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能训练对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

2022-01-01

科学咨询 2021年30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身体素质大学生

张 萍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保证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体能素质情况不容乐观。为此,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能训练,注重宣传,让学生意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科学安排体能训练课程,逐步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体能训练对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激发大学生的运动兴趣

在进行大学生体能训练的时候,要想保证各项体育活动顺利完成,需要具备完善的条件。另外,大学生还需要学习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这个过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除此之外,大部分体能训练项目都是在户外进行的,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时候,也会自然会生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之后进行更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奠定基础[1]。

(二)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大学生在毕业以后,需要走向社会,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学生还要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这样方能得到更高的发展。加强大学生体能训练,可以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教师合理安排大学生体能训练计划,可以逐步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具备更高的抵御能力,在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扛住更多的压力,适应周围的环境。

另外,大学生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形成团队协作精神,这也是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关键。最后,加强大学生的体能训练,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之后走向社会后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人际关系。

(三)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特点,使学生的情绪问题以运动的方式发泄出来。另外,通过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的意志,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体育锻炼中,逐渐形成坚毅的意志和情感。

教师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能训练,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参与各种体育项目,可以养成独特的个性,在锻炼学生的体魄、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的精神得到一定的发展。

(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能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在参加运动的过程中,小脑会受到刺激,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让学生在之后的持续体能锻炼中具备耐久能力和灵活能力。

另外,体能训练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一种手段,教师采取体育活动的形式,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感知,进而实现对学生的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之后走向社会可以具备更多优势[2]。

二、加强体能训练,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策略

(一)注重体能训练宣传工作,强调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当前阶段,很多大学生都没有意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甚至有部分学生对体能训练有一定的排斥性,认为大学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完善知识和技能,殊不知也是加强体能训练、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宣传,向学生强调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可以采取开展讲座、发放宣传册、在校园网上传资料等方式,让大学生意识到体能训练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例如,开展《体能训练对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的讲座,要求所有大学生都参加。在讲座中,教师向学生列举体能训练对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积极影响,并应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不注重身体锻炼,身体素质低下可能会导致的疾病,让学生在直观的画面中看到不锻炼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加深对体能训练的理解,明确体能训练对提升自己身体素质的重要意义,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进行体能训练。

讲座最后,教师还为每一位学生都分发了体能训练的宣传手册,将讲座中的重点内容都记录在册子中,方便学生自己阅读。另外,教师还在手册中向学生推荐了几种体能训练的方式,并附带视频教学链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上网观看视频,学习体能训练的动作。

教师通过开展此次讲座,让大学生意识到了加强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能锻炼习惯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为学生的体能训练奠定基础

学生的体能训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学生具备了体能训练的意识,就可以马上进行体能训练,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因此,教师不要急着让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还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教师要专门抽出几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学习体能训练的理论知识。另外,教师可以采取微课教学的方法,将体能训练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录制成简短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学习[3]。

例如,教师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发展规律,针对男生设置了篮球运动项目,针对女生设计了排球运动项目。为了节约时间,教师采取微课教学的方法,将篮球运动和排球运动的相关理论知识录制成了微课视频,并设计了动画,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将视频发送给了学生。学生可以自行根据视频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另外,为了检测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效果,教师要求学生录制学习反馈视频,简单描述篮球运动或排球运动的动作技巧,并进行简单示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较高,有的学生不仅观看了教师录制的视频,还自己上网搜寻了更多理论知识,实现了自主学习。在录制反馈视频时,学生之间还自主进行了合作,通过相互配合,向教师直观展示了理论知识技能学习的成果。此外,有的学生还充当了小老师,在校园网上发布了理论知识教学视频,在反馈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此次理论知识教学活动较为成功。

(三)开设专业化的体能训练课程,强化对学生的训练

教师还需要开设更加专业化的体能训练课程,强化对学生的体能训练,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高校未开设专业化的体能训练课程,一般都是体育选课的形式让学生简单接触体能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为此,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挖掘更多体能训练项目,开设专业化程度更高的训练课程[4]。

例如,教师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学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女生在体能训练方面更倾向于慢跑、转呼啦圈、跳健美操、打太极拳,而男生更加渴望运动强度比较大的篮球、足球、击剑、单杠引体向上等。

为此,教师开设了专业化的体能训练课程,在传统的体育选课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加细节的单杠引体向上、3000米跑的训练项目,保留了传统的篮球、足球等团体协作项目,同时,为女生开设了健美操、仰卧起坐、羽毛球和太极拳的体育训练课程,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三个进行持续训练。

通过开设专业课程,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积极影响了解更深,同时对体能训练的兴趣也更高了,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能训练课程,并在教师的专业指导和带领下完成了体能训练,大大提升了自己的身体素质。

(四)注重学生的持续体能锻炼,保证体能锻炼的效果

学生的体能训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仅靠课上的时间进行锻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持续体能锻炼,以此保证体能锻炼的效果。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持续锻炼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影响训练效果[5]。

例如,在3000米跑步训练中,为了学生可以完成3000米全程跑,教师为学生设置了每天的训练任务:第一,200-400米的慢跑,调动学生的机体内脏的适应能力,调节呼吸节奏,掌握呼吸方法,为之后的长跑做好准备;第二,做40-60米的加速跑或变速跑,活动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第三,做摆臂练习,活动上肢关节;第四,摆臂练习,活动上肢关节;第五,深呼吸练习,调节呼吸频率。

教师要求学生以视频的方式对自己每天的训练过程进行记录,除了第一第二项任务不好录制成视频,其他环节都需要录制成视频,发送给教师。教师通过观看视频,分析学生每天的训练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现了有的学生在摆臂练习上存在问题,并没有配合腿部拉伸,且摆臂的幅度也存在问题。教师马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利用互动软件,以开视频直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示范,帮助学生纠正动作的不规范问题。

持续训练一个月以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3000米全程跑,最终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此次训练任务,可见之前的持续锻炼效果较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能训练在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坚定大学生的意志等方面意义重大。因此,教师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水平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体能训练项目,让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之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身体素质大学生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大学生之歌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