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22-01-01胡琦
胡 琦
(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四联小学 广东深圳 518115)
小学阶段的版画课程是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类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个重要体现。理论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版画的相关制作技法及鉴赏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眼光。实践创新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版画艺术创作、加强版画与多学科的融合、拓宽版画艺术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艺术表达方式。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相关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更多的美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时期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进行小学阶段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极具意义[1]。
一、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
对于整个课程的定位,需先行于课程的编撰,其重点在于研读课程设定的相关标准,在此,笔者以美术学科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对课程的定位进行了梳理。
(一)课程引导学生“品味生活”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一切的艺术源于生活并无法脱离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事、景,为艺术学习做好奠基。
2.引导学生表达生活。用版画的形式表达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想象也是品味生活的一种方式。
3.引导学生创造美好生活。品味生活既要品味生活中现有的事物,也要学会创造美好生活。学生的版画作品以及创作版画过程中的所包含的教育内涵可以为学生创造美好生活。
(二)课程引导学生“品味文化”
1.加深学生对版画艺术的文化理解。在课程设置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外版画文化,认识版画的源起及发展,加深学生对艺术多元文化的理解。
2.加深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文化并能够传播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校园文化。校园中的人、景和事形成了校园文化,课程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校园文化。
(三)课程引导学生“品味艺术”
1.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学习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图识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识图能力、看图说话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2.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通过对版画基础技法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3.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在版画主题创作、刻、印、装裱、展示等方面指导学生突破局限,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将版画与文学、陶艺、科学等学科相融合,进行创新性作品的表现,通过展览、比赛、网络、报纸等多种途径及多个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
二、小学版画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低年段版画课程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版材,尝试制作一些贴近学生生活,且造型相对简单的纸版画和粉印版画作品。中、高年段则是引导学生制作胶版画和树脂版画,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制作版画的常用工具,了解版画的分类方法,欣赏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尝试以多彩校园、周边文化、创意实践为主题的版画创作,以此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秩序感、团队意识、审美意识,倡导学生爱护周边事物、学习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探究[2]。
(一)筑建有效的教学模式
版画课程教学的核心原则有八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3]。
(二)“师徒结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版画教师间形成以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新教师成长,新教师为经验丰富的教师注入新方法、新理念、新技术的方式,达到“师徒结对”共同成长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学生间也形成了老生带新生的“师徒结对”模式,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快速掌握版画相关技能,增强版画普及面,更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问题解决、自主学习等能力,也能增强学生们的团结合作意识,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做贡献。
(三)构建教学双模式
版画课程构建了“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即“指南让学生阅读,问题让学生提出,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经历,重点让学生感悟,新知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归纳,结论让学生总结”。
1.品味理论
通过前置学习,引导学生观察、认识与理解版画的分类方法,了解版画的用材,产生对版画的探知欲。通过课堂教学,认识各种版画肌理、线条、色彩、明暗等基本造型元素,掌握版画基础知识,为创作打下基础。通过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引导学生更直观、清晰地学习名家名作,深化学生对版画的认识。
2.品味实践
通过课堂观摩,引导学生品校园文化、品中国文化、品创新文化,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了。通过现场操作,是学生掌握版画的制作流程,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及美术表现能力。通过场馆参观,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作自豪感及版画探究欲。通过实地写生,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增强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参加比赛,增强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快速帮助学生提高版画表现能力。通过基地展示,给学生提供可交流、可展示的平台,帮助学生建立创作自信心[4]。
三、对小学版画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版画校本课程的权利,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5]。
(二)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索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策划和设计,提高版画教学效果。
(三)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并运动美术语言和多种媒材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解决问题。
(四)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
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审美规律和美术学习规律,有效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鉴别、判断等方法,积极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充分发表感受与认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味和审美判断能力[6]。
(五)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通过观察、体验、构思、描绘、塑造、设计和制作等版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
(六)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种学习方法,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有效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视觉能力、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版画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灵活运用影像、范画以及故事、游戏、音乐、参观、访问、交流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版画的兴趣。
(八)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在具体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版画学习。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带动了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大幅度提升了学校师生的综合素养,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