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2-01-01郭莹莹李宁宁
黄 亮 郭莹莹 李宁宁 陈 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材料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5)
0 前言
2020年2月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其中第五条特别提出需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所有的课堂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也就是说不仅思政课程需要进行课程思政,专业课程也需要进行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院校各个专业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其核心是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探索课程思政在高校专业课中的实施就需要探索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学的融合;促进知识讲授、能力提升、情感需求的三维统一。本文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探讨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1 课程简介及现状
《机械设计基础》是多个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涉及专业广泛,学生数量多。《机械设计基础》传统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传动、工作基础知识和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机械技术相关工作及相关设备应用打下基础。但是传统的教学目的明确的是“教书”,新时代的教学目的更明确的提出了“育人”。如何能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的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教师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1]。
与此同时,《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涉及专业广、任课教师数量多。如何保证不同教师在授课时达到同样的效果和目的,需要成立教学团队,进行共同协作,见仁见智加强教学反思。
2 课程思政探索实践
2.1 思政教育理念与专业教学融合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抓手之一,却往往流于形式,止于口号。为保证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成立教学团队,以“教书育人”的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工作为主线,有机的将课程思政理念其融入日常教学[2]。
团队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建设平台,团队中多名老师任教《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并加入辅导员以保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发展载体。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促进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开发共享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促进思政相关的教学交流与研讨,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与效果[3]。通过建设团队,开展良好的团队协作,促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的实践与反思,并进行持续改进。
本团队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大纲,加入价值塑造目标。充分体现课程对塑造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现在本校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目标中除传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目标外,加入价值塑造目标,其内容为:注重学生科学伦理和工程伦理教育,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与家国情怀;能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机械而设计过程中的经济性。与此同时,结合专业认证要求,不同的学习内容对应了不同价值塑造目标,例如:轮系对应团队意识的培养,连接对应职业素养等。
所有课程都需要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与考核。传统考核方式如期末考试等是为了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但是课程思政教学的特殊性导致课程思政效果无法直接通过传统考核方式进行评价。与此同时,加强持续改进,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评教与评学两方面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达到评教的目的。与优秀教师沟通。积极与辅导员沟通,了解学生状态,课上课下与学生沟通,进行评学。
2.2 思政教育与教学内容融合
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节从人格修养、科学思维、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等几个方面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方法进行探索。
2.2.1 针对人格修养开展思政教育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讲解了不同零件、机构的设计方法与标准。这些设计方法与标准体现了许多哲学思维。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将学生个人人格建立合理的与机械设计方法与标准进行融合,通过“育人细无声”的方法进行课程思政。不再是进行知识的机械灌输,在进行课程思政的同时保证了教学质量。
以齿轮为例,在齿轮设计中,需要考虑具体的齿面硬度、齿轮的安装形式,以及其他具体条件,来判断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从而选择具体设计准则。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具体设计参数和应用场所找到齿轮的最薄弱环节,然后针对最薄弱环节进行分析。这里蕴含了“全面系统”的思想,不管是机器还是人,都需要全面发展,某些方面的重要缺陷,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对于机器,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寿命;对于个人,就包含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吾日三省吾身”,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及时做出改正,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2.2 针对科学思维开展思政教育
机械产品除了大型机器以外还有很多身边随处可见的小产品,其中都应用到了丰富的机械设计的准则、机构与零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辩证思维,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课程的理解,同时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例如在课程中举例一种无车链的自行车,这种车避免了“掉链子”的问题,让学生寻找其中用到的机构,即连杆机构。与此同时,由于连杆机构的局限性,这种自行车无法进行调速。鼓励学生通过所学知识来达成变速的功能。同学们可以讲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且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培养科学思维。
2.2.3 弘扬工匠精神案例开展思想教育
在机械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的研究成果为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些事例都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体现,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4]。工匠精神是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因素。我校的发展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那么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就是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2.2.4 家国情怀
目前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技术的革命很大程度的决定了综合国力。想要提高综合国力,就要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导致了机械学科的迅速发展。随着祖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大型机械装备被研制出来[5],例如高铁、蛟龙、神州、墨子、天眼等。这些镇国重器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或保护了人民的安全。也是这些设备的不断发明,才使中国成为全球创新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应该将这些大国重器融入机械设计基础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3 丰富教学方法开展思政教育
丰富教学方法,节选《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等纪录片片段,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保护祖国或改善生活的动力;课堂“小演讲”,让学生结合国内外新闻,积极找寻课程结合点,通过自身理性分析,进行演讲,并进行合理点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用学生视角看待世界,并进行合理引导,并作为考核环节之一;提高学生参与度,让学生手工制作简易机构如凸轮、连杆机构等,了解其运动方式、标准的重要性,并升华至个人与团体的关系。
3 结论
课程思政是高校老师立德树人、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途径,结合课程思政成立教学团队、更新教学大纲、形成优秀教学案例对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推动起到重要作用,思政教育需要与授课内容进行“无形”融合,才能起到“育人细无声”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