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线组元”的教学活动设计
2022-01-01刘晓慧
文 刘晓慧
“双线组元”以“大单元”为单位,以“双元”作为线索、脉络贯串学生的学习之中。“目标统整”彰显单元核心价值,“双线并行”实施单元统整,“三位一体”构建单元学习体系。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打破固化单元壁垒,有层次、有梯度地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基于“双线组元”的学习活动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统编本教材的一个显要特征就是“双线组元”,即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并举。“双线组元”的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将同一个单元中的文本、单元练习、习作等纳入“双元”的整体范围,从而有助于教师进行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的教学设计。传统的学习活动设计,往往是以“篇章”为单位,以“课时”为组织形式。而“双线组元”则以“大单元”为单位,以“双元”作为线索、脉络贯串其中,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的特质。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目标统整:彰显单元核心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单元的核心价值就体现在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上。在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秉持“大单元”观念,把准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将之作为学习活动设计的纲领,高屋建瓴、统筹优化,让单元中的篇章教学服务于单元的整体设计。如此,基于“双线组元”的单元教学,就是一种“阅读群”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就会从“扁平课堂”转向“立体课程”。学生在学习中就会获得更加开阔的活动视野,更加宏观的思维、认知建构。
统编本教材的“双线组元”并不是隐性的,而是显性的。因而,教师在优化、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时,也应当将单元学习目标设计显性化,让学生识标、懂标、悟标。以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有《桥》《穷人》《在柏林》三篇小说,其人文主题是“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其语文要素有两个:其一是“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其二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具体化。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中的单元目标只有细化为具体的课文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三篇文本的关联性、阶梯性,形成一种迭代,才能引导学生的学习螺旋式上升,更好地让单元目标达成。比如设计《桥》的教学目标时,笔者重点定位于“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表现的作用;比如设计《穷人》的教学目标时,笔者重点定位于“人物对话、心理活动”对人物形象的表现作用;比如设计《在柏林》的教学目标时,笔者重点定位于“关注情节、结尾环境的深意”对人物形象的表现作用;等等。显然,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是最能表现小说的写作艺术的。因而,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中,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比较、梳理、总结、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效用。如此,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围绕大单元大目标展开,教学效果显著。
“双线组元”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更加明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单元目标指引下,对学生篇章的学习目标进行统整,从而能彰显单元教学目标。只有立足于整体性的单元教学,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两个内容为中心,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走向高效。
二、双线并行:实现单元整体建构
以“双线组元”的线索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坚持“双线并行”的方针。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的单元教学往往容易出现偏差,顾此失彼。或者注重人文主题的发掘,而忽视了语文要素的指导;或者注重了语文要素的渗透,而忽视了人文主题的深度开掘。作为教师,必须同时着眼于单元中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采用双线并行、双线融合的教学方式,助推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整体建构,这是基于“双线组元”的单元教学的应有之义和应然之举。
实施“双线并行”,建构单元整体教学,可以采用“主问题”贯串的方式,让单元中的人文主题深刻内化;可以采用“读、写、用”结合的方式,有效落实、检测语文要素的实施情况,等等。要在教学中整体推进,切勿顾此失彼。有时候,教师甚至可以打破原有单元的束缚,对单元篇章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补充等,以便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整合效应。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万物有灵”作为人文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以及略读课文《珍珠鸟》,其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将情感寄托在描述的景物之中,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本单元文章,用心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中,笔者立足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打破原先以课文为单位安排课时的方法,多线并举、整体推进,将这几篇文章的教学进行了整体建构,具体如下:其中第一课时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重点进行词语学习;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精读课文,重点感悟“每一篇文章写作的主旨”,比如对“白鹭的赞美”,比如对花生的感悟——“做有用的人”,比如对桂花的童年回忆,等等;第三课时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主旨感悟“借助于具体事物抒情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特征与抒发情感之间的关联;第四课时随文练笔,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文本的学习,借典型的事物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从而实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这样的教学活动安排,既可以分篇击破,也可以整合展开教学。
基于“双线组元”的视野,教师能更到位地解读教材,能让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对单元语篇进行整体性教学,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从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所体现出的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课文与课文有关联、有呼应、有勾连、有反复,只有立足于单元“双元”,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才能落到实处。
三、“三位一体”,构建单元学习体系
在“双线组元”理念下,单元内每一篇文章都获得了一种内在关联。单元学习导语、篇章、习作、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等都集结为一个整体。基于“双线组元”,实施单元教学,不仅要加强单元内的关联教学,而且要加强单元与单元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关联,书内与书外的关联。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着力体现这一关联,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结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单元学习体系。
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一共安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分别节选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对于本单元的学习,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篇章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以本单元的相关篇章为引子,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积极性,发掘学生阅读的创造性。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对于这一单元的篇章(与原著较为接近)内容的学习,教师要坚持“三位一体”的原则,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结合,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讲述古典名著人物故事活动”“制作古典名著人物脸谱活动”“制作古典人物卡片活动”,等等。通过系列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走进古典名著。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囫囵吞枣”地阅读。这里,能读下去是关键、是重点,要尽量保护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要鼓励学生猜想,而不必要求学生做深入解读。
“三位一体”的单元教学,能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双线组元”下的单元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基点,研究学生的“学”。要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打破固化单元壁垒,有层次、有梯度地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双线组元”为统整,能够唤醒学生学习的激情,真正做到教学的“文道统一”。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双线组元’的小学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课题编号D/2020/02/28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