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突发事件后期培育优良学风路径探究

2022-01-01江苏大学张冬阳惠小雨

区域治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风学业导师

江苏大学 张冬阳,惠小雨

一、“后疫情时代”高校学风建设背景

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但是“后疫情时代”学生的学业存在线上线下结合,学习方式转变,考核方式转变,心理压力陡增等问题。因此,构建更加科学细致的学风建设体系,全面加强学风建设,扎实推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尤其重要。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现状

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为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1],高校的学风建设一直在挖掘“深水区”,然而新冠疫情的到来,让学生上课方式转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给学风建设增加了难度,通过对比疫情前后学生学业中遇到的问题,盘点高校学风建设中遇到难题,分析“后疫情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现状。

(一)学生课堂动态考核难度提升

当代大学生以“00”后为主体,主要学习动力来自外动力而非以学习兴趣为核心的内动力[2],长期以来的课堂教学已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只能以严格的课堂及课后考核作为督促,“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教学方式的“线上+线下”结合,传统的考核方式已无法满足多样教学方式的需求,课堂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教学老师对于线上软件的应用熟练度,均了学生课堂动态考核难度。

(二)学生思想动态调查难度提升

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纷繁复杂的信息大量涌入校园,微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无疑会使当代青年大学生在信息加工处理当中出现各种问题倾向[3]。尤其“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网络思政教育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主要方式,对学生日常思想动态的摸查主要来自网络,为学生思想动态的真实性、有效性调查提升了难度。

(三)学生心理问题预防难度提升

学风建设主要针对对象是受过学业警告的同学,一般此类同学普遍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厌学等情况。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管制措施的严苛,让学生再学业压力之余增加了疫情防范、把握社交距离的心理压力,学生心理问题频发,为心理问题预防提升了难度。

三、“后疫情时代”高校培育优良学风路径

(一)构建“三协同”机制,引领优良学风建设

专业系室与学工协同学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召开专题学风建设大会,系室主任、书记专题布置会,学院领导每周深入系室,传递“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理念,从顶层设计强化对学风建设的重视;各系室主任与学工线专兼职辅导员,以教学相长为目标,加强沟通、交流,分享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信息,强化协同力;专兼职辅导员每月深入各系教研室,积极参加系室教学研讨活动,及时和各系室交流各专业班级学生学业情况,了解各相关专业班级的课程进展及科研竞赛情况,共同帮扶“学困生”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做到教学联动、共同推进。

辅导员与导师协同为更好地将“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向深处,采取了“辅导员+学业导师”双轮驱动导学育人体制,协同负责学生的思想引领、学业指导、成长规划等工作,助力大学生更好成长成才[4]。辅导员把学生日常事务中的动态和无法解决的学业问题反馈给学业导师,咨询专业的解决方案,学业导师将学生学业动态和进展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辅导员,了解学生日常活动中相关影响因素,过程中相互反馈、相互交流、相互补充,进而拿出相应的工作举措,从而增强工作合力。

学校与家长协同教育学生成长成才是学校、家庭教育的最大公约数,家校机制的建立明确了学生的主体、中心地位,保障了学生的知情权,明确了家庭教育配合协调的角色,保护了家庭参与的积极性。建立起“以学生接受为核心,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助力”的家校育人协同机制,发布“告家长书”,构建家校微信群,及时发布学校动态,通过多种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学业、生活、身心等各方面的情况,在微信公众号上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及时回复家长留言,增进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实现家校协同。

(二)点面结合,夯实学风建设成效

全面指导切实注重第一课堂建设,任课教师教好课,领导、辅导员、学业导师深入教室听课,加强课堂纪律建设;召开优良学风建设主题会议,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加强教育引领,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构建优良班风、学风、舍风;开展领导联系班级、学业导师按班级指导学生、关工委老师结对联系新生班级及民族学生工作,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习方法教育等途径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按照时间节点给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导示列表,切实做到对全体同学学业规划与全面指导。

优秀学生助力学业注重发挥朋辈引领的功能,在学习、创新、创业、考研、就业、文体等方面选树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网站、橱窗、QQ、新媒体等平台线上线下加以宣传引导,形成“人人争当先进、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各班级建立班级学习小组,党员、班干部、学习委员、优秀同学等担任组长,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在课前复习、课后作业、交流研讨等方面组织帮助大家共同解决学业问题,掌握专业知识。收集和分享优秀毕业生学习心得和笔记,开展分享会,为学弟学妹的学习、就业、考研及科研创新提供资料库、经验库。

学困生“一生一策”加强学风建设的“深水区”建设,对于存在学习困难的转年级学生,发挥学业导师、辅导员、关工委老师、优秀党员、班长、宿舍长、家长等人员的联合协同作用,“一生一策”开展个性化帮扶、全员帮扶。从培养方案入手,全面分析未修得学风的课程;从心理建设着手,进行团体辅导,磨炼意志,激活动力;以薄弱课业为抓手,任课教师辅导,班委组织指导,个人努力学习;以家校协同为抓手,鼓励激励并重,为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学业发展需要的方案,加强学习方案落实过程的检查,定期与学困生开展交流会,了解进度,最大限度地挽救每一个学生、帮扶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尽可能顺利毕业,至少实现结业,成功就业。

猜你喜欢

学风学业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艰苦的学业
对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辩证思考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V eraW an g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炊事员的几宗事
爱情导师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