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教学中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提高策略探究

2022-01-01黄兆雄

科学咨询 2021年30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教师

黄兆雄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一中学 广东惠州 516211)

我国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育工作时不要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科目核心素养。地图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起来。传统的“被动式”和“填鸭式”教学模式以文字传达为主,忽略了对地图的使用,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工作目标,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创新教学策略,加强读图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教授学生读图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运用地图学习地理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整体地理核心素养,助力他们综合发展。本文阐述了现阶段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的创新进行了探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现阶段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地理读图兴趣

由于传统的地理教学以文字教学为主,对地图的使用比较少,导致学生面对教材中的地图模块时会比较陌生,看着地图中众多的信息会产生复杂、难学的想法,缺乏对读图的兴趣,在教师讲解地图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从而导致很多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缺乏相关的知识,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缺乏读图的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弱

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其中包含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等众多元素。通过地图能够获取很多有用的信息,但是现在的初中生缺乏读图的方法,面对复杂的地图比较陌生,不知道如何进行信息读取和分析,能够获取的信息非常少,甚至导致部分学生觉得地理地图用处不大。

(三)学生缺乏地理读图思维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重视,导致对学生的读图训练比较少,学生面对一张地图的时候缺乏读图思维,不会读图,不知道如何将地图信息和地理理论知识相结合,只能将教师讲的一些地图信息单纯地记下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读图时更加困难,无法实现地图为学习地理助力的目的[1]。

二、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学生只有对读图产生了兴趣以后,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读图的学习中,才能在地图中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感受到地图对学习地理的帮助,从而使学生爱上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和初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引入教学,拉近学生与地理知识的距离,激发他们的读图热情,并让他们在解决生活问题中感受到读图的魅力,对读图产生兴趣,增强他们读图的信心,从而投入到读图的学习中。

比如,教师在进行七年级上册“地图的阅读”这一课时,这是学生第一次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全面了解地图,也是为后期地图相关学习打基础的一课。在本节课,学生需要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三种比例尺的表现形式,同时记住经纬网或指示向标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由于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的方式来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学校的平面地图,并设计一个“校园找宝藏”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以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学校平面地图向学生讲解比例尺、指向标等知识,然后让学生利用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在地图上寻宝,并换算出实际生活中寻宝所需走的距离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他们学习读图的兴趣和动力。

(二)教授读图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思维

学生有了读图的兴趣只是第一步,读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当学生对读图产生兴趣以后,教师需要教授学生不同的读图方法,增强学生的读图技能,让学生喜欢读图,并且会读图,从而慢慢培养学生的读图思维,为他们的地理学习助力。要学会读图,教师首先需要教给学生地图的基本知识,这也是教材中包含的内容,教师需要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让学生牢固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为后面的读图打好基础。然后,教师需要教给学生读图的一般步骤:先看图名,通过图名了解到这幅图反映的主题;然后看图例、图注、方向等,了解图中各个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义以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就是将看到的内容与所学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获取有用的信息。在学生掌握了地图的基础知识和读图的一般步骤后,教师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教给学生读不同类型地图的方法,使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比如,教学“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课时,对于等温线图,教师首先让学生按照读图的一般步骤,独立阅读等温线图,然后教师可以结合等温线图的特征对学生进行一些具体的引导,比如教师告诉学生可以根据等温线的密集程度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越密集,温差越大,反之越小等,让学生记住这些读图的技巧,帮助学生提升读图的效率和提高读图的准确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思维[2]。

(三)巧用图文结合,提高读图训练频率

读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读图的方法,具备读图的能力。但由于地图的复杂性,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起来还是有难度的,要想让学生保持对读图的学习热情,坚持读图学习,就需要教师将读图教学常规化,融入到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可以巧用图文结合法,将以往的文字教学融合地图,利用地图将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丰富地理课堂的形式和内容,降低读图的难度,增加对地图的使用频次,让学生有更多锻炼读图能力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3]。

比如,教学七年级下册“日本”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掌握日本的领土组成和首都,了解日本的地形、河流和气候特征等自然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图例向学生展示日本的相关信息,让学生能够从地图中获取到更多信息,提升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比如,介绍日本地理位置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日本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中读出日本的经纬度以及所属的温度带,并让学生找出日本周边的海、洋和邻近的国家,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读图知识在地图中获取更多信息,对日本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学习日本自然环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日本的地形图锻炼学生对地形图的读图能力,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形图的颜色分布,判断出日本的地形类型主要有哪些,总结出日本的地形特点,并让学生在图上找出日本的最高峰和最大的平原,进行一些细致的训练。通过这样的地图与教材文字的结合,学生对这些地理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同时能很好地锻炼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能力。

(四)增设户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实践力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科教育绝对不能单单依靠教材,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为学生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消化学到的知识,检验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学到的知识。读图能力更是一种需要实践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读图的方法,是有具备运用地理知识和读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增设户外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运用地理知识和读图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从而巩固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地图实践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教学,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森林公园进行探险活动。教师可以提前在森林公园的不同位置藏好“宝藏”,在地图上标注出来藏宝的地点,然后将学生分组,将地图分发给每个小组。让学生在同一位置出发寻宝,并让学生在找到宝藏以后在地图上标注出自己小组所走的路线,锻炼他们的地图实践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放松,也是一次特殊的地理课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能够培养他们的地图实践力,让他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力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任务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是提升地理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4]。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地图的使用,利用地图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让地理对他们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为他们今后的地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教师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