体性,还加入了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环节。相较于竞争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的特点是个人与小组内其他成员的目标是相同的,组内学习相互依赖,小组内所有成员都完成各自的目标,本组的学习才能成功。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1]。
二、合作学习的价值
(一)优化学生参与体验
传统的教学模式,除了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之外,学生也是注重自身的发展,忽略合作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而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加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将学生自我提升的目标和小组共同提升的目标相结合,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依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从以往的“单打独斗”变成如今的“合作共赢”,这是一种“荣誉与共”的学习模式,让那些内向的同学、成绩差的同学也能被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所感染,学习好的同学也能够巩固知识,并且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彼此之间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学生通过参与合作,还能够形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首先,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组合作学习期间,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集思广益,有问题也会得到快速解决。其次,在合作学习期间,学生之间会在共同面对困难、共同获得荣誉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能够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关心他人,如何帮助他人,会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让每一位成员都能融入其中。
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由局外人变成参与者。因为合作学习主张学生相互取长补短,这就会促进学生要更加清楚、透彻地为其他学生讲解,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在小组合作时,分工要明确,这就要求小组长根据实际情况,将组员安排在合适的岗位,这样能够大大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2]。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多方面发展,不论是在精神的塑造还是个人的品质上,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分层教学,让合作更科学
合作学习中采用分层合作是为了体现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平均分配教育资源,拉近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和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对学生因材施教、实行分层等,能够坚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的信心,引导其发掘自己的优点,规避自己的缺点,让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就,不仅能让学习好的学生更加完善自己,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更加坚定自己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以学习好的学生为榜样,最终让学习更上一层楼;也能让成绩靠后的同学,明白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向上的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将基础学习学扎实,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最终实现全面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教育并不是给予学生完全的自由,而是了解学生的特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3]。
例如,我们学习到《古诗三首》时,学生需要明白绝句是什么体裁,诗的读音和其中字的意思,要明白诗句在说什么,全文的诗眼是什么,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只会做到一知半解,学习氛围不仅枯燥无聊,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得不到有效提高,长此以往,甚至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若是采用分层教学,教师按照学生各自的特点引导其去预习此课的内容,组长分配合理,然后学生将自己预习的内容与他人进行交流,不仅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飞速提升。再加上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会更加愿意学习。由此可见,科学的分层合作,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二)信息教学,让合作更有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科技产品也在快速发展,各个领域也由于这些变化迎来了改革。在教学设施方面,多媒体、扩音器、点触屏黑板等等都为教学带来了便利。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逐渐将课堂的主体交还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方面能更加主动,并且通过网络搜索可以很快学习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即迅软件的产生,也能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更加方便交流。并且在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非常抽象的问题,通过现代化教学工具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更加直观地掌握,进一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发散学生的思维[4]。
例如,我们学到《童年的水墨画》时,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另外,文中描写了溪水的绿、童年钓鱼的欢乐,以及采蘑菇儿童的可爱。如果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仅对文中的画面进行描述,就会产生比较抽象的画面,学生难以理解教材内容。若是采用信息教学,则可以用多媒体直接展示出文中的景象,让学生直观理解内容,让学生分析内容,加工内容,最后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彼此取长补短,将课堂上遇到问题逐步解决,得到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的锻炼,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三)家校合作,让合作更多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每个学生都是家中的宝贝,家长都在学生身上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教育资源,都希望给学生最好的,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学校方面除了需要教授学生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中,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每位家长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也不同,但是家长与教师有着相同的教育目的。因此,家校合作的方式能够满足教师与家长的想法,两者之间应相互合作,形成合力,相互交流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中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关爱,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例如,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只是对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金色的水泥道”。而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可以让家长在接送学生的路途中,带领学生感受不同时期的街道,感受不同季节的美,让学生养成观察事物、记录生活的好习惯,积累更多的知识,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教师能够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到的学生特点,进而可以科学地为学生分组,让学生可以友好交流,共同进步,共同提高[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创新,是一种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与其他同学友好交流,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锻炼,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使其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既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小组合作还会有展示环节,这一环节也会设置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环节,这种方式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欢乐和谐的班级氛围,形成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习更加轻松,进而促进学生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