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小班化管理中开展“德育导师制”的实践研究
2022-01-01陈盛
陈 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南初级中学 浙江杭州 311200)
一、研究背景:传统班级德育管理中的三点困惑
(一)管理班级成为班主任的“独角戏”
班主任既承担着学生常规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也承担着各类班级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班主任既要当班级德育的设计者,又要当德育实践的执行者,两头兼顾十分辛苦。班级每个学生所表现的德育问题又会有个性化的不同,平时班级考核事务繁多琐碎,如果将过多精力下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问题上,则没有足够的时间统筹规划班级整体德育设计,如果过多精力谋划班级德育顶层设计,则没有足够精力关注具体每个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有人戏称班主任需要“十项全能”,要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事才能应付不同场景的需要,充分反映了目前将所有德育重任全部落到班主任身上的不合理性。将班级的前途全部押宝在班主任的个人身上,不利于学校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任课教师成为德育工作的“旁观者”
相比于班主任老师的忙碌,任课老师则显得尤为清闲,学校对其考核基本集中在了教学业绩上,对于德育方面的考核则几乎没有。长期以来的角色定位不同,导致任课老师成为德育工作的旁观者,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在德育工作方面存在心理隔阂,有些任课老师有丰富经验却无法搭把手,造成教师群体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学校群体智慧的发挥。
(三)教学、德育成为各自为政的“两张皮”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键期,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不能完全分离,教学和德育正是推动两者成长的关键力量。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教学中融合德育,但“班主任负责制”客观上导致了“任课教师只负责教学”的片面效果,教学和德育成为各自为政的“两张皮”,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相驰,“全员育人”的口号只能成为空谈。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看得见”的知识,而传授一些书本上“看不见”的道理,给学生一些心灵的启发,能让学生终生受益。
基于德育模式改革的迫切性,为早日实现教育局提出的“美好教育”奋斗目标,我校率先在德育模式上做出改变,打破现有的班主任负责制,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在德育创新形式多样化的今天,本校结合小班化的优势,尝试开展德育导师制,改进德育的现状,提升学校的办学档次,提高学校在家长和社会当中的知名度,最终实现学生的幸福发展。
二、实施对策:德育导师制落地的四个环节
本校实践的德育导师构建模式,是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组建的团队合作小组模式,围绕着共同的德育管理目标,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打造的一个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该团队身兼学习辅导员、生活指导员、思想指引者、心理疏导者四重身份,为学生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保驾护航。具体实施步骤有:
(一)双向选择,创建团队
1.下发问卷,了解需求
预设调查问卷,学生在线填报,通过问卷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和需求,同时征询各年级教师代表的意见,尝试搭配较为合理的德育导师团队。
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和教师代表的意见,初步列出导师名单并公布。
3.一轮初选,学生核对
候选导师根据学生的意愿和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被导学生”,学生根据导师选择情况进行核对,如有必要可进行二轮选择。
4.二轮复选,微调适配
根据一轮初选的情况,适当进行调配,最终确定导师与“被导学生”,其中一名导师直接指导的学生应控制在5名以内,“被导学生”要兼顾班级的不同层次,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入选。通过以上步骤,一个互帮互助、愿景一致的任课教师德育导师团队就此形成。
(二)明确职责,分工到位
班主任规划好班级三年的德育方向,负责整体班风学风的营造,而德育导师是对小范围内的个别学生进行德育辅导,两者相辅相成,互不矛盾。导师主要任务是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日常细小的行为规范。班主任统管全局,负责班队课、班级活动策划、学生评优选拔等事务,如果涉及具体学生出现的个别心理状况,则可以寻找到对应的德育导师,由该导师负责学生的谈心,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德育导师实行“包干到点”的管理模式,学生出现问题主动解决,学生没有出现问题则防患于未然。德育导师定期和班主任沟通,将受导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汇总反馈,使得班主任能全面掌握班级学生的动态。德育导师也是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桥梁,是帮学生撑起花季雨季的一把伞,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1][2]。
(三)日常运作,细节落实
1.建立成长档案制度
学校给每个导师配有一本的德育导师手册,上面有非常详细的规格来记录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家庭社会关系等。导师在每学期初将这些信息填入手册,作为初始资料,后续的考试成绩等则在发生时记录,作为过程资料。完善的成长档案制度能完整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更好地发现成长过程中的规律,也让德育导师工作有了看得见的抓手。
由于亲身经历过因无知而导致的病情延误,高锟夫妇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年,就用其奖金的一部分成立了“高锟基金会”,用以提醒公众正确对待和重视阿尔茨海默病。目前,高锟基金会主要与大学和护理机构合作,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和教育者。
2.建立谈心辅导制度
导师将定期开展对受导学生的谈心辅导,一般为每两周一次,内容可以是学生一段时间内的班级趣事,也可以是某一阶段遇到的学习困惑,或是对某个老师私底下的评价。谈心与汇报是拉近导师和学生距离最好的渠道,也是德育导师工作中最有分量的工作。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
导师定期和家长联络沟通,形式可以是电话家访或者实地家访,频率为每月一次。通过与家长的联络,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状况以及思想波动情况,全方位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也让家长能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下茁壮成长。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
导师将平时辅导学生的案例整理归类,将其中特别不寻常的案例单独摘出,通过班级组、年级组的交流会进行分享和研讨,如果涉及学生的一些隐私信息,则将学生姓名隐去,用化名替代。通过个案分析,导师们能积累处理较复杂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提升德育的效果。
(四)考核评估,量化管理
学校的一项工作能否有效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核评价机制是否合理,德育导师工作也是如此。将全员德育工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进行挂钩,是确保该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考核德育导师制的工作时,要分三个模块进行:即常规工作+团队成绩+个人成绩,常规工作是上述的制度是否全部落实,通过检查教师的纸质档案材料确定,旨在督促教师完成常规工作;团队成绩是以班级为单位,学校对班级的考核结果赋分给该团队内的导师,旨在引导团队内的教师能团结一致,共同促进;个人成绩则根据导师所带受导学生的个人表现综合评分,确定导师的考核成绩,旨在引导教师能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在量化管理的基础上,也要进行相应的表彰,进行正面宣传。在学生获得荣誉的时候,或者取得较大进步的时候,既要表彰学生,也要表彰相应的班主任和德育导师,让全员德育的理念深入人心[3][4]。
三、实施成效:校园德育展现新的活力
德育导师制的实行,为校园德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员化、个性化的模式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魅力,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教书育人得到真正落实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让教书与育人不再分家,教师首先是一名德育工作者,全员德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价值观的形成,学生感受到了教师更多的投入。教学相长,德育工作成为本职工作,师生的交流更多了,隔阂消除了,在德育浸润下,教书变得水到渠成[5]。
有事还能找导师,学生对于德育导师的方式已经普遍接受。导师围绕学生量身定制的德育方式,大大提升了德育的实效性,也提升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个性化、亲情化的德育方式,打通了教育的任督二脉,在润物细无声处践行教书育人的真谛。
(二)德育队伍得到有效拓展
随着德育导师工作的持续推进,参与德育工作的老师明显增多。班主任不再忙得团团转,任课老师终于有了育人的途径。一部分没有机会做班主任的年轻教师,可以通过德育导师的身份介入德育工作,积累处理学生问题的经验,提升德育工作的能力,为将来做班主任打好良好的基础。一些执教公共课的教师,利用自身学科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特点,在做导师工作的时候还能提升学生的特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长优势。
(三)学校发展得到各方支持
实施德育导师制的两年来,通过模式的创新,学校的办学品质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学校严格做好各项常规工作,扎扎实实把学生的工作做到位,学校的口碑在社会上迅速提升。街道、教研室、教育局都对我校工作的开展大力支持,将一系列重大的活动放在我校承办,带来巨大的品牌效应。街道联合企业设立教育基金,奖励优秀学子和名优教师,师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幸福感。2020年12月,区级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花落城南,标志着我校德育工作走向更高层次。
四、结束语
摒弃陈旧的德育理念,构建德育导师团队,盘活一批人,带好一批人,将全体教师纳入德育管理体系,是对育人模式的改革创新之举。实践证明,在合理的考核模式下,德育导师制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能最大程度释放教育的正能量。深入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本校两年来的实践,很好地证明了德育导师制的优势,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德育导师制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