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民警自费购买警用器材现象的调查研究*

2022-01-0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董宇杰伊彦祺

区域治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警用自费器材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董宇杰,伊彦祺

单警装备的配备影响着基层一线执法民警的执法实战能力,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单警装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公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各地公安机关对单警装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地公安民警的执法安全意识也越来越高,基层民警的单警装备逐步得到了完善与保障。但随着执法活动日益复杂化、多样化,暴力袭警案件在全国范围内频发,当前部分单警装备已不能完全满足基层民警实际执法任务需求,对此部分基层民警在公安工作实践中为弥补已配发的单警装备的不足,参照单警装备自费购买了部分个人警用器材,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执法任务需求。2020年下半年,我们实地走访了部分公安派出所、刑警队、巡特警队等基层执法单位了解相关情况,并通过发放纸质问卷与全国网络线上问卷这两种方式,对当前基层民警自费购买警用器材现象进行了初步调查,结合警务工作实际情况,对此情况开展了进一步分析研究。

由于基层民警自费购买的主要为能够弥补已配发的单警装备不足的警用器材,因此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将警用器材的种类限定为公安部《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和《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规定的共十六种警用器材,分别为警服、警棍、手铐、催泪喷射器、强光手电、警用制式刀具、警用水壶、急救包、多功能腰带、防割手套、枪支、对讲机、警务通、防刺服、警用装备包和执法记录仪,其中警服、警用制式刀具、枪支、警务通、警用对讲机存在特殊性与专有性,无法通过个人购买,因此不在本次调查研究的范围之内。多功能腰带上用于携带各种单警装备的套类(如棍套)对单警装备的使用有较大影响,且较多功能腰带主体部分有相对独立性,基于这一情况,我们在设计问卷时,将多功能腰带主体部分与多功能腰带上的套类(如棍套)设置为两个独立选项,以求调查结果更贴合基层民警自费购买警用器材的实际情况。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了发放纸质问卷与网络电子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的主要对象是基层一线执法单位在职民警。调查内容分为民警当前已配发单警装备的使用情况以及民警自费购买警用器材的情况,基于基层民警对单警装备的使用情况和自费购买的警用器材使用情况具有的差异性,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将问卷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当前基层民警单警装备使用情况反馈。由于基层民警自费购买的警用器材是为弥补已配发的单警装备不足,因此已配发单警装备的使用情况对基层民警自费购买警用器材有着直接影响。此部分调查以掌握基层民警配发单警装备的使用情况为目的,为进一步进行民警自费购买警用器材的原因分析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基层民警自费购买警用器材的情况。此部分内容以掌握基层民警所购买警用器材的主要种类、自费购买过警用器材的基层民警在总体参与调查基层民警中所占比例和影响民警自费购买器材的现实因素为内容,从而分析基层民警当前在执法过程中对于单警装备的实际需求。

第三部分,已自费购买警用器材的基层民警对于自费购买的警用器材的使用反馈。此部分内容为调查自费购买警用器材的基层民警对于自费购买的警用器材的使用情况以及自费购买的单警装备在实际执法任务中所发挥的作用。

本调查问卷以充分反映参与调查民警的意愿为出发点,并结合简洁明了的问题设计,将问卷选项设置为以符合问题主旨的基本选项,涉及警用器材种类的部分为多选。由于在基层执法实践中存在着部分虽未列入公安部《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中但在基层一线执法实践中却有部分民警使用其来辅助完成执法任务的警用器材,因此我们设置了“其他”填空项,以充分反映实际情况。我们在问卷最后设置了建议留言板,为参与调查的民警提供了提出相关建议的平台。

(二)问卷发放、填写与回收

为提高问卷调查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此次调查采取了随机、直接投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为提高调查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我们将问卷发放到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警种之中,以避免因地区差异或警种差异而导致问卷调查数据不全面的问题。上述问卷总共发放294份,收回294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剩余有效问卷292份。参与调查的民警有:治安警察104名、刑事警察62名、巡特警36名、交通警察22名,其他警种68名;其中男民警250名,女民警42名;警龄跨度为0至36年;涉及除港澳台地区及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级行政区。

二、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当前基层民警单警装备保障与使用情况反馈

1.基层民警对公安部发布的2018款新标准单警装备的使用与了解情况(单选)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基层一线执法民警中有知道且正在使用公安部发布的2018款新标准单警装备(下文统一称为“新标单警装备”)的人数比例为37.7%,知道但未使用过的人数占总体的49.19%,完全不知道新标单警装备的人数比例为13.11%。

2.基层民警所在单位配发的单警装备与单警装备保障是否能够满足其执法任务需求(单选)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基层一线执法民警认为其所在单位配发的单警装备与单警装备保障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执法任务的民警占总体的76.64%,认为完全能够满足当前的执法任务的占23.36%。

3.基层民警在执法任务过程中存在使用需求但并未充分配发的单警装备(多选)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基层民警在执法任务过程中存在使用需求但并未充分配发与保障的单警装备中选择防刺服的比例为51.87%,选择急救包的比例为50.8%,选择防割手套的比例为46.52%,选择多功能腰带上的各种套类(如棍套)的比例为38.5%,选择警用装备包的比例为37.97%,选择强光手电的比例为29.41%,选择催泪喷射器的比例为27.27%,选择警棍的人数比例为21.39%,选择多功能腰带主体部分的人数比例为20.86%,选择手铐的比例为15.51%,选择执法记录仪的比例为14.44%,选择警用水壶的比例为5.21%,选择其他选项的比例为8.16%。其中,选择人数最多的三种单警装备分别为防刺服、急救包和防割手套,三者人数比例分别为51.87%、50.8%和 46.52%。

4.虽充分配发但因维护不到位使其使用效能下降而不能满足执法任务需求的单警装备(多选)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显示,认为虽充分配发但因维护不到位使其使用效能下降不能够满足执法任务需求的单警装备中选择警棍的民警比例为48.66%,选择强光手电的民警比例为46.52%,选择防刺服的民警比例为41.71%,选择催泪喷射器的民警比例为39.57%,选择多功能腰带主体部分的民警比例为36.9%,选择急救包的民警比例为33.69%,选择防割手套的民警比例为31.55%,选择执法记录仪的民警比例为31.55%,选择各种套类(如棍套)的民警比例为30.48%,选择手铐的民警比例为27.27%,选择警用装备包的民警比例为24.6%,选择警用水壶的民警比例为3.21%,选择其他选项的民警比例为5.35%。

5.当前已配发单警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多选)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显示,针对当前已配发的单警装备,有76.68%的民警认为其质量较差,有56.68%的民警认为其配发数量仍然较少,56.15%的民警认为其缺乏维护,有51.34%的民警认为其使用不便,有45.99%的民警认为其功能较少,有33.69%的民警认为其保养困难,另有其他问题占到6.95%。

(二)基层民警自费购买警用器材情况

1.已配发的单警装备在不能满足执法任务需求的情况下,民警对于自费购买警用器材的态度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显示,有64.71%的民警支持在已配发的单警装备不能满足执法任务需求的情况下自费购买警用器材,21.93%民警表示不支持,另有13.37%的民警持中立态度。

2.民警本人及其身边同事是否自费购买过警用器材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显示,有72.19%的民警自费购买过警用器材,有27.81%的民警表示未自费购买过警用器材。

3.部分民警未自费购买过警用器材的原因(多选)

在上一问题中,有27.81%的民警表示未自费购买过警用器材,我们对这部分民警未自费购买过警用器材的原因开展了进一步调查。有47.83%的民警认为自费购买警用器材,会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有26.09%的民警是由于没有合适的购买途径;有26.09%的民警认为其单位已配发的单警装备能够满足执法任务需求,有8.7%的民警是由于主管领导或部门规定不允许自费购买警用器材;其他原因占17.39%。

4.民警自费购买警用器材的主要种类(多选)

根据之前的统计,自费购买过警用器材的民警占到总体的72.19%。我们针对这部分民警继续开展调查,在这其中,自费购买过警棍的民警比例为79.26%,自费购买过强光手电的民警比例为74.81%,自费购买过防割手套的民警比例为68.15%,自费购买过多功能腰带主体部分的民警比例为65.93%,自费购买过多功能腰带上的部分各种套类(如棍套)的民警比例为53.33%,自费购买过防刺服的民警比例为50.37%,自费购买过手铐的民警比例为48.89%,自费购买过催泪喷射器的民警比例为47.41%,自费购买过急救包的民警比例为42.96%,自费购买过警用装备包的民警比例为40%,自费购买过执法记录仪的民警比例为22.96%,自费购买过警用水壶的民警比例为2.13%,自费购买过其他警用器材的民警比例为6.03%。

(三)自费购买过警用器材的基层民警对其自费购买警用器材的意见反馈

1.在基层执法任务过程中自费购买的警用器材是否发挥了其作用(单选)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有97.78%的民警表示其自费购买的警用器材发挥了作用,只有2.22%的民警表示没有发挥作用。

2.民警自费购买警用器材产生的压力与担忧(多选)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显示,有71.85%的民警表示自费购买警用器材有经济压力,51.83%的民警则担心在基层执法任务过程中使用自费购买警用器材会产生法律问题,34.81%的民警表示主管领导或部门的管理规定不允许其使用自费购买的警用器材用于执法,另有其他因素占到8.15%。

3.民警未来是否还愿意自费购买警用器材并运用于执法任务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显示,87.41%的民警愿意继续购买警用器材以用于执法,而有12.59%的民警表示不愿意,希望未来配发的单警装备能够不断完善,无须再自费购买警用器材以弥补现有单警装备的不足。

三、问题与现状

民警自费购买警用器材的目的在于弥补已配发的单警装备不足,所以通过对基层民警自费购买警用器材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当前单警装备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单警装备配发不齐全,单警装备的经费保障与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参与调查的民警当中有超过50%的民警表示没有充分配发防刺服和急救包,选择防割手套的民警比例也接近50%。除此之外,认为警用装备包、强光手电和多功能腰带上的各种套类配发不到位的民警也有近三分之一。在实际的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多个民警共用一套单警装备的现象。单警装备的经费保障受当地政府的财政状况影响,也受有关部门领导对其重视程度的限制。如果对于单警装备的经费保障与重视程度不足,那么针对单警装备的相关保障力度也必然受限。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各地区针对单警装备的经费保障力度日益增大,但是就目前来看,部分地区针对单警装备的经费保障仍不能完全满足基层民警执法的需要。

(二)部分单警装备陈旧,单警装备更新换代与补充滞后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参与调查的民警没有使用过新标单警装备。而随着执法实践活动的新变化,对单警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在当前全国范围内,除部分发达地区之外,其他地区大多存在着装备陈旧落后的问题。部分单位对单警装备重视程度不足,采购和配发单警装备流于形式,存在着“有了就行”的思想,忽视了所配发单警装备的质量和实际使用性能。众所周知单警装备属于易耗品,部分单警装备还会受有效使用期限影响。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单位单警装备一次配发后的换代与补充滞后,导致部分单警装备损坏或失效后得不到有效补充,这严重影响了民警在基层警务活动中的执法效果,导致部分基层民警不得不自费购买警用器材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单警装备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与专业的管理保障人才

当前部分单位单警装备的日常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在基层警务实践中,民警日常使用和存放单警装备不统一不规范,部分单警装备由民警个人保管,缺乏统一出入库登记与查验清点流程,使得单警装备存在遗失的风险。同时,大部分单位缺乏针对单警装备的定期维护保养与检测检修制度以确保单警装备实时处于状态良好的“战备状态”,也缺乏相关制度对淘汰、落后、损坏的单警装备进行合理的回收报废处理。近年来,单警装备结构越发精密复杂,但部分单位缺乏专业的相关保障人才来对其进行日常维修保养,这一现状加速了单警装备的老化以及损坏,致使单警装备性能下降,功能缺失,不利于单警装备的高效率持续使用,也增加了民警的执法风险。

(四)单警装备的配备不协调不科学

公安机关是由多部门多警种组成的综合机关,各个不同警种的职能任务与执法环境各不相同,对于单警装备的需求自然也不同。且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警务职能定位和侧重点也存在差异。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单警装备的配备依然采取平均分配、全盘统一的方式,导致基层民警配发的单警装备不能完全适用现实工作,有些警种单警装备的实战使用率不高还造成了浪费,而有些需要面对复杂危险警情的警种单警装备却得不到有效加强。

(五)单警装备的研发创新不足

目前全国各地各警种在新时期对于单警装备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配发到位上升到涉及人体工程学设计、警务实战需要以及应对多种复杂警情和应急处突等全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单警装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在研发、设计上往往对社会单警装备生产企业依赖过多。而社会企业因对基层执法业务了解不够、涉入不深,基层民警也缺乏有效的单警装备使用情况反馈渠道,无法形成强有力的警企合作研发和技术创新体系,仅停留在公安机关对企业已研发完成的单警装备进行试用、推广的层面上,所研发的单警装备种类、性能、技术含量和功能设计等往往与基层执法贴合度较差,达不到预期效果。对于基层民警对单警装备使用体验反馈的不重视,也致使单警装备研发创新较为缓慢。

四、建议与总结

基于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同时总结归纳部分基层民警的建议,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完善单警装备及其相关制度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单警装备的重视程度,制定完善的单警装备经费管理制度

基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所面临的警情是多样复杂的,这就需要完善齐备的单警装备来处置和应对各种警情,特别是保障基层民警人身安全的例如防刺服、防割手套、急救包等单警装备。因此要想基层执法活动更加科学安全高效,各级公安机关需进一步加大对单警装备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应制定完善的单警装备经费管理制度,争取各级财政支持,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确保单警装备保障经费充足,并严格执行预算,依规实施采购,提高单警装备保障经费执行率,以保障单警装备的完全配发。

(二)加强单警装备的更新换代,畅通单警装备日常损耗的补充渠道

公安机关装备财务部门应当在确保单警装备完全配发到位的同时加强单警装备在基层使用过程中的后续服务工作。注重单警装备的产品性能与质量,对于明显已不符合当前基层警务工作要求、性能质量已落后的老式单警装备停止采购并及时换发新一代单警装备,同时应畅通单警装备的补充渠道,对易耗易损的单警装备在定期补充的基础上允许基层民警按需灵活补充单警装备,对存在有效使用期限的单警装备应统一记录有效期剩余时间,在有效期前及时换发,确保单警装备的技术性能保持最佳状态。

(三)加强单警装备科学管理制度建设,任用专业的单警装备管理保障人才

面对种类繁多的单警装备,基层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单警装备管理制度,使单警装备分类别分型号有序统一存放管理,对于单警装备使用与归还应当实施登记,实时掌握单警装备的使用情况。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助力单警装备科学管理,例如设置统一的智能化单警装备存储柜,借鉴解放军军用品的射频识别标签技术(RFID)对单警装备进行全寿命全流程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等。在日常执法使用中,单警装备难免有所损坏或出现老化,因此应当制定维护保养办法规定,对单警装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与检测,使公安装备维护保养有制度保障。对于损坏不能修复或已过有效使用期的单警装备应当进行合理的回收报废处理。由于近年来单警装备结构越发精密复杂,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任用懂技术、懂业务、懂装备的专业人才对单警装备进行专门的维护保养,使单警装备能实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单警装备在执法活动中能够随时发挥有效作用。

(四)单警装备应当因地制宜按需配备

在单警装备的配备上应当坚持因地制宜按需配备的原则,科学考虑各地区各警种不同执法环境不同职能对于单警装备的差异化需求,按需配备,特别是对于部分执法环境较差并警情复杂的地区与警种应当加强单警装备配备保障力度。可参考现已较为成熟的内网被装自选系统,开发出一套单警装备自选系统,由民警自行按需申领适用于不同执法任务的单警装备。

(五)“警企联动”加强单警装备的研发创新

2018年9月1日,公安部单警装备新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19年9月9日开始正式配发,这极大地改善了基层民警的装备水平。但是,此次发布的新型单警装备只有5种10个型号,依然有多种单警装备标准没有及时更新,无法完全满足基层执法需求。单警装备生产企业与装备财务部门要抓住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加强单警装备的研发创新,积极听取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使用单警装备的意见反馈与实际需求,按照“实战化”的原则,以实战和基层民警的需求为中心对单警装备进行研发创新。对基层民警自费购买较多但未列入公安部《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规定的单警装备之内的警用器材,单警装备生产企业与装备财务部门应进行科学评估,对符合基层执法实战要求的,可积极借鉴,不断丰富单警装备的种类,满足日益复杂多样的警情。

综上,虽然近些年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加大了对单警装备的重视程度,但通过此次调查也发现了当前有部分单位所配发的单警装备仍存在着不能满足基层民警的执法任务需求的情况,阻碍了基层民警执法能力提升,而面对这一问题,部分的基层民警选择通过自费购买警用器材的方式来补充已配发单警装备的不足,虽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但这给民警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与法律风险,也给公安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必定不是长久之计。我们通过基层民警自费购买警用器材这一现象可以发现并反思当前单警装备与单警装备保障体系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基层民警执法对单警装备的真正需要,对民警自费购买并在执法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的警用器材也应积极借鉴,助力我们建立健全更适用于当今基层执法需要的单警装备保障体系制度,推进下一代单警装备的研发,不断满足单警装备的实战化要求,提高基层民警的执法能力,营造更安全的执法环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猜你喜欢

警用自费器材
培养和提高警用犬搜索能力的基本路径
用好“四种方法”提高警用犬对“吐”指令的服从性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北京市:首批克隆犬正式入警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警用电动车
武汉启用“医保+商保+自费”一站式即时综合支付
自费考察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