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小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和策略

2022-01-01王庆兰

科学咨询 2021年30期
关键词:科学小学生探究

王庆兰

(贵州省赤水市文华学校 贵州遵义 564700)

小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科学活动中师生应该分工明确,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把学习到的知识学会迁移与应用。只有亲自进行科学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养成学生探究的主动性。老师与学生应该共同改变过时的学习理念与学习态度,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

一、小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意义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二十一世纪大国竞争更加激烈。大国竞争是一个文化、科学、军事多层次的竞争。在小学生新教改中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科学探究活动是指根据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与证明的过程。小学生不能局限于书上的机械知识,而要主动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延伸与探究。

(一)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遇到一个问题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生活中遇到课本知识的延伸时应该怎么处理。在学习中,大多数小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都是被动接受,所学知识过于刻板。在学生养成对知识主动探究的意识之后,就可以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学习能力。一个具有主动探究知识的学生,学习永远不会止步于表面,他会对知识进行判断——什么是普遍性的,什么是特殊性的,这样他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高效。

(二)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义务阶段的教学中,小学的课程设计是综合性的,但是落实到教学上的时候,主要是以对课本的讲授为中心,这使得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待提高。而学生主动参加科学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多方位地理解知识,走出知识的表层。注重探究学习过程是开设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1]。

二、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生主动参加科学探究中面临内外两方面的问题,即老师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与学生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存在的问题

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与转变教学理念。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授课方式单一,以灌输性为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只停留在课本层面,亟待转变。其次是工作五年以内的年轻教师,需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不能只看重学习成绩——结果大于过程。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生是课题研究的主体,他们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只有准确把握学生在科学探究上的主动性问题,才能让策划方案具有可行性。首先是学生的被动性学习。小学生本身处于一个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阶段,传统的课堂约束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2]。比如一次科学课,老师讲到伽利略的斜塔试验,如果可以进行计算机模拟,让学生对这个现象进行演示这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继而提高其科学探究的主动性。其次是学生对科学的重要性不明确,相较于文化课来说,科学课程的比重不值一提,所以从主观定位上对使得学生主动探究科学活动事倍功半。

三、小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措施

对于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探究活动,本文提出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教师的培训与经验分享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有好方法能提高学生主动性的案例进行剖析,再给相关老师进行集体培训,让老师有目的地引导、鼓励,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科学活动。对于一些好的个例应该进行探讨,探讨个例为什么可以成功,能否进行发扬。如果不能迁移就研究学生的特点,如果遇到相类似的学生就可以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老师的目的明确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关键,对教师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时进行培训,让老师在教学中更加科学性与高效性。

(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在计算机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教学途径更加完善。首先,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投影为学生进行知识模拟,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小学数学中,有关图形方面有很多的公式与定理。如果证明了之后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验证,学生就会有一种验证的意识。对科学的探究就会产生兴趣。其次,在教学中多使用教学辅助道具,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直观的教学往往会使得学生理解更加深刻,让学生自己制作或带一些学习用具,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会有所提高。

(三)对学生的新要求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生应该全面发展,其中对课程与科学的探究要求更加多。学生应该经常思考与提问,养成探究精神,对知识要究其本源。在科学活动中往往会遇到周期长,一个人很难完成的任务。学生应该养成合作精神,在科学课上学生在分组讨论中要进行明确分工养成团队协作的能力,这有助于对科学的探究。最后,学生应该加强对生活化元素的应用,生活处处皆学问。利用自身生活经验,去观察、研究、描述与科学课程知识相关的内容,最终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3]。

四、结束语

促进小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与活动,不是只由学生可以完成的,也不可以只由老师完成。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把重视结果转为重视过程。过程教育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学生对一个理论,一个知识点,可以迁移应用到其他的学科,生活中,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表现。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强化,不能让学生只为了成绩而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学习,学习可以带给学生的不只是成绩。学生在注重思考的同时要多和同学及老师交流,只有思维的碰撞之下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向着既定的目标一起发展,我们才可以让小学生对科学活动具有主动探索性。

猜你喜欢

科学小学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
我是小学生
科学拔牙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