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探讨
——以建筑业发展现状为例

2022-01-01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建筑业高质量国有企业

陈 静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7)

一、高质量发展背景概述

2017年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论断,接着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18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围绕着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来进行政策部署,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提出,更是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系列政策和各项规划的制定和部署充分表明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经济环境已经形成。

二、研究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意义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因此,研究其高质发展的具有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从宏观上来说,研究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整体提升我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的同时,也对我国总体经济的向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经济结构中的其他因素能够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最终确保我国经济总体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从微观上来说,研究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在产品、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创新,防控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结合建筑业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涉及我国的能源、运输、建筑、金融等多个行业,但是在实践中体量最大、对经济总量贡献最多的支柱产业当属建筑业,因此,本文结合建筑业的发展现状,归纳和总结能够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建筑业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我国建筑业的增加值增速为5.6%,虽然与2018年相比有所降低,但是在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中仍然属于领跑者。从单个企业来分析,发展较快、竞争力较强的建筑企业多数是大规模的央企,大量的中小建筑企业陷入发展困境,增长动力缺失,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的7000多家建筑企业中,大约有90%企业都是采用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作为企业管理手段,产品服务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缺乏核心技术和资产积累,多是依靠低价中标维持企业的基本运营,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建筑业发展仍然没有达到高质量的标准。具体来说就是这些建筑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在以下因素中存在不足和缺陷。一是工程质量。虽然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工程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从需求层面分析,工程质量的提升水平远达不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二是绿色建筑。未来建筑业的市场将会更加关注绿色、健康概念,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企业缺乏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三是企业资质问题。各类资质是建筑企业进入建筑市场的准入证,资质也代表了企业的战略选择,因此,具备较高资质是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竞争资源,实务中部分建筑企业在资质方面的欠缺造成了其在建筑市场的准入方面受限;四是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对管理信息化以及工程设计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是人才资源方面。在职业化项目经理、装配式建筑工厂管理人才以及较为精通绿色建筑的设计师人才方面较为欠缺;六是建筑业产业集群方面。建筑产业集群应当实现建筑科技、研发、规划设计、建材生产与展览、设备维护与租赁、装备制造以及装配式建筑工厂等多项功能。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多是轻资产企业,要素资源分配不均,在产业集群方面还较为欠缺,基本没有形成集群规模;七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包含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理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建筑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大规模的投资实现快速扩张,但是,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以及国家对环保、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建筑业不可持续,必须要进行改变。从目前来看,建筑业转变方向有两个:一是服务向全生命周期转变;二是业务向全产业链延伸。

2.影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结合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其在高质量发展中所受影响因素的分析,经过归纳和总结可以看出,以建筑业为代表的大部分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易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人才和技术因素。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实质是以高端综合型人才、自主产权和技术创新为前提和基础的,否则国有企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综合竞争力将会减弱;二是治理模式因素。国有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完善的治理结构为管理架构,才能通过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促进高质量发展;三是产业结构因素。国有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完善的产业结构以及较高的集聚效应才能产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才能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提高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四是国有企业改革因素。国有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经营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是关键,因此,必须要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四、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探讨

结合上文分析,通过聚焦建筑业发展现状,总结和归纳影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因素,建议国有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从以下四个角度实现高质量发展。

1.加强国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奠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丰富的复合型人才资源、先进的自主产权及技术创新能够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条件支撑,因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及开展和推动技术创新。在此,结合国有企业运营管理特点建议其从以下三个角度采取措施。一是国有企业的上级管理部门要转变自身职能,对国有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和布局进行前瞻性的有效引导,为国有企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及技术创新提供政府服务支持;二是在国有企业内部搭建有效的学、研平台,打通国有企业技术升级和技术转化通道,从而加速国家先进技术的转化速度,实现自主产权创新,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三是优化国有企业科研工作者的薪酬结构和晋升通道,全面提升其创新积极性,从而带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2.优化和完善国企治理结构,以提高管理效益为切入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管理效益的提升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管理效益的提升必须要优化和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在实务中要优化和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仅要结合股权结构改革,对股权的集中度进行柔化操作,防止因股权过度集中所带来的一系列管理问题。同时,还要强化企业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改善其监督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身份和薪酬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来推动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进而实现管理效益的增加。

3.加快国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集聚效应,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到,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因素对其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务中,国有企业可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形成集聚效应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一方面,是以产业优化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效应和协同合作效应为主要途径,将同行业的龙头或核心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集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对国有企业的融资环境进行优化,以实现国有企业融资效率的提高,为其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提供金融支持。

4.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从经营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够增加国有企业的资本总量,有利于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则是能够推动民营资本经营效率的提升,进而激发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让国有资本起到导向作用,以防止国有资本的流失和国有企业本身属性的改变。

五、结束语

本文结合建筑业发展现状,归纳和总结了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结合这些因素分别从强化国有企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及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人才和技术基础;优化和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效益;加快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集聚效应;推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经营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四个角度提出了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希望能够对国有企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平稳转型提供有价值参考。

猜你喜欢

建筑业高质量国有企业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营改增对建筑业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