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言故事教学新思路

2022-01-01周华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铁罐羊圈寓言

文|周华华

与以往版本的教材相比,统编本教材对寓言故事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除了六年级没有编排寓言故事以外,其他年级均有。统编本教材为什么对寓言故事这么重视呢?因为寓言篇幅短小,故事简单而富有哲理,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教育。然而,在寓言故事教学中,一直以来教师都是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明白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就意味着完成了寓言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其实是流于表层的。怎样才能让寓言故事教学真正走向深处,使学生真正从中习得寓言的智慧呢?

一、在讲含义中启迪寓言文体智慧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大都会对寓言的概念予以回避,有的教师是一点不讲,有的教师即使讲也只是讲表面内容,学生对寓言的本质仍就不了解。其实,教师如能从寓言的含义与本质展开教学,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纵观统编本教材选编的寓言故事就会发现,故事中的人物一般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但作为寓言故事的创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这些人物的缺点指出来呢?那是因为多数人都不喜欢别人把自己的缺点当面指出来,而寓言创作者,作为智者的代表,他们很聪明地把这些人的缺点给了动物、植物或者一些没有生命的事物,把道理寄托于故事中,这就是寓言的魅力。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一反常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从寓言创作的视角以及这则寓言本身的含义入手启发学生思考。经过阅读思考,学生发现这则故事没有直接批评那些“抱有侥幸,不劳而获的人”,而是故意创作出一个愚笨的宋人,捡到一只碰树桩而死的兔子,之后就在那儿一直干等,结果遭到他人嘲笑的事情。这样从寓言含义入手展开教学,对于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就是寓言赋予人的智慧。

在《守株待兔》教学中,教师换个切入文本故事的方式,学生对寓言隐含的道理立马恍然大悟,这样引导学生学习寓言,可以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缺点,从中真正懂得做人的智慧。

二、在讨论中揭示寓言情理智慧

讨论的本质是大家就同一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一般是从知识角度来帮助学生懂得课文蕴含的道理,理解寓意,而很少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不利于寓言的深度教学。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就寓言中的内容进行适当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灵感,让学生发现寓言中更多的智慧。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一课,在学生对寓言故事内容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讨论:(1)寓言与我:我像寓言中的鹿吗?你的周围有像鹿这样的人吗?学了这篇寓言,你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2)寓言与其他文章:《陶罐和铁罐》《鹿角与鹿腿》这两篇寓言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还读过其他类似的寓言故事吗?说一说。(3)寓言与社会:结合实际说一说,学了这篇寓言故事之后,哪些信息对你来说是有用的。(4)知识拓展:寓言是一种哲理性很强的小故事,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角是鹿,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让这样的故事发生在鹿的身上吗?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发散性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中的讨论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讨论时要有准备,讨论中要有争辩,讨论后要有收获,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更多的灵感。

三、在表演中活化寓言寓意理解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故事内容,还要懂得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采用让学生记忆寓意的方法,学生对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缺乏真实的感受体验,对寓意的认识不够深刻。对此,教师可以依据寓言特点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内化寓意。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中《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的时候,教师可结合故事内容与生活实际,采取对话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分别饰演故事中的养羊人和街坊,帮助学生明白寓言蕴含的道理。寓言主要讲的是一个人发现羊丢了,羊圈还破了一个窟窿,街坊劝他把羊圈修好,他不以为然,当第二天发现又丢了一只羊以后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他决定把羊圈修好,从此以后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当街坊和养羊人再次相遇之后,他们会说些什么。有学生以“街坊”的口吻说:“听说你把羊圈修好了,做得很好,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就好了。”有学生以“养羊人”的口吻说:“谢谢你,多亏你的劝告,我的羊圈修好了,还不算晚!”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结合生活说一说,自己有没有遇到过与故事中类似的事情,自己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通过这篇寓言故事的学习,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借助角色演绎与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学生不仅读懂了故事内容,还对故事隐含的道理感受也更加深刻了。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采用角色扮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中隐含的道理,有效避免了教师空洞的说教,可以使寓言故事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契合学生认知特点,被学生轻松理解与接受。

四、在讲述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选入统编本教材中的寓言故事一般具有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内容浅显易懂等特点。在寓言故事教学中,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把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不仅可以促进语言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在讲述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如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故事以对话为主,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鲜明,非常适合学生讲述。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先把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借助提示语有感情朗读,注意把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读出来,在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把故事内容讲一讲。这样教学,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对陶罐和铁罐各自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得也更为深刻,促进了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理解。

寓言故事具有故事类文本的基本特征,基于儿童爱讲故事、爱听故事的特点,让学生把故事内容讲一讲,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内化文本语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五、在创编中展示寓言创作智慧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一般很少让学生编故事,这与教师固有的思想观念有关,他们总是主观地认为编故事一般应在教学后再进行。其实,在教学中让学生创编寓言故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寓言内容的理解,增长学生的言语智慧,还可以促进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

如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教学这篇寓言故事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在保证“宋人守株待兔,一无所获”这个中心意思不变的基础上,尝试增加一些内容,写出具有不同味道的故事来。有学生在创编的时候,增加了这样的内容:“过了几天,又有宋人路过田地,看到这位宋人坐在树桩旁边也不干活,就问他为什么不赶紧干活,这位宋人说每天有现成的东西吃了,还干活做什么,接着他就把自己捡到兔子的事情说了一遍。听了他的话,后来的宋人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他也不干活了,和这位宋人一起坐在树桩旁边等兔子,就这样,来一个,坐下一个,不久之后……”学生在创编中不仅延伸了故事原本的寓意,还增加了一些人不经思考盲从的心理等内容,深化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让寓言故事的教学更加精彩。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学生只读不写就会丢失诸多思考与灵感。这对学生的思维与表达不利。教师在学生灵感迸发的时刻及时让学生创编故事,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有动力与活力。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编者对寓言教学的重视,要不断创新寓言教学的方式,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真正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寓言蕴含的道理。

猜你喜欢

铁罐羊圈寓言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立体羊圈
亡羊补牢
对话显“品格”
农庄里的羊圈
“6个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