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课程初探
2022-01-01田晓征
田晓征
(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 河北·石家庄 050011)
选择大学、专业,无疑是在进行人生选择,提前做好生涯规划的人生一定会助力你的求学之路。作为一名初中老师,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真正运用好职业生涯规划,把握未来。
1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职业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计划的过程
1.1 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在“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中是这样定义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也叫“职业规划”,在学术界人们也喜欢叫“生涯规划”或“人生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选择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1.2 职业生涯规划意义
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始终是对自我所处阶段环境与社会需求方向的综合分析和判断,人都是身处于社会中的人,学生们未来最佳的选择就是在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与国家利益需求的前提下,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梦想,所以职业生涯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就是对于自我的认识和探索,这是一个贯彻从学生们拥有意识到生命末期全过程的漫长环节,他们需要对自己不断地认识了解,批判思考。
更值得一提的是,职业生涯规划并不只着眼未来,学生们面对生活的迷茫,面对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的压力,帮助他们尽快确定目标、提升成绩、解决情绪困扰、人际沟通、叛逆厌学等诸多问题,实现心里有方向,眼里有光芒。
1.3 初中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势在必行
目前,全国诸多高中、大学已经开设了生涯规划课。但每个年龄段各有特点,生涯规划也各有侧重。初中阶段,人生起步,学生迫切需要认识自己、才能在进入高中后继续深入了解自己、大学阶段真正成人后继续努力与自己融为一体。为让学生认识自己,做初步探索,将来选好职业,规划幸福人生,能搭好阶梯,从初中阶段开始进行生涯规划已势在必行。
2018年河北明确高考制度改革,即3+1+2的新高考模式,语数外三科是必选科目,在此基础上,学生要从物理和历史中再选择一科,这就是3+1+2中的1;最后从生物、化学、政治、地理四科中选择两科,就是3+1+2中的2,这种新高考模式的实行,使得对初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迫切性进一步显现。只有在初中阶段,对自己有清晰的预判,才能让学生升入高中后选科不再盲目。2021年开始,河北现行的中考政策是50%的孩子无法进入高中学习,面临选择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对这一部分学生而言,进入什么样的职业技术学校,大概率决定着自己的一生职业方向。提前做好规划,掌握人生之舵,更是时不我待。
中高考新政策的目的是给学生们更多的选择权,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特点有更多选择自由,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最优选择,最终实现人尽其才。
在这样的利好政策下不少学生陷入迷茫,有了可以选择的权利却不知道该如何做。我们的学校教育的重心在知识教育,较少深入分析自己的兴趣、能力与价值观,对未来的职业世界了解的也不多。这也体现了我们本次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性探究的必要性。
2 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课程初探
2.1 学生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同
从2014年开始,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初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组在李校长的带领下,开发了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研究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干预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生涯理念,提高职业成熟度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从而能在更深层次上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所以今天,课题组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课程初探,仍然秉承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谋略的初衷真正为学生服务,期待根据目前的教育现实情况探索出一条把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落实到学生日常活动中来的路子。
2.2 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课程构建三大模式
2.2.1 渗透性职业体验模式
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课题组组织系列职业体验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活动,让同学们以不同职业形态的角度接触社会。
2020年,志愿者小分队开展了以环保、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请教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专业垃圾分类知识,认真查阅垃圾分类相关资料,制作垃圾分类小知识宣传单页100份,打印垃圾分类问答题,化身垃圾分类义务宣传员,走进世纪公园,发放调查小问卷,并于活动后进行了问卷的汇总和分析。
通过上述活动,同学们体验了不同角色的工作内容与社会价值,也激发出了很多新的想法。比如有的同学提出,现在生活太安逸了,周围有的同学学习没有动力,建议开展城市孩子与贫困山区孩子手拉手活动,让来自不同生活环境的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不易,懂得知识改变命运,初中时期更应该努力读书,将来才能有能力回馈社会。也有同学提议可以在农忙时节帮农民收玉米,体验汗滴禾下土的艰辛。
社会是个大课堂,把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感悟,孩子们既收获了每一种职业的知识,又升华了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正如习总书记教导的那样,要让学生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2.2.2 融合式职业体验模式
依托教材,将课本知识与生涯规划融合,设计体验性课程。
创新性作业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以这次职业采访,以拍摄小视频为契机,教师、家长和学生充分互动,老师和家长共同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职业,致敬劳动者,关注自己的兴趣职业,抒发梦想,对未来自发地进行规划。这次体验活动,学生的参与度极高,很多同学提交了高质量作品,他们的表达,发自真情实感,充满灵气,孩子们懂得了劳动的价值和不易,对身边劳动者(包括父母)的尊重,让人倍感温暖。
课程最后是互动游戏——“2035年,我想对我说”,学生们畅想未来,抒发梦想:2035年我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我要对现在的我说些什么?
一位女同学的分享让大家印象深刻,她说,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快递人员。平时,我只知道父母工作辛苦,为了我和弟弟,每天早出晚归。这次采访身边的劳动者,我了解到他们做这个工作的更多价值,父母每天很快乐,虽然忙碌,但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很有成就感,收入也不少。但有时候效率不高,引起客户误会,还会受些委屈。我更懂得了父母工作的不容易,我会多照顾弟弟,给他辅导功课,让父母专心工作。2035年,我希望自己能发明更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让快递人员效率更高,工作有更多尊严感。现在的自己,要努力学好文化课并开始学习美术,为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打基础。
2.2.3 模拟式职业体验模式
今年两会期间,为了让学生们了解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是怎样代表人民发声的,我们组织同学们参与了本地媒体组织的《初中生看两会》活动,并进行了模拟提案。同学们分别关注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动物保护、中学生素质教育等问题。提出了《关于实现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加速中学智能化建设》等提案。同时道法课堂上开设讨论专题“十四五规划”,让同学们自主交流。同学们热议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大数据、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都是高频词汇。
在学校的科技文化节上,每年最火爆竞争也最激烈的就是《模拟少年法庭》比赛项目。同学们要根据课本上所学知识,选择适当案例,进行少年法庭模拟。从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到被告、原告,再到律师、法警,同学们不仅要设计出法庭辩论词,还要做出相关佐证材料,如派出所出警证明、医院证明等。《模拟少年法庭》比赛现场,同学们模拟的公诉人、辩护律师等角色唇枪舌剑、刀光剑影、精彩纷呈、赢得了掌声阵阵。据此拍摄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不小的反响,很多专业律师称,孩子们的辩词相当专业,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素养。
综上,系列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性课程,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从课本知识里走出来,怀着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之心,畅想自己的生涯规划,悄悄地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等待它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发芽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