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

2022-01-01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韦永革童岳嵩

区域治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政体系院校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韦永革,童岳嵩

一、高职院校构建思政教育体系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思想素养、良好观念意识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品质人才的主要措施。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领域中,合理地构建和完善思政教育体系非常重要,主要表现为:

(一)能够促使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发展

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过于重视学生对于专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忽略了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不能通过有效的方式来促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而在构建思政教育体系之后,可以通过多元化、合理化的思政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优秀的道德品质,改善相关的教育工作现状,促使学生思想价值观与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与进步[1]。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思政知识不仅涉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丰富的历史革命烈士的事迹。构建相应的教育体系,可以通过革命教育、历史教育等方式促使学生爱国精神的良好发展和进步,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素养和情操。

除了上述几点重要作用之外,合理地构建和落实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体系,还能够改善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按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年龄特征选择良好的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和教育体系,通过各种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来促使学生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遵循内容多层次的原则

受到大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构造的影响,思政教育的内容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为了适应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特点,高职院校在构建思政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多层次的原则,设置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例如:设置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层次的内容,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日常生活、课内外学习、日常行为的良好习惯;设计心理情感层次方面的教育内容,借助思政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提升其心理素养;构建道德观念层面的思政育人内容,在教育工作中指导学生形成准确的社会责任观念,增强公民基本素养,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设置价值观念层面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有着准确的社会认同感、共同性的价值取向;设计世界观层面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观念、态度和思维形式[2]。

(二)遵循教育途径多元化的原则

高职院校在构建学生思政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教育途径多元化的基本原则,借助多种方式和手段来促使学生思想素养的进步以及道德素质的提升。例如: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利用学生工作方式、学生管理途径、学生服务途径等进行培养;对于道德观念而言,也可以利用思政教育、专业课教育、实习实践操作教育途径等进行培养;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思政理论课堂、党课、政治教育等途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三观。这样在多元化教育途径的支持下,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还能够增强其道德素质和思想素养,满足目前的思政教育基本要求。

(三)遵循创新教育模式的原则

近年来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规模不断拓展的过程中,生源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学生之间的基本素质有着很大程度的差异,如果一味采用统一的思政教育方式,很难更好地培养不同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在此情况下,建议高职院校在构建思政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着重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遵循相关的创新性原则,例如:构建差异性的思政教育模式,将学生分成基础、递进两种层次,并且在教育体系中设计基础模块与递进模块,对于基础模块来讲,主要设置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思想道德基础知识、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知识等等,通过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积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促使身心素质的良好发展。对于递进模块来讲,应合理设置高层次的教育内容,除了要培养学生基础性的职业素养、思想素质之外,还需着重设置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能力,融入工匠精神,培育社会工作岗位需要的、具备一定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人才[3]。

三、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措施

(一)校内思政实践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在校园之内除了要重点进行思政课堂教育之外,还应打造良好的实践体系,使得学生在多元化实践活动中增加思政知识的学习和接触面,通过实践形成正确的认知,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①可以利用军事训练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在军事训练期间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基本的军事知识,模拟国防军事环境,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国家安全观念和集体性意识,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是有艰苦奋斗的品质。在开展军事训练实践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差异性、特殊性特点,将军事训练与思政教育相互整合,为学生设置具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军事训练活动,真正意义上促使学生思想素养和爱国精神的提升。②构建完善的课堂实践模式。在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期间,主要采用的是单向实践模式,学生被动参与各项实践活动,难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良好素养,在此情况下,就应该完善有关的课堂实践机制,构建互动性的环境,采用启发类型、参与类型、小组探讨类型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可根据社会现象与热点话题,引导学生编制话剧节目,要求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正确理解社会热点话题,在此期间教师就可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使得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入、准确的理解和认知。

(二)校外思政实践教育体系

校外思政实践教育主要是带领学生到高职院校之外的领域中学习思政知识,受到英雄事迹、工匠人物的熏陶,形成爱国精神、职业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劳动活动、志愿者公益活动,帮助贫困山区的儿童学习知识、给予敬老院孤寡老人一定的关爱等等,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奉献精神。其次,可以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革命基地中进行参观,为学生介绍革命战士的真实事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革命战士为国捐躯的精神,形成爱国精神,同时还能使得学生感受到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使之热爱生活、热爱社会。最后,带领学生到岗位工作中进行实践,为学生介绍具有工匠精神的岗位工作人物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在岗位工作中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需要具有的职业素养,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其职业道德品质。

(三)与党团课结合的教育体系

建议高职院校在构建相关思政教育体系、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和党团课之间相互结合,着重进行党员、团员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将其模范作用、引领作用发挥出来,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改革。在有关的党团课教育工作中,应该按照时代发展需求、党员与团员的需求等,开展生动的思政教育活动,将党团课当做思政教育阵地,培养党员、团员正确的观念意识、时代精神,引导其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思想,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使得党员和团员带领高职院校所有学生认真学习思政知识,在模范作用下引导所有学生端正思想态度,形成准确的观念意识,有着良好的情操。

(四)与心理健康课程结合的教育体系

在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广泛重视和关注,只有确保思想方面与心理方面全面统一,才能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身心素养的良好发展。在此情况下,应该构建思政与心理健康课程相互结合的良好教育体系,借助思政课程来引导学生形成准确的观念意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绪与认知,助力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好实施和开展,引导学生有着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行为。与此同时,在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结合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团队辅导活动、专题报告活动、专题讲座活动等等,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的作用,促使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政教育制度体系来讲,主要涉及基础性、具体性的制度,对于基础性的制度来讲,主要是提出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而具体制度就是对于各个年级、专业、群体的学生所设置的思政教育内容,同时还需创建长效性的教育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完善有关内容的决策机制、思政综合协调机制、思政教育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等等,在各种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促使学生综合素养和思想品质的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有关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合理构建相应的思政育人体系,不仅能够提升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还能确保育人效果,使得思政教育能够系统化、规范化地落实。因此,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期间应该注重强调有关育人体系的完善和构建,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等,健全相关的育人内容和机制,争取可以在新时期的环境中利用完善的育人体系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猜你喜欢

思政体系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