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统计发展变革与趋势研究
2022-01-01钟玮
钟 玮
(肇庆学院教育发展研究院 广东肇庆 50606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统计出现了变革趋势。高等教育统计以监测办学指标为主要目的,如综合院校要求生师比达到18:1,研究生学位教师在专任教师中占比超过30%,生均教学行政用房达到14平方米/生,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5000元/生,生均图书达到100册/生。大部分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已经达到合格标准,这相对于1999年扩招时是很大的进步。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内涵的不断深化,对高等教育统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产生了新的发展变革与趋势。
一、高等教育统计的发展变化
(一)统计指标的变化
统计指标的增加和减少,与我国高等教育统计改革相呼应。如近年来,高基报表在教师人数统计上出现一个新变化,就是增加了对各高校“双师型”教师人数的统计。“双师型”教师在地方院校中占比越高,应用型转型就越快。在高基报表统计说明中,“双师型”被定义为:是指同时具备中级以上教师资格和行业能力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也就是说,既有教师资格又有行业能力资格证书的中级以上职称,且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才是双师型教师。对双师型教师人数、比例的统计,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统计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转变。
(二)高等教育统计重心的变化
以往高校办学条件的统计是满足基本要求的及格线,今后是向质量线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统计重心的转变,将意味着我国开始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型。在高校转型发展和职业化改革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统计的重心将发生转变,需要突出内涵性和特色性。高等教育系统与市场的密切配合,使我国高等教育焕发新的活力,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将作为未来高等教育统计的重心,值得重视。
(三)高等教育统计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高等教育统计是在每年的某个时间节点进行静态的统计,未来的高等教育统计将从静态走向动态。即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对高等教育的统计指标实现实时更新,实现动态化统计。这对应用型高校针对教育改革政策作出实时反应非常重要。建设高等教育统计数据库是高等教育统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高等教育统计人员的变化
随着高校工作人员学历结构的提升,硕士博士越来越多,从事高等教育统计的工作人员呈现学历、职称水平提高的变化。高等教育统计随着统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对统计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在统计工作中,通过观察、实践、思考,高等教育统计人员对工作提出有益的建议,形成专家团队,如广东省教育统计学会的成立,就是集中大量优秀的高等教育统计人员形成的。
二、高校转型发展与高等教育统计
(一)学科结构的变革
高等教育统计可获得学生数、学生专业分布、学生类型分布等数据。根据转型发展的目标,即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广东省提出,要大量增加理工科学生数量,因为通过多年的高基数据统计发现文科生数量占比过高,与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通过高等教育统计,高校可以有效对学科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变化的需要。
(二)高校管理的变革
高等教育统计可获得生师比、双师型教师占比等教师数据。通过对教师类指标的测算,可有效指导地方院校教师引进、双师型教师培养。高等教育统计可获得资产类数据,包括教学资源、实验室资源、土地资源、房屋资源等。通过对这些统计数据进行统计,作出资产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统计可获得信息化建设数据,信息化建设水平越高,高校的现代化管理能力越强。信息化统计指标可有效指导地方院校信息化建设。
(三)战略规划的变革
高校转型发展重点在于战略计划设计和计划执行。高等教育统计可指导地方院校的战略计划制定。通过对高等教育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可科学合理地制定战略计划。高等教育统计可影响地方院校转型发展计划的执行,通过对地方院校相关数据的分析,实施战略计划,指导高校转型发展。
(四)转型发展的变革
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对同类院系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差别化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转型策略。高等教育统计可以帮助高校与同类院系进行横向比较,尤其是在学科结构、学术资源、院系结构、教师队伍结构等方面提供准确的数据。高校的转型发展需要横向比较也需要纵向比较,通过与目标高校进行纵向对比,在生师比、教师队伍、科研设备值等方面有的放矢。
三、职业教育改革与高等教育统计
(一)创新创业的变革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以来,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等教育统计中合理纳入创新创业监测指标,对指导高校创新创业发展意义重大。可以设计大学生创业人数,获得国际级、省级大创项目个数,大学生创业资金,指导大学生创业教师数等指标,测量高校创新创业能力。
(二)校企合作的变革
校企合作能力是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在高等教育统计中要适当开发校企合作能力监测指标,科学指导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可设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数,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的计划数,合作企业数等指标,测量高校校企合作能力。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变革
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高等教育统计中要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监测指标,使高校更好地为地方服务。可设计与地方企业合作成立研究院数,与地方企业合作年产值等指标,测量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
(四)校校合作的变革
职业教育改革顺利开展,必须进行校校合作,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与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在高等教育统计中要将两所高校的基本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彼此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资源互补。可设计教学合作项目、科研合作项目、协同创新项目等指标测量校校合作的能力。
四、建立资源数据库:高等教育统计发展趋势
高校数据库系统建设是高等教育统计的必然要求。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设数据库系统以实现资源共享。高校根据资源共享的需求,建立数据中心,开发课程资源、科技服务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实验室资源、物资资源、学科建设资源七大数据库。数据中心建成后,可根据内外部信息,合理调配资源,节约资源,实现扁平化管理、网络化管理。
(一)课程资源数据库
高校各院系有重复设置课程的现象,如果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就可实现资源共享,消除重复设置的课程。如某个院系开设一门课程,另一个院系也开设同样的一门课程,在校内课程资源的共享平台下,可选择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来讲授该课程,可以让另外一位教师开设其他课程。这样可以集约资源,不再浪费资源。
(二)科技服务资源数据库
高校有三大功能,其中一个是社会服务,高校实现社会服务的途径就是向社会输出科技服务。高校拥有的科技服务资源,是实现与地方合作的重要力量。要建立科技服务资源数据库,在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下,实现科技服务升级。
(三)教师资源数据库
教师是高校发展的生产力,建立教师资源数据库,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教师资源的共享意味着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不同院系、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相互合作,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可根据不同情况建立教师资源数据库,如港澳台教师数据库,教育专业教师数据库等。
(四)学生资源数据库
学生资源的数据库是指学生的动态信息,包括入学、休学、退学等信息。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特别的数据库,如拥有特长的学生的特长数据库,获得奖学金学生的奖学金数据库,成绩优异的优秀生数据库。建立不同的数据库可指导高校因材施教。
(五)实验室资源数据库
随着对高校实验室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实验室资源不断增加,条件将不断完善。随着各学科的不断融合发展,实验室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也势在必行。要将相关学科实验室进行合并,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的方式,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共享。
(六)资产资源数据库
建立资产资源数据库对高校的政策倾斜、资源分配、战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资产资源数据库主要指固定资产、软硬件设施等。要通过统计台账了解学校各类资产情况,资产管理部门在计算机系统中对资源进行调配。
(七)学科建设资源数据库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要做大做强,必须实现资源共享。要整合学校学科资源力量,集中资源优势,实现一流学科建设。建立学科建设资源数据库,实现交叉学科建设。
五、高等教育统计变革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合理设计高等教育统计指标
高等教育统计指标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状态的衡量,高等教育统计指标越科学,其对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指导越合理。要设计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统计指标,使其能较好地指导高等教育工作。
(二)运用高等教育统计数据指导高校发展
根据高校战略发展目标,运用高等教育统计数据指导高校转型发展。针对统计数据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做好工作调整。
(三)建立高等教育统计数据中心
建立地方院校数据库,实时掌握对学校发展情况。建立课程资源、科技服务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实验室资源、物资资源、学科建设资源等数据库,实现网络化管理。
(四)开发高等教育数据统计新指标
要根据高等教育政策导向开发新指标,可设大学生创业人数,获得国际级、省级大创项目个数,大学生创业资金,指导大学生创业教师数等指标,测量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可设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数,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的计划数,合作企业数等指标,测量高校校企合作能力。可设与地方企业合作成立研究院数,与地方企业合作年产值等指标,测量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