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区块链的公共卫生治理
2022-01-01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娜范丹丹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杨娜,范丹丹
国家领导人提出,要拓展区块链技术在民生领域的进一步运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满意的服务。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政府治理的各个领域,学者也纷纷对其进行了研究。学者巢乃鹏列举了多个国家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将实践结果进行了对比。[1]张毅表示区块链技术在给政府治理创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2]渠慎宁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该利用智能化方式来进行公共卫生治理。[3]基于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治理中的实践成果,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公共卫生治理领域是一项新的突破。[4]当前公共卫生治理的主要任务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努力提升疫情防控的质量和效率。当前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依然存在着很大的短板和不足,而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和开放透明性的特征,对解决公共卫生治理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5]区块链技术无疑为公共卫生的治理明确了新的方向,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一、区块链技术内涵
区块链技术是公共管理学中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首次提出时应用于金融领域,未来将会逐渐改变人类社会的传统认知和价值传递方式。在技术层面,区块链技术是指由加密机制、共识算法、块链式数据结构、智能合约等组成的一种技术应用架构;在数据层面,区块链技术是不可篡改和多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在流程层面,区块链技术是用密码学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区块。它已经不局限于只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治理方式、一种信任体制。[6]
二、区块链技术在公共卫生治理中应用的优势
(一)可追溯性
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特点有利于确保公共卫生治理过程的客观性。区块链上的每个区块在数据库中可用密码学的方法相连起来,且每个数据中都被明确地标注着其存储和变更的历史记录。如需查询某个时间发生的具体情况,可以通过数据节点准确地追溯到相关负责人和历史事实。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公共卫生治理领域,公共卫生治理的数据就具有可追溯性。以此次新冠疫情为例,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数据公开的准确性以及疫情治理过程的完整性,每个链上的信息都有迹可循,可追溯性的特点同时能够防止相关干部主体在治理疫情的过程中贪污受贿,激励他们提升自身责任感,保证疫情治理过程的客观性。
(二)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特点有利于获得真实的公共卫生治理数据。相关数据一旦被确立进入区块链将会被永久储存起来,利用特殊技术设置了强条件篡改机制,单个节点的被授权用户只可以修改自己的节点,但其他节点仍旧能够证明原始数据的情况,并在账本中形成新的数据记录,无法改动其他节点信息。以防公共卫生治理过程中数据缺失和被篡改等现象,从而确保公共卫生治理工作的稳定性及真实性。区块链的防篡改特征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缓解后的复工复产有着重要作用。例如,中国联通在区块链的基础上创造了企业复工复产的平台,政府可实时监管企业复工状况,企业各个部门业务点可以相互获取真实信息,[2]推动了疫情防控下有序的精细化复工进程。
(三)开放透明性
区块链技术的开放透明性有利于保证公共卫生治理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区块链系统内的数据除了一些隐私性较强的数据,其余数据对所有人都是公开可见的,可以实时获取真实信息。区块链技术与公共卫生治理领域的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公共卫生事件的资金分配问题。利用区块链公开的数据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分配,能够提高公共卫生治理的效能,实现最大效益,从而提升公共卫生治理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化管理。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公益医疗和物资的分配问题,将相关内容列入区域链内,使各个节点上的主体实时共享物资的数据,对存在问题的资源进行及时审核和验证,确保物资到达受助者手里。
三、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共卫生治理的挑战
(一)对现行制度运行的挑战
区块链技术是新兴的高级互联网技术,与当前的公共卫生治理制度的某些方面适配度较低。首先,区块链技术在公共卫生治理的应用处于起始阶段,传统的法律政策难以使得区块链上的公共卫生治理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得到有效的保障。尽管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较高,但也存在着遭受到51%算力破解的风险,急需法律法规来保证区块链系统内授权用户和参与主体的合法利益。其次,区块链技术的某些方面在公共卫生治理的应用与某些现行法律存在对立。比如,区块链技术中的智能合约可以在满足计算机语言相关限制条件后自动进行执行,这明显与我国现存法律中规定的合约双方行为约束的相关要求是矛盾的。最后,当前的人员管理制度和应急制度不能满足区块链的发展。对于新兴的区块链技术的操作和运营,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更需要有相应的应急管理制度防止治理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二)对当前技术局限的挑战
区块链技术应用公共卫生治理可以看作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帮助政府提升公共卫生治理能力,也能够在技术赋能缺乏监管的情况下破坏治理。第一,区块链在公共卫生治理的日常应用中由宏观层面的全体节点进行运作,微观层面的单个节点缺乏技术监管。以新冠疫情的治理为例,各个省份的疫情治理的相关数据处于“链”上共同构成面向大众的公开数据,但如果某个地区的数据管理的密钥被恶意攻破,所有的治理记录信息将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这是区块链技术缺乏灵活性的表现。第二,区块链技术可以利用分布式结构提供监督的政府的机制,但是技术赋能具有局限性,无法确保监督主体能够有效监督各个节点的行为,难以落实责任管理及监督问责机制。第三,各个地区、部门的区块链公共卫生治理的服务技术标准不统一,这样的区域链容易导致信息壁垒问题的出现。
(三)对政府管理权威的挑战
区块链的去信任化和去中心化特征给传统的政府权威带来了挑战,其是一种理念的变革。去信任化指的是区块链里参与主体越过中介结构,不需政府出相关证明就能实现数据的交换。传统政府公共卫生治理是政府主导的等级结构,区域链的去中心化使得政府的中心地位下降,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政府治理的权威,政府部门变成了“链”上的一员,各个主体的地位趋同,非政府主体的权利上升,权利不对等现象严重。此外,分布式账本的网络系统内部仍然存在相互孤立的情形。当前区块链在公共卫生治理领域的应用并不存在相应的标准,各个节点参与主体如果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将会出现比传统的政府治理更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
四、区块链在公共卫生治理应用中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政府公共卫生治理领域,健全区块链技术在此领域的政策法规和法律体系。对于智能合约等与现行法律冲突的部分,向符合区块链发展的正确方向定期进行一定的修订和调整,营造支持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法律氛围。第二,对区块链应用在政府公共卫生治理的规划不仅要体现在顶层设计,也要对地方立法进行探索。全面谋划区块链在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应用前景,同时建设地方针对性的法律规范。鼓励上级政府优先建设试点,为地方政府树立榜样。第三,加大区块链技术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治理和区块链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培养其综合素养能力,同时建设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出台一套完整的应急制度以应对突发状况,促进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二)完善区块链核心技术
首先,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监管,完善区块链的核心技术,解决技术本身的缺陷问题,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力度,与各个研究院和高校及企业合作,从而改进区块链技术的灵活性及公共卫生治理的安全性。其次,建立整体性的监督和问责机制。要有全面的监督系统,在面对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运用区块链技术给予地方各级政府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同时构建多层次的监督体系。[7]最后,统一区块链在公共卫生治理的技术相关标准。对于区块链技术内部涉及的信息保护、隐私安全、知识产权和数据格式等建立相应的应用标准体系,学习国外先进区块链技术,促进国际区块链技术标准的进步。此外应将技术标准上升到管理制度方面,以更好地规范公共卫生治理。
(三)树立适应区块链技术的新理念
一方面,正确认识区块链技术在政府公共卫生治理中的作用,区块链技术并非是要反对政府权威,替代政府的中心位置,而是要通过区块链技术为政府提供更好的帮助。政府应该利用好区块链技术及时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以实现公共卫生治理的善治,明确区块链新技术的共识,树立适应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新理念。另一方面,政府应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开放包容的氛围,引导区块链技术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加强分布式账本系统内各个部门数据信息的沟通和交流,避免信息封闭无法分享。同时利用网站、报纸等媒体对区块链技术在全社会进行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对区块链技术的接受能力,倡导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