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堂导入教学,打造高效高中化学课堂
2022-01-01李书敏
李书敏
(四川省双流艺体中学 四川成都 610203)
课堂导入教学的根本的目的是改造低效的课堂教学,从而实现高中课堂的高效性,为了实现这种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机会,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化学教学中,从而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 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打造高效课堂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化教育的关键。高效课堂主要指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站在教师的角度,是教师需要抓住课堂教学的主线内容,分清课堂教学的层次和步骤,进一步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听起来也比较清楚明了,能够很容易地掌握课堂需要学习到的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的课堂理论知识,才能进行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在教师的课堂讲述基础之上,掌握基础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化学学科素养。通过课堂教学的导入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从而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1]。
二、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课前导入吸引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环节,化学教师更要注重起来。丰富有趣的课前导入教学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对化学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仅如此,教师在设计新的课堂教学内容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课堂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等,同时对课前导入教学计划进行更新和完善,并融入新课程教学理念,从而设计出符合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特点的课程导入教学计划,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也是一门基于实验教学的学科,很多理论知识及化学规律都需要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来验证,从而得到结论。也正因为这样,教师在进行课前导入教学时,需要创设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同时,在演示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发现化学实验的规律和变化,从而增强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这种课程导入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判断性思维能力,从而吸引学生在化学中积极进行探索和求知,为进一步打造高中化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2]。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本中,学习《金属的化学物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金属钠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具体实验情况。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需要进行精心设计,通过增强实验研究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先取出一块儿金属钠,放在空气中,等待一段时间,金属钠的表面就会出现白色的粉末,然后试着引导学生对金属钠表面上白色的粉末进行研究和分析;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将一小块儿金属钠放在酒精中燃烧,然后认真观察金属钠发生的具体现象。这种课堂实验方式,也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理,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到化学学习的奥秘,也能让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为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教学互动,激发学生思维
打造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中化学的课堂学习中。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教学,通过开展课堂教学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形成互动式的化学课堂。不仅如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加入互动形式的教学,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化学实践互动可以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沟通,可以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分享学习过程。课堂上的实验互动教学,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热爱,从而打造活跃的高中化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化学思维、促进课堂学习效果的提高。高中化学互动教学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改变传统化学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大大增强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应将现代化的互动式高中化学课堂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化学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中化学课堂中[3]。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本中,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乙酸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时,可以根据乙酸的相关性质和化学变化,提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并跟学生一起完成课堂实验,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教师也要耐心指导和解答,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之下,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化学课本知识进行研究和探寻,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进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的奥秘,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和效果。
(三)创设生活情境,体现化学价值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主要是指学生在化学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与生活相关的化学例子,或者积极参与各种化学教学活动等,从而学习到相关的化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境,创设不同的化学情境,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这种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的方式,能够更容易地激发学生主动地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学习到有用的化学知识,这也能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就存在实际生活中,从而联系实际生活,学习化学知识,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如此,教师也需要对化学课本进行认真的研读和分析,找到与生活情境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构建的知识体系是具有情境性的,当学生开始学习这方面的化学知识的时候,就更加容易接受、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中,如果化学知识脱离了实际生活,学生就会觉得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教师也很难完成后面教学课程,同时,会抑制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也正因为这样,教师应适当地在课堂中引入相关的生活情境,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使其带着好奇心理,在课堂上学习到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化学学习效果和质量[4]。
例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中“油脂”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探索油脂的性质。油脂在我们实际生活中非常常见,如平常家里做饭用的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油是浮于水面还是溶于水中的?接着引导学生通过使用化学实验仪器模拟生活实验,这种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进而通过具体的实验验证,得出最终的实验结果,从而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
(四)导入多媒体视频,打造生动课堂
教师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一个简短的视频,将每节课的重点展现给学生。同时,教师需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这样也能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5]。
例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美食的视频,然后给学生具体介绍这些美食里所包含的具体化学元素,以及每种食物对人体健康有什么作用等。这种视频教学的方式,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积极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互动。同时,化学实验中有一些气体是对人体有害的,这种化学实验也无法进行现场展示,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的方式,给学生观看具体的实验教学步骤,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为打造高效化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极大地提高化学效果,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难度。
总而言之,要想打造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并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及年龄特点,对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提取化学知识,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验证自己的化学想法,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感,最终打造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