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历史逻辑、困境及提升路径*

2022-01-01天津理工大学殷虹

区域治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党组织基层群众

天津理工大学 殷虹

面对新时代,应对新问题,党中央对新时代党要面临的问题做了全面的部署。报告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文件的提出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有价值的遵循。基层党组织应发挥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着重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更有利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历史逻辑与内涵

党中央提出组织力这个概念之后,很多学者就其内涵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立足于以前学者的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对文件进行梳理,完善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

(一)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历史逻辑

组织力是一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外在体现,其会直接影响到政党的执政地位。

(二)相关学者关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定义

相比较政治学领域,经济学和管理学对于组织力的研究时间更早也较为充分。经济学领域的学者认为,企业的产出能力受劳动力、资本力和资源禀赋力之间替代率的影响,更为关键的是,取决于这种替代率实现的“力”——组织力。[2]在管理学领域,很多学者认为组织力与产出能力相关。对于企业完成任务等方面,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学领域许多学者对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概念进行研究,总体来讲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包含对内的凝聚能力和对外的联系群众的能力。

(三)中央文件对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梳理

党中央提出,“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要确保基层治理的方向。”这就使得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更加完善。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不仅包括政治层面的对内管理、凝聚党员的能力,也包含对外组织团结群众的能力,还包含治理基层的能力。

通过梳理相关学者和中央政策文献的方法,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较为全面和科学地概括,其内涵包含了两个方面:分别是组织管理的能力和社会治理的能力。更科学地论证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为分析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困境和提升给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路径。

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必要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弱化、边缘化表现为:对内管理、教育党员的能力有待于提高;对外凝聚群众和对于社会整合的能力有待于加强。

从治理层面而言,也表现为对于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效能的弱化。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末梢神经”,承担着政治功能和治理功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弱化将会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治理效能。

(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基层党组织是我党执政的基础,发挥着联系群众、团结群众、教育党员的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强弱会影响基层的凝聚力和执政党的形象。“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3]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这就对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这也要求我党更有自我革命意识,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勇于通过提升自身组织力等方式提升执政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克服历史周期循环规律,解决新时代所面临的问题。

(二)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的治理经验

中国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更拥有几千年的基层治理经验。从中国历史来看,“县”作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始终没有改变,“皇权不下县”和“乡政绅治”也就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利用士绅阶层对基层进行治理。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的治理经验。通过“三湾改编”我党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治理方式,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治理经验,打破了“皇权不下县”的传统治理模式。通过整风运动,我党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思想问题影响党的建设与发展。这也为在新时期复杂的社会形式下,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宝贵经验。“密切联系群众”等实践经验的总结为我党治理基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形成了我党优秀的传统。由此来看,基层党组织从建党开始就担负着既传达上级党组织的主张,又肩负治理基层的重任。基层党组织只有继承并发扬中国治理经验,继承我党优良作风,才能提成自身组织力并精准地为人民服务。

(三)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

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推动,基层党组织治理方式与能力也影响着国家治理效能。我国进入新时代,面对更多的挑战,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处理个体之间的关系,也关系到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速度。这就要求我党既要注重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要抓好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要有辨识矛盾的能力,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基层党组织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是落实并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困境

通过实践总结了建党经验、例如民主集中制、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西方思想意识的输入,严重影响了党员的思想。也因为社会转型,基层党组织逐渐地被边缘化、弱化,这也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带来了挑战。

(一)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弱化,党员队伍综合能力有待于提高

多样的单位产生了不同的基层党组织,其发展党员的过程虽然都经过完善的培养,但是,面对社会转型,更注重经济发展,基层党组织被边缘化,每个行业的基层党组织发展参差不齐,其存在的内外环境也差异较大,这就导致基层党组织发展状况不一样。首先,某些党员素质有待于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西方思想逐渐渗透到中国,党员的思想意识也受到了影响。对于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某些党员缺少对于信仰的坚持,对于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落实不到位,综合素质不高。其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弱化也与其组织结构的不完善有关。现任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年龄偏大,并且所学专业与工作相关性不大,使得其对于工作内容不熟悉,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二)凝聚人民群众能力有待于提高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5]我党一直秉承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基本发展理念,对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也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理念。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以及对于基层的整合力度。我国进入新时代,奔向新征程,基层党组织与群众联系出现淡化的状态。首先,基层党组织缺少服务意识。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同时也要求基层党组织转变意识,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但是,基层党组织缺少服务意识,缺少凝聚群众的能力。其次,某些基层党组织虽然树立了服务群众的意识,但服务方法单一,缺少创新型服务,与群众需求匹配度低,导致缺少群众的认可。最后,部分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有待于提高。面对转型的社会,某些基层党组织对群众利益淡漠,使凝聚力弱化。

(三)面对治理新形势,基层党组织无法适应治理要求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6]近几年,随着基层治理权利下移,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力量。但是,由于中国传统的治理模式的影响,基层党组织无法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因而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并没有意识到治理的新形势,党的领导基层治理的模式尚未成熟,影响了治理能力及治理效能。为了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基层党组织面对新问题要做出调整。

四、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对策

(一)加强基层党员队伍素质和教育管理

通过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党员素质,筑牢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激发党员使命感,注重党员先进性教育。探索在新形势下,提升与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与政治能力。首先,要从党员队伍入手,不断加强党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升其团结群众的能力,加强“四史”的学习,其次,通过加强党课的学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对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加强教育,加强党课和一些理论的学习,特别是“三会一课”的学习,从而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坚定“四个意识”,提升干部的理论水平。

(二)完善基层党组织结构体系,扩充基层党组织覆盖领域

通过建设并完善基层党组织结构,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面对基层党组织结构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要调节基层党组织的内部结构。首先,要使基层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生根发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其次,提升基层党组织团结群众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组织力。要把群众放在心上,积极主动服务群众,坚定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

从社会转型以来,党组织已经进行从“管理”到“治理”的思路的转变,治理主体已经从“一元”变成“多元”。为了应对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基层党组织必须提高自身治理能力,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并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调动社会资源为群众服务,实现区域化党建的形成。

猜你喜欢

党组织基层群众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