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的社会化阅读及其发展趋势

2022-01-01李亚辉徐书令

科学咨询 2021年30期
关键词:社会化社交微信

房 威 余 波 李亚辉 徐书令,*

(1.《材料导报》编辑部 重庆 401121;2.《计算机科学》编辑部 重庆 401121)

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和社会化阅读的发展,归纳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所具有的若干显著特征。继而由这些特征得出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的社会化阅读的基本特征,包括实时性、高效性、场景性、社交性、个性化等多重属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提炼出社会文化阅读的完整概念,即以新闻资讯和特色信息为主要呈现内容,以特定社会和人际关系为相连纽带,以算法辅助的个性化推荐为服务核心的,由服务媒体、内容媒体与关系媒体[1]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多渠道、立体化的信息传播范式。本文还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社会化阅读平台,并展望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化阅读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阅读的兴起与发展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和阅读习惯。2015年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移动宽带的使用占整个互联网带宽的比例已经超过40%[2]。而到了2020年,这一比例更是增加到70%。随着新一代5G网络的加速建设与普及推广,移动网络以往在稳定性和网络速度上的劣势将得到弥补甚至扭转,大量数据向移动终端的高速传输,例如实时高清视频观看等,有望变得习以为常[3]。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的生活,移动终端设备和智能手机甚至可穿戴设备已经融入到每个家庭和个人,几乎实现了全覆盖。智能手机在中国已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具有越来越丰富的功能,覆盖了通信、消费、阅读、工作、娱乐、旅游等领域。

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共同作用并体现在大众生活方面,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核心移动终端功能的快速拓展和强化[4],在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其延拓到的相关社会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与方式[5]。现如今,一种新的社会化阅读方式已悄然形成并占据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地位,极大地拓展了人们获知信息的途径,使得信息的传播价值和传播效果近乎无限放大。三大数字革命改变了新闻和信息环境,研究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的社会化阅读的特征,分析其应用与发展,将为新兴媒体的业态转变和重构提供借鉴意义。

二、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特征

(一)随时随地全天候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即哪里有网络,哪里就有信息互联、信息传播和连接[6],这与以前的信息传播大有区别。传统的传播所受到的固定地点、固定时段这些所具有的条件限制性以及其不灵活性都迎刃而解[7]。而移动互联网则更加放大了这种优势,使得任何人在几乎任何地点都可以不受终端条件限制地成为信息传播的对象。以微博等为例,不管身居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无限制地阅读所关注的来自全球各地的资讯新闻,查询希望了解的内容或咨询遇到的问题,还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信息即时沟通,实现跨越空间的形式多样的信息(文字、图像、音视频、交互问答等)实时传递[8]。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丰富着人们的方方面面,从个人生活到国际事务,从基本常识到深邃理论,也为社会沟通和交流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传统的媒体时代,一种媒介所呈现的信息载体往往是单一的,适合承载的内容种类也具有局限性,其很难将影、音、图、文相结合,往往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9]。然而,移动互联网则与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大不相同。就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小屏传播为例,它不仅能够全面融入影、音、图、文四种形式,而且内容主题丰富、几乎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先进的移动互联信息技术和强大的智能终端功能,使内容的生产不再受限于专业团队、专业设备、专门创意,赋予了普通人群即时创作、即时上传、即时传播其创意内容的可能。这些大众化的海量内容相比传统媒介内容,无疑具有更强的娱乐互动性和时效性,同时具备个性化定制功能和相关性推荐功能,传播的精准度大为提升。这些革命性的优势,使得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媒介得以迅猛发展[10]。

(三)社会化的交互体验

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形式的限制,人们很难参与其中与其互动,即使有广播热线和电话热线,但其形式也是单一性的,其参与感也是微乎其微的。移动互联网兴起后,让听众、观众可以随时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增加其参与性[11]。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留言、评论、互动等。直播等新媒体传播更是会实现受众与品牌达人、网红的直接对话,其参与性、互动性传统媒体无法同日而语[12],同时让过去单一、在幕后、不声不息的消费者,摇身一变成为广告内容的制造者和品牌口碑的传播者,成为构筑一个个企业产品或企业品牌资产的有力推手,发展价值不可估量。

(四)高效、多向传递信息

与传统媒体相比,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对于信息内容产品的传播精准而高效,并且变信息的单向传播为多向传递,从而为受众参与内容的评价、优化等提供了可能。新的传播模式也对内容产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13][14][15]。并且,由于多向信息传递的实现,内容及其呈现效果的受众反馈和受众间交流变得十分便利,极大地拉近了内容提供者与获取者之间、内容的多个获取者之间的距离,又为基于人际交流的各种信息内容增值服务提供了切入点。

三、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的社会化阅读

社会化阅读指的是以读者为核心的一种强调分享互动传播的全新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更加注重阅读的社交倡导,共同创造、共同传播和共同盈利,在多方位的互动基础上,实现阅读价值的无限放大,它是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互联网文章,读者和作者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来实现社会化,形成一个社会化阅读社区,从另一方面来说,它秉承学习2.0的套点,通过知识碎片化,知识网络化,学习环境化,行动经典化,合作社会化分享交流化等形式。

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社会化阅读具有实时性、高效性、场景性、社交性、个性化等主要属性。这些主要属性均由第2节探讨的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几大特征所赋予。其中最为重要、最具革命性的属性是社交属性,它是由移动互联网的社会化交互体验特征所决定的。社交属性包括参与、社区分享、互动、沟通四大特点,这四大特点的作用要高于阅读本身[16]。首先,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自由地参与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贡献和反馈,模糊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界限。第二,公开鼓励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参与和利用其中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的障碍,用户在接收信息过程中分享自己的观点,轻松地在移动终端应用中实现无障碍互动。第三,相比于传统阅读的内容单向流动,社会化阅读的信息多向交互手段为基于内容产品的用户互动奠定了基础,内容受众之间实际上展开了一场记忆知识本身的社交活动。第四,由于用户互动的实现,受众之间可以交流、互识,从而使社会化阅读具有了拓展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功能属性。

四、基于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社会化阅读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升,人们自己的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高,从满足基本的温饱走向精神上的体验。从一开始的纸质化文字书籍开始大部分转型向荧幕移动端,从定时定点周期学习到碎片化学习的转换。近年来,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拥有大量的流量基础,据1017年3月的数据显示,我国移动社交用户的规模达到10.23亿人,环比增速15.4,基本实现了全民社交的格局,微信可谓是我国最大的社交APP,2016年微信的使用率达到8.89亿人,同比增长百分之21%,微信微博等APP在近5年来占据了庞大的流量红利[17]。

大量用户在这些软件上的阅读内容的需求分析,可以帮助内容生产者更好地优化技术手段和平台功能,同时可以创造出更多吸引读者的优质内容,形成真正的网络社交大格局。43.4%的微信阅读用户认为微信读书可以把大量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还可以增加朋友圈的分享内容,增加韵味,提升自己的阅读量,每个用户还可以搜索自己喜欢的订阅号进行有目的地长期阅读,在社交属性的影响之下,用于阅读朋友圈分享内容的比例高达80%,有利于数字内容的传播与分享。基于用户需求和流量红利,阅读平台与社交新媒体展开互利合作。阅读平台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建立账号,通过流量采买等方式将潜在用户导流至自身账号。当用户阅读账号内文章,对文章感兴趣并继续阅读时可以点击链接跳转至公司WAP自有阅读平台,并对后续章节阅读内容进行收费;或者用户直接在微信公众账号付费阅读,实现流量的直接变现。至此,阅读服务提供商拥有自有阅读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两大流量阵地。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移动通信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迭代,能够使社会化阅读成为大众传播最主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并且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社会化社交微信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微信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