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学校国防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2-01-01方芳
方 芳
(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 安徽·滁州 239000)
0 引言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增强公民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在全体公民中进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与国防和军队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普及性教育。”[1]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国防教育是学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如何优化中职学校国防教育,是一个易被忽视却很重要的课题,需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究,切实加强。
1 中职学校国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够
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对提高学生国防素养和国民素质意义重大。国家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制定了一系列国防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对青少年国防教育作了明确规定。《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组织学生军事训练是高中阶段学校(含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青年学生素质教育的的重要措施。”[2]但在现实中,一些中职学校对国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完成了为期7-14天的新生军训就是完成了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开展国防教育随意性较大。
1.2 制度不够完善
一是国防教育法规制度不够细致和完善。我国虽然出台了《国防教育法》《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等法规制度,对学校国防教育做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中,一些学校国防教育不能像其他基础课、专业课一样列入人才培养评估之中,没有统一细致的考核评估方案。二是学校国防教育管理组织架构不完善。设有专门国防教育机构的中职学校很少,学校只是在新生军训时将军训工作交由学校某一部门组织实施。多数学校成立了新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部分学校还成立了国防教育领导小组,但极少有学校设立国防教育管理办公室等组织架构,使得日常国防教育管理职责不够清晰。
1.3 课程内容滞后
中职学校都能开展新生军训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工作,但一些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养成教育功能,以便对中职生有效管理,增强中职生的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中职生意志品质进行的,而基于国防建设功能的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忧患意识,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功能教育不足。一些中职学校国防教育理念较为滞后,教育内容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1.4 教育方式单一
很多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途径单一,教学多以队列会操、跑操、内务整理为主;在开展国防知识教学时,主要采取集中讲座的方式,教学手段枯燥,教育效果不佳;利用网络国防教育资源不够,运用兵棋推演等现代化、参与性强的教学手段不足;采用激光模拟射击等VR军事体验教学手段的更少;国防教育活动开展不足,国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不够。
1.5 条件保障不足
一是国防教育师资缺乏。当前中职学校很少有专职国防教育教师,国防教育教师大多是由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师兼任,他们基本都没有背景知识也缺乏国防教育培训。二是国防教育经费不足。学校纳入国防教育经费较少,主要是用于军训教官的食宿费、交通费及后勤保障费用。三是国防教材开发滞后。国家、地方对中职学校国防教育教材开发不足,中职学校国防教育校本教材开发也较难满足实际需要。四是国防教育课时不足。在课程安排上仅有新生入学几天时间用于国防教育,日常教学中开展国防教育时间少,这与国防教育实际课时需要差距较大。
2 加强中职学校国防教育的对策
2.1 转变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中职学校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国防观,高度重视国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服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需要,切实履行学校国防教育职责,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学生国防素养。将国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将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教学大纲,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教育教学计划,纳入学校立德树人培育全过程,科学制定和切实执行国防教育方案和教育教学计划。
2.2 革新理念,优化课程建设
一要革新国防教育理念。应将基于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国防教育转型为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二要优化国防课程建设。要将国防意识、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国防教育学科课程与国防教育活动课程;在各相关学科中挖掘国防教育因素,积极推进多学科协同教育。三要改进国防教育评价模式。中职学校要对标教学大纲,建立科学的国防教育评价体系,考核成绩评定结果纳入学生素质评价档案,积极发挥教育评价功能。
2.3 注重实效,改进教育方法
第一,改进国防教育教学方法。紧紧围绕国防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使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法就须与时俱进,科学运用信息化手段。
第二,增加国防教育活动课程。一是在学校日常国防教育中积极开展活动课程。可组织开展国防教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技能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军歌比赛、板报比赛等活动,也可利用军事电子互动平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二是充分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在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全民国防教育日、烈士纪念日、国庆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学生祭奠缅怀先烈、学党史军史、军营一日行、观看国防电影、国防文艺演出、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三是组织国防教育学生社团。学校可组建国旗护卫队、军迷社、军事战术社、军事格斗社、兵棋推演协会等学生社团。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寓教于乐,提高国防教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家国情怀。
第三,厚植国防教育校园文化。一是深刻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和国防教育规律,根据现代国防教育理念,加强国防教育制度文化建设。二是通过积极开展“三大条令”“三防”等国防技能训练和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加强国防教育行为文化建设。三是将国防文化有机融入校园物质形态之中,布置国防教育文化走廊、建设国防教育文化展厅等,加强国防教育物质文化建设。四是加强国防教育精神文化建设,重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新时代军人品质。
2.4 积极协调,加强保障力度
首先,加强制度保障。学校要依照国防教育有关法律和文件精神,制定学校国防教育制度,为国防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可成立学校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学校国防教育管理办公室和国防教育教研室等组织架构,确保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分工明确、运转高效。
其次,加强师资保障。制约国防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是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学校可邀请驻地部队官兵参与新生军训,也可引进德才兼备的退役军人作为专职国防教育教师,解决专职国防教育教师不足的问题,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教育和管理,开展常态化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要定期开展国防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国防教育经验交流和教研活动;学校也可成立学生教官队,指导学生教官成为学校国防教育的得力助手。
最后,加强其他保障。一是加强财力物力保障。学校要在每年预算中安排足够的资金作为国防教育专项经费;要加强国防教育设备和器材保障,订购国防教育图书资料,建设国防教育宣传栏、文化走廊、文化展厅等。二是加强教材和课时保障。在制定学校教育教学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国防教育课时保障纳入其中。三是加强实践基地保障。学校要充分利用本地国防教育资源,建设国防教育综合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