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分析仪器维护”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22-01-01黄志遥
黄志遥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中指出:劳动观点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应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并使其制度化、系统化。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是成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可以实现劳动观念、劳动习惯、思想教育等双重目标,对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有意义[2]。为了在大学生专业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本文结合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分析仪器维护”课程教学,结合近年来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开展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的“分析仪器维护”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程现状分析
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是构建“五育并举”的重要环节,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重要作用[3]。但当前劳动教育大多存在流于形式,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相脱离,与目前正在实施的课程思政未融合等问题[4]。“分析仪器维护”是我校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旨在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深化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目前的教学中,本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强化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加强了学生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对分析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认知。然而,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劳动教育未融入专业教育
当前劳动教育没有融入渗透到“分析仪器维护”课程专业教育中,特别是很多相关实训课本来就含劳动属性,但在教学中忽略了给学生渗透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意识,没有发挥课堂劳动实践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二)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契合度不高
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也是思政教育德育目标中的部分内容。然而在分析仪器维护的课程中都没有很好地融合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在分析仪器维护专业课程教学中虽然已开始重视强调实施课程思政,但具体实施中还是存在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政教育分离,课程思政流于形式,而且劳动教育未融入课程思政和专业课教学中,特别是在专业技能实践课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劳动和思政元素资源并将两者融合到专业教学中来。
(三)课程评价考核形式单一
在传统的实践课程中忽视了劳动素养和思想品质评价,通过期末考试、课堂表现及实训情况综合评定来进行课程考核,思想素养和劳动精神的考核所占比例并不多。评价形式过于单一,考核标准不够全面,应构建出更加全面综合的考核体系。
二、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分析仪器维护”课程体系构建
为实现脑体并举、德技兼修、知行合一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的“分析仪器维护”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情分析,运用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基于MOOC、云班课等各种信息化教学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分别在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法等环节增加劳动和思政元素,补充完善现有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方案等材料。
本次课程改革研究的目标是构建彰显劳动时代性和思政专业性的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提出脑体并举、德技兼修、知行合一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建立专业技能、劳动素养和思想品质综合评价的课程考核方法[5]。
三、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的课程改革实施措施
(一)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的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在“分析仪器维护”课程中引入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元素,制定具体的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专业知识传授、劳动技能培养、思想素质提升的高度融合。
在教学内容上设置能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模块,并以培养学生养成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成果的劳动品质为目标,在实践模块内设立劳动技能训练专项模块,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处理的实训项目为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仪器设备的拆装,组内的同学分配任务,分别完成单色器组件、光源灯、检测器等的拆卸,实训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学生进行实训室的卫生打扫。结合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特色,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模块,并在思政模块内设立“大国工匠”“资源节约”“绿色环保”三个组成部分。最终构建劳动教育、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联结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脑体并举、德技兼修、知行合一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方法
当前实践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和思想素质的提升。本次教改通过深入挖掘劳动和专业教育中的思政元素,建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教学方法。
本次教改在教学内容上,以工匠精神培养为核心,设置了以常规分析仪器拆装操作为主的体力劳动,以仪器部件原理分析、故障处理方法分析等为主的脑力劳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分别采用分组动手实践和研讨的形式开展实训项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专业态度。
课程共44学时,以能进行光学分析仪器、电学仪器、色谱仪器的维护保养、故障处理和性能检定作为目标。第一个任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保养课程设计中,根据相关知识点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如单色器的光学原理、仪器的测量流程等,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脑力劳动。实训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成部件及原理,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知识的提问环节,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多元评价的课程考核方法
以往实践课的考核形式为“实践操作+问题回答”,实践操作和问题回答各占50%,本研究在对专业技能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增设劳动素养和思想品质考核,根据学生在实训中劳动的认真度和完成度,以及团队协作度、实训严谨度等方面综合评价,形成专业技能、劳动素养和思想品质综合评价的考核方法。根据“分析仪器维护”教学实践,完善考核指标并修正权重,形成了新的课程考核方法。
四、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学工匠精神,树劳动理念
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思想素养非常重要,实践教学中要营造光荣劳动和精益求精操作的环境,理论教学中,讲大国工匠案例、石化企业劳模事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爱国精神。通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6],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二)立劳动榜样,培优良品质
立德才能树人,在课程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劳动精神,耐心细致地指导每位学生,操作演示要到位,问题解答要清楚,认真做好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将高尚的道德情操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从而培育出具有优良劳动品质和高尚思想品德的学生。
(三)结“线上+线下”教育,强专业技能
在专业课程的劳动和思政教育中,除了线下的实践教学活动,同时要充分挖掘线上的学习资源,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实现“混合式”的劳动和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云班课、职教云等平台上的教学资源,挖掘具有专业特色的劳动精神和思政元素,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和思想方面的相互交流,学生可在互联网上与老师分享学习成果。
五、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刻不容缓,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和思想品质。本研究以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分析仪器维护”课程教学为例,主要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三方面进行探讨,为高职院校在专业实践课程中推行劳动和思政教育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