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中西方童话文学的差异看中国童话文学的未来

2022-01-0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薛楠

区域治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童话文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薛楠

一、中西方童话文学的差异

(一)写作手法

西方童话是典型的“乌托邦”式手法,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趋于极端的倾向,极善极恶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轻松梳理出故事发展脉络,大多结局较为完美,表明弃恶扬善的道理。多以物喻人,通过赋予不同动物鲜明的人物性格,将丛林的生存法则进一步拓展到人类社会,有较强的暗示意义。情感表达更多的是直抒胸臆;人物构造更多采用群体构图法,塑造的是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群体。

中国童话文学多使用象征手法,古代童话在故事中代入现实社会中的伦理纲常,希望借此实现教育、教化的目的。现代童话更多起到规劝作用,引导读者主动塑造人格,情感表达更多是间接抒情,含蓄婉转地将主题展现给读者;人物构造更多采用个人成长变化法,由上帝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写作风格

西方童话简洁、清晰、明朗,故事线相对较多,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存在多重矛盾但也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中国童话细腻含蓄,故事线相对简单,脉络清晰,存在一个主流冲突并在一个群体的共同推动下解决矛盾。

(三)人物形象塑造

中西方童话的人物塑造方面的差异表现在细节之处,但也有迹可循。

以我们所熟知的《孔融让梨》和《小美人鱼》为例。其一,前者有对孔融年龄的具体描述:“融七岁时”,也在其他人物的言语中展现出了他孩童稚子的形象;而在《小美人鱼》中,我们很难找到有关小美人鱼年龄的确凿证据,艾丽莎的思想虽然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但对爱情话题的描述以及成婚的情节都是很成人化的,这种矛盾使得小美人鱼的年龄界限变得模糊。推广到其他的中西童话中,中国童话往往将故事的主人公与童话的受众(也就是儿童)的年龄相对等,将人物形象放低姿态到与儿童平视的角度。对比之下,西方童话更像是成人写童话的典范,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更像是去教儿童如何处事,由此模糊了年龄的界限。

其二,在《孔融让梨》和《小美人鱼》中都出现了次要人物,但这些次要人物对塑造主人公形象的作用各不相同。孔融的兄弟们忘却长幼次序,反面对比,突出了孔融品德的高尚,这种褒一贬一的手法在中国童话中极为常见。而《小美人鱼》中的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是推动情节发展,甚至是改变情节走向。

其三,中国童话大多采用美好结局对主人公的精神品质进行升华,对比西方童话,往往是用主人公的悲剧结局来彰显主题。

(四)儿童观

西方的儿童观更多展现出传统的儿童观,或多或少带有了成人色彩。而中国童话作者更多放低姿态,平视儿童,用一种孩子看孩子的儿童观决定童话出发的视角和情节的走向。

(五)创作出发点和着重点

中国童话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着重点,大致可以统一概括为教化,将儿童的价值观念或拨正,或引发思考与遐想。

而西方童话文学创作,确实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着重描绘天真、无忧、天马行空的童年,儿童在阅读中能够收获简单的快乐。

(六)情节构思

中国童话文学多为单线型结构,整篇文章只有一条线索,人物关系十分明朗,正反派角色设定明确。

西方童话文学多为复线型结构,整篇文章可能会有多条线索,人物设定丰富,形象多维立体。

(七)蕴含的价值观念

童话中蕴含着各式各样的价值观念,包括道德价值、能力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中西方童话各有侧重点,具体如下:

(1)道德价值:这是中国童话最为侧重的一点,用正面人物形象教育孩子持有优秀的品格。这来自中国稳定、持久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形势,要求人维护传统,保持社会稳定,仁义礼智信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主题。而在西方,无论是童话还是其他文学作品,都不侧重道德价值的宣扬,个人主义的宣扬符合西方商业经济下的民主社会模式。

(2)能力价值:培养儿童有梦想、有智慧、有想象力。中国童话并不主要宣扬能力价值。而在西方,智者类的童话数量非常多,比如平民智者通过反抗贵族,为自己争取权利。

(3)社会价值:讲求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中国近现代童话的社会价值减弱,新童话创作讲求引领儿童健康成长。西方则以英雄主义维护社会正义的形式来表现社会价值。

(4)个人价值:宣扬自由与快乐,完善人性,保持内心的自我认可。这是中国童话展现比较少的,相反是西方童话宣扬的一大重点。西方童话中主人公追求自由幸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农业文明,而西方是由商业文明发展而来。古代中国不需要过多对外交流便可以自给自足,世代生存。西方多岛屿与海洋,资源有限,人们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流。由此,中西两种文化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西方更偏向于个人主义,以追求个人权利、幸福自由平等为己任。而中国是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务于社会利益。

(二)社会生活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以“仁爱”为主,其中蕴含着很深的教化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究伦理道德、尊师敬长、趋于王权,目的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和人伦关系。在道德上主张“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集体主义和仁爱、宽容、奉献等精神充分体现在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中。而在西方的故事里,浪漫主义、个人主义占据了绝对上风。

另外,古代中国大多是村落家族居住在一起,邻里关系尤为重要,为了维持生活秩序,必须制定一套标准的礼仪来规范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一部分森严的体系也延续至如今中国人的生活中。而在西方,更强调自由的个人主义,很少有这样的伦理道德来约束人们的生活。

(三)审美标准

中国文化向来侧重道德层面的审美切入点,尚善是审美核心。受此影响,中国童话文学注重道德教化功能,引导儿童向善。中国人的审美标准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故而中国童话文学多取材于现实,偏向现实主义风格。此外,中国人遵循和谐中庸的审美理想,美的形态上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所以中国童话文学作品中少见极其激烈的矛盾冲突,结局大多美好圆满。而中国人含蓄的审美情趣对童话文学也有一定影响,具体体现在抒情时常常含蓄婉转。

西方人的审美心理、审美思想与神学信仰密切相关。受此影响,西方童话文学带有浓厚的神权基调。在西方,求真是审美核心,故而童话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体现出天真烂漫的性格特征,提倡追求本心、追求自由。西方审美注重丰富多变,童话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各异、形象多元。另外,西方人是强调感觉的外向型审美性格,童话文学作品受此影响,抒发情感主要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大多体现出浪漫主义风格,注重从主观情感世界出发,常用直接热烈的语言、天马行空的幻想和夸张丰富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四)价值观念

中国人注重集体本位,以集体、社会、国家利益为中心,无私奉献的精神被人们广为接受和宣扬,这使得中国童话文学中的主人公常常具备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中国童话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大多平和待人,结局大多也是圆满和谐。中国人在稳中求发展,注重传统,所以童话作品的人物形象设计相对扁平化,设定单一稳定,情节推动缺乏角色内驱力。

西方则更强调个人本位,主张显露个性,独立自主,维护个人利益,挖掘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这使得西方童话文学侧重个性解放,提倡实现个人价值,主人公常常为自我满足而奋斗,体现出敢为人先、创新求变的性格特点。西方观念多有征服世界、改变环境的倾向,这对童话文学有很大影响,具体体现在情节大多离奇曲折,结局有很大不确定性。

三、中国童话文学发展的建议

中国童话文学创作应吸收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实质性的内容弥补不足,为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根据前文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增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与理解交融,增加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拒绝闭门造车的创作方式,认识不同创作方式的差异,了解文化传播的共性,构建中西方文化交流传播的桥梁,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2)吸收西方文化精华部分,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加中国文学的内涵,促进中国文学体系的进步与完善。例如适当借鉴西方文学更加成熟的浪漫主义写作风格,结合中国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写作风格,增加中国儿童文学的艺术感染力;借鉴西方儿童文学所拥有的娱乐性,调和中国童话文学为表现教育性而损失的童趣,增加儿童文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为现代儿童文学创作提供新的思想之源。

(3)回归初衷,最大化地促进儿童文学帮助儿童健康成长的实际意义。儿童文学最本质的现实意义便是教育意义,通过不断对比学习进步,增加儿童文学中所能呈现的文化与思想深度,使得创作思想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优秀的儿童文学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与创作能力,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给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改变儿童文学是幼稚低级文学这一浅显认识,让更多人意识到儿童文学的教育性与引导性。更加完整完善的描写和人物性格构造更有利于儿童客观地认识多元世界。

(4)努力提升中国儿童文学的创新能力。近些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创新能力有所下降,但是日常的教育模式中仍需要大量的优秀作品。因此,应通过对比寻找差距和不足,寻找新的灵感以恢复我国儿童文学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童话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童话镇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午夜童话镇
我与文学三十年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