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研究
2022-01-01胡斯荣
胡斯荣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北星小学 广东广州 510920)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加强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意识已成为现阶段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实施科技创新教育要从学生的创新发展入手,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科技教育的灵魂,运用科技的创新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与协同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探知欲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精神。
一、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现状
(一)教师对科技活动存在认识偏差
现阶段的教师在进行科技活动的过程当中,主要是借助国家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相关的纲领性文件来进行教育,并不是因为教师能够认识到开展科技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优势而主动开展的。故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嘴上说重视,但实际上却常常忽视科技教育。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科技活动的认知存在偏差。大多数的教师虽然思想观念已经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会受到教学质量评比的影响,更注重参与考试相关的学科教学,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呈忽视状态。因此,想要提高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协同发展,就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认识到科技活动对学生的益处,减少教育功利性,从而树立正确的科技活动观。
(二)学生的科技活动质量参差不齐
在不同的小学校园中,科技活动的组织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校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发展,因此在科技活动方面有着较大的投入,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科技活动之中,不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是有的学校本身对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认识不足,在对科技活动的投入过程中,投入较小,导致学生的科技活动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还有的学校在科技活动过程中借助一些公共场所,但很多科技场馆的配置不尽相同,实验仪器和设备新旧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会影响学生的科技活动体验感。在粤港澳大湾区还有一些学校不能够合理利用自己校内科技教育资源,导致整体活动效果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重科技活动的整体质量,使学生在科技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不断获得自我提升。
(三)缺乏稳定高素质的科技活动辅导
科技活动中教师的辅导与科技活动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也是科技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前提。科技辅导需要专业的教师针对固定的科技活动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当中,由于受体制性的影响,大多数学校没有专岗的科技教师,导致在进行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没有专职的科技活动辅导教师对学生展开专业辅导。大多数学校都是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科技指导,但这样的形式使教师无法投入全部精力,同时专业技术能力略显不足,会对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体验和收获产生一定的影响[1]。
二、小学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创新精神是指具有能够综合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来提出新的观点的一种思维能力。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有良好的科技创新精神,那么学生就能够根据实际的学习情况,不断优化自身的发展。在科技创新教育过程中,能使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在科技体验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通过这样的形式就能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生成。
(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不再是单一地进行知识教育,而是要从学生的综合发展角度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思维,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看待我们的世界。其次,在每一次的科技创新过程中,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进行实验,通过一次次的实验过程丰富自身的体验,进而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综合发展。
三、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策略
(一)明确科技活动地位,认识科技活动价值
青少年科技活动对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不仅是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科技活动的重要性,了解科技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发展以及接受系统教育的关键时期,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使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进而热爱科技、勇于探索,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优质的科技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要结合区域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科技活动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
例如,在粤港澳大湾区学校当中选择出2-4名教师集体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邀请著名的专家来进行讲座教育分享。在培训过程中,负责人要及时对各位教师进行学习成果的调查,借助调查问卷、作品创作等形式,了解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从而促进教师对科技活动的充分认知。其次,专家可以为教师分享一些科技活动的开展技巧,通过这样的形式能使教师正视科技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保证科技活动质量,发挥活动最大效果
科技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影响是持续的,为了把小学阶段的科技活动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使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各个部门不断提高科技活动的教育质量。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过程中,学校要注意从多个角度确保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收获。首先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这时教师便可以通过有优质的科技演示,引导学生感受科技活动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对科技活动的过程产生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参与互道科技活动之中。其次是要注意对学生的科技知识普及,知识的普及不是单一的活动过程,也可以在校园之中普及。学校可以在校园之中设计科技展示角,在科技展示角为学生分享一些相关的科技知识,通过这样的形式就能使科技活动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之中。在科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想要确保科技质量,学校还可以配备相应的家长志愿者,对科技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进行督导,通过这样的形式就能不断提高科技活动的质量,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矫正科技活动观念,不唯竞赛成绩是从
虽然粤港澳地区已经重视起了小学生的科技活动,但是还会有一些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因此,对科技活动的价值有着一些误解。一直以来,科技类竞赛是小学阶段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竞赛活动过程中,很多人开始唯成绩是从,将最后的排名看成权衡孩子科技素养的唯一标准,因此也造成了科技活动开展的方向出现偏差,无法让全部学生感受到科技活动的乐趣。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应及时纠正教师、学生及家长不正确的观念,将科技精神对学生创新思维锻炼的作用加以说明,科技竞赛的开展不是打压,也并不唯成绩是从,而是要从发展的角度使学生通过竞争的形式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亲子互动的科技活动,在科技活动过程中,引导家长、教师、学生组成一个完整的战队展开科技活动,参与科技竞赛。并且,在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设置“进步奖”和“最佳团队奖”等奖项。进步奖主要对学生在参与科技活动过程中的进步点来进行表扬,从而突出学生的努力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不是单一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最佳团队奖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也是对家长和教师的一种激励,能够引导教师和家长拥有一个正确的叫用户观念,正确看待学生的科技比赛过程,从而树立家长、教师以及学生正确的科技观念[2]。
(四)缩短地区资源差距,因地制宜开展活动
不同地区的科技活动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想要促进学生的科技创新还要进行地区之间的协调,因地制宜地展开科技活动。例如,郊区地带的科技活动过程当中,可以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根据当地的生态资源进行再利用,从而进行科技创新。对城市地区的孩子,可以根据特殊需求进行科技创新,如快递上门送件、缓解交通堵塞等科技创新。通过这样的形式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意义的科技创新活动,使不同地区的孩子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使科技创新真正意义上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五)加大科技经费投入,提高科技场馆利用率
小学生的科技活动组织应该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教育活动,仅靠学校是很难完成的,因此需要社会加强自身对教育的投入,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教育系统。例如,教育管理部门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些大型的科技教育场所,如专项科技馆。专项科技馆是指针对不同的方向而搭建的科技馆,例如有针对农业生活的科技馆,主要为孩子们展示一些显影的农业设备,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工业科技馆则为学生展示一些工业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生活科技馆则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高科技,像无人驾驶系统。教育科技管则能向学生解释在课堂中老师运用的信息技术是如何生成的。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提高科技场馆的利用率[3]。
(六)打造三位一体模式,合力提高科学素质
在实际的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无论是依靠教师、家长还是社会哪一方面都是有所不足的。因此,需要将家校社三位一体结合起来。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孩子的科技教育,引导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发现生活“黑科技”,提高孩子对科技的兴趣,并且,在家庭中支持孩子自己动手进行科技创新,给予孩子发展的空间。在学校,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对孩子的科技能力展开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孩子获得进步。并且,在学校教师可以组建一些针对性的科技活动,引导孩子们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孩子一个优质的平台进行科技的创新,通过这一形式就能使孩子们在相应的平台中发挥自身的智慧和才能,从而提高自身的科技素养。最后社会要向学生免费开放一些相关的科技场所,向孩子们普及与科技相关的知识,让孩子们以更加科学的思维方式融入生活,并向学生解释社会中的伪科学。通过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合作能使孩子随时随地接受科技教育的熏陶,从而真正意义上促进孩子的科学素养提升。
总之,粤港澳大湾区要形成一个综合整体,树立起促进学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目标,整合各种资源,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与协同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