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2022-01-01江丽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逻辑性批判性文本

江丽雪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五小学(宝华校区) 广东·广州 510800)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英语课程总目标是这样阐述的: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英语要体现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要体现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而《英语课程新标准(2017版)》(教育部,2018)则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要求具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品格、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大素养。从指向教师的教到指向学生的学的转变。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仍然只停留在对课文、文本基础的记忆、理解、复述以及对重点单词、句型的抓取等层面,较少能够达到应用、分析的层面,更毋庸说要培养学生进行评价、批判和创新的层次能力了。导致学生对英语课堂兴趣不高,较少主动提出自己的疑惑,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品质,不用说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了。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切都指向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教学活动中要多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思维品质。笔者就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及创新性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实践,下面就以广州科教版六年级下册 Module 2 Stories Unit 2《Waiting for another hare》为例进行阐述。

1 分析文本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逻辑思维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构建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从思维入手阅读文章是文本思路的内涵决定的,“思路”即作者思维的脉络,又称为“语脉”。在英语的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技能,引导学生学会抓取文本脉络,引导学生观察语言,归纳语言及语篇特点。辨析语言形式,运用思维导图或者图表等形式分析语篇结构。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在教学《Waiting for another hare》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学会抓取关键词:Visualize.Look for vebs words as you read“waiting for another hare”.Use these words to visualize,or form pictures,in your mind.然后让学生Find Text Evidence。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获取文本信息,形成思维图像,解决阅读问题。然后再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拾到野兔后农夫怎么做的?怎么想的?结果如何等一系列问题。另外要注重让学生预测故事会发生些什么,让学生做预测或者猜想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获取新的信息。预测本身比预测的正确与否重要得多,思维方式比结果正误重要得多。这也是解决学生无效阅读的方法。学会预测、提问和通过文本描述梳理,构建与归纳,从而提炼文本信息,理清文本结构,培养学生的理解技巧,使学生阅读更具有逻辑性,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2 分析事件、人物性格,提升思维的批判性

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不盲目相信,也不武断拒绝。在认知、理解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对文本的内容、事件、人物等进行分析、比较、质疑、辨别、推敲和评价,挖掘剖析作者观点、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作者的局限性等。从而达到对文本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批判性地阅读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最终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自主阅读。

仍然以《waiting for an other hare》为例,在分析梳理、提炼文本内容结构之后,我让学生思考细节:Character(人物角色性格),Setting(背景)and Events(事件)等。A character's actions and feelings make the events in a story happen.Traits are the special ways the character behaves.然后让学生Find Text Evidence:The farmer is the main character in the story.Find out what he wants and how he feels.What are the farmer does next?What are his actions?What are his traits?Visualize and fill in the graphic organize.教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Another hare never came.The farmer came away in empty handed的结论。并且明白到从农夫身上吸取的教训:野兔撞死在树桩下只是一个偶然的现象,野兔是不会再出现了,从而找出文章的主旨Don't be like the farmer.Don't wait for another hare。并且从这个故事引申到身边的许多事例,明白到世界上并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不努力好运气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临一个人头上,即使有时候天上会掉下来馅饼,但并不会那么时时会那么好的运气,茨威格曾说“那时她还不知道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学生从故事人物、事件中进行分析与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从而明白了一个道理:No pains,No gains.

3 拓展深度与宽度,助力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如果说思维的逻辑性是在于对内容的梳理,构建与归纳提炼,批判性是在于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作品的局限性,作者的视角、通过讨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态度方面来说的话。那么,创造性就是表示从读者角度进行联想发散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包容性性与拓展性并存,还进行广度与深度的挖掘,就属于学思维的创新性。自律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林崇德2016)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考虑问题的广度、深度与难度。例如在学习《waiting for another hare》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主要词组时,学习Synongms(同义词)来扩展单词、词汇同时扩展思维的广度。Synongms are words that have the same meaning.In:“waiting for another hare”you may read a word you don't know.Use its synonym to figure out what it means.同时大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言语表现也是一种模仿创新的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然后让学生讨论what can stories teach you让学生充分整合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学生模仿所读文本的句子词组或句型,另一方面,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深层理解,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展示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教师还指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阅读相关的故事,例如《The Farmer And The Snake》《Cao Chong Weighed The Elephant》《Mr Dongguo And The Wolf》等。通过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新文本的学习,通过引导式学习一些fantasy等培养学生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或者让学生续写故事、扩写故事,进行写作训练。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实质是展示学生整合英语输出能力的过程,可以让学生wrote about something values and why.Identily long and short sentences.

Find the details.Tell how revisions improved the writing.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疑问,有研究表明,质疑有利于发散思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思维品质的提升发展,上升到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4 结语

实践表明,通过英语学习中思维训练,英语学习活动中对思维的训练,包括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类、概念建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英语学习中思维品质的形成,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思维品质促进文化品格的形成,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只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多创设情景,启发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学会抓取文本主体结构,掌握文本细节,分析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点,挖掘剖析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等,鼓励学生多质疑,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查找更多的资料,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思维碰撞。鼓励学生多参与,扩阔自己的视野,学习融合多元文化,最终会形成自己的思维品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多加引导,一定会浇灌出丰硕的果实,最终会促进学生学习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逻辑性批判性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逻辑性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