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手绘设计表现》课程教学探究
2022-01-01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张雯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张雯
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手绘设计表现》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及艺术性。通过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及手绘表现水平,而唯有通过明确的教学思路、科学合理的教学途径,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手绘设计表现》课程的内涵及意义
《手绘设计表现》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设计表现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手绘表现与草图设计的具体方法与步骤,能够生动准确地表现空间场景、创作构思及设计预期效果,不断提高设计表现能力与综合专业素养。
这门基础课对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表现技法、理解设计、深化设计,提高设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及表现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设计表现图是设计者与团队、与甲方等沟通的重要媒介。因此,越发受到专业领域与教育界的重视,它是设计师表达设计思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判断设计师水准最直接的依据。近些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运用电脑制作手段也越来越多,但从时效性、艺术效果等方面看,其无法取代手绘设计表现,二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需要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不断提升学生设计表现能力,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手绘设计表现》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
《手绘设计表现》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发挥着奠定专业基础,不断巩固与提高基本能力,与其他专业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作用。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该课程应该不止开设在一个学期,而是连续、循序渐进展开的,同时也应注重不同专业课程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贯通。然而,有些开课设置单一,仅开设一学期,没有前后的衔接、递进关系,先修及后续课程也没有产生密切关联。因而,很难在短期内出效果,也不易达到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教学目标。
(二)学时有限,教学效率不高
《手绘设计表现》课程的教学安排大多集中在4—6周完成。在这段时间内需要讲授设计表现的基础知识理论、各种表现技法等,更需要开展大量的手绘实践练习,任务较重。然而,学时有限,课上不易照顾到每个学生不同阶段的进展,也缺乏课下的教学反馈、互动,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质的飞跃,因而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三)教学模式、方法不够丰富
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往往先进行理论学习,然后进行实践练习,手绘训练时也多为在教室内临摹范画,惯性的临摹练习易使学生形成依赖性,缺失创作热情及不断探索创新的动力,空间想象力及设计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同时,教学方法手段不够丰富、缺乏变化,从而不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观能动性。
三、《手绘设计表现》课程教学的思路及途径
在课程学习时,要求学生对技法的学习重点要先理解,在动手练习的过程中掌握具体技法,并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在熟练掌握表现技法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设计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
(一)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1)明确立意,意在笔先。在教学之初要引导学生理解“明确立意,意在笔先”的内涵及作用。设计表现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对方案设计、效果图表现等都需要构思、分析,处理好空间关系及画面效果。不同类型、规模、风格的空间环境,具有不同的功能、形式、韵味、意境。在表现之前,首先在思想上明确设计主题、表现风格、追求意境是什么,所刻画对象的特质是什么。设计者胸中的“情中之景”,也就是创造画境所立之意。即需要我们“意在笔先”而“胸有丘壑”,落笔有形。明确了创作构思、主题立意后,要注意取景和构图。可根据设计意图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构图、最佳视角、最适宜的光影效果及景深范围,来表现环境特色及整体效果。另外,可在准确性的基础上保持手绘的艺术性,强化所追求的主题情趣、意境氛围,使画面更具艺术感染力及情感共鸣。(2)形体透视关系准确。透视关系是画面主要的支撑骨架,是呈现良好画面效果的前提,因而在教学中需强化透视训练。首先需要让学生理解设计透视图原理,在其基础上通过手绘演示透视表现过程,帮助学生获得直观深刻的印象,进而掌握室内外环境透视制图方法,并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根据不同设计意图及预期效果,选择合适的透视类型、构图关系,综合运用不同材料生动、准确地表现各类素材及设计构思。引导学生进行手绘透视制图练习时,可以临摹范画,可以写生或根据实景照片创作,注意范画或实景的透视类型、透视线方向等,尽量准确地表现空间关系。刚开始练习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以不同方式着手表现,如:画前在心里构图,先构思所画范围,把控透视线方向,心中有数后再提笔创作,也可以先用铅笔起稿,或借助尺子画大的透视线等。熟练些时,就能较自如地表达画面空间关系。如果是根据设计方案表现预期透视效果则更复杂些,需要教师课上手绘演示整个过程方法,可以结合高清展示台、电脑、投影设备,使学生通过观看投影幕布清楚直观地了解表现步骤及方法。另外,平时的观察、思考、借鉴、练习等都能提升学生对透视规律的认知,提高其透视制图的准确性。(3)适当的光影明暗刻画。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深入塑造画面关系的能力,使其熟练掌握运用线条表达空间层次及刻画光影明暗关系的方法。通过近实远虚、主次对比相结合来表达空间层次,利用不同疏密、深浅渐变排列的线条适当表现体积的明暗光影关系。根据物体的不同质感,采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尽量按照物体的形体结构,即物体块面的转折关系和走向运笔。通过深入塑造光的明暗,物的疏密、用笔的虚实等方面来突出主体,使画面主次分明、层次丰富。有时通过加入一些小的配景,如人物、动植物、车辆等,不仅可以作为尺度参照物,较直观地感受空间尺度,还能烘托气氛,使画面富有情趣。(4)色彩关系。色彩关系的表达是设计表现的重要环节,表现色彩关系的时候,除了追求多样统一、冷暖对比的色彩关系,也要表现出画面素描关系,即事物的明暗光影变化,从而更好地体现立体感及空间感。环境设计专业的常用上色工具有马克笔、彩铅等。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对上色步骤方法的掌握及对画面关系的深入塑造。另外,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把握并表达环境给予我们的不同感受,将追求意境、设计的内在情感与生活感悟的交融综合体现出来,从而使手绘表现升华到更高境界。(5)注重对设计表现整体关系的把控。通过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设计表现训练,使其能熟练、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及预期效果,从而不断提升对画面整体关系的把控能力。在调整大关系方面,需要注意画面效果统一且富有层次变化,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体现出一定的空间感。效果图要和设计方案一致,不同元素的空间位置、尺度关系要对应一致且准确、美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平日的积累。临摹、欣赏优秀作品时,带着思考分析画面,借鉴、探索一些好的表现方法。自己处理画面时,要“意在笔先”,明确表现主题及预期效果后,从大关系着手,确定构图、大的形体透视关系,再刻画局部,然后回到画面整体不断调整完善。
(二)强化对空间的认知,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学习的是空间的综合艺术,应强化对空间的认知、理解,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及空间表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创意表现、联想练习,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设计思维习惯。通过练习对各类空间综合的表达,练习从不同视角去表现同一组事物,练习通过平面布局图来表现空间透视效果图,练习短时间内进行快速表现与草图设计,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设计表现能力。环境设计中,合理的空间组织不仅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还能够带给人良好愉悦的空间体验。在空间序列上,要按合理的顺序和线路组织,以保证人们活动的有序和顺畅。空间布局要人性化,满足使用功能和人们的需要,注意科学的功能分区、动静分区。空间结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注意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又不失联系。营造空间层次时,要注意空间主次、大小、开合、虚实等对比,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增添丰富性和趣味性。另外,鼓励学生平日里多积累设计表现素材,由宽着手、朝深发展,慢慢深化对空间、对设计的理解。另外,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多注意在不同环境中的感受,用心体会研究使用者的需求,不断积累设计素材、经验和灵感,也从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推进产教研融合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要不断了解社会、企业、市场的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明确社会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要求,全面推进产教研融合发展,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及专业综合能力。在项目设计表现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层面的思考与探讨,对场地的深入分析与整合设计,使学生熟悉从接受设计任务到按照设计方案实施建设的整个过程,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不断探索的动力。
产教研融合发展成效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科、专业的发展,作为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及综合素养,更好地培育学生、凝炼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
(四)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顺应教育发展趋势
如今是信息化时代,传统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求。高校教育也需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混合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优势相融合,对线上、线下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促进高效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教学互动、课内外互通、结果过程互融的境界。本校的《手绘设计表现》课程教学就应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学也拓展到课堂外,带动学生有效学习。课程教学团队需要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课前引导学生线上预习,先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任务等,然后通过学习教学材料了解并掌握一些简单基本的内容,通过与线上预习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活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检验其掌握程度。通过在线统计,教师可以较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前将学生线上预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动态调整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设计,从而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课堂上要增加师生互动,着重解决学生课前自学中不会的问题、深层次问题、突出重难点,给学生锻炼、拓展、进阶的机会,注重对学生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后通过线上学习的总结、反思,及时解决问题,增强教师的动态跟踪和过程指导。混合式教学的成效明显。它拓展了教学时间,实现了课堂内外、线上线下有效衔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互动性,丰富了教学形式及教学资源,从而也提升了教学效果。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要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线上线下进一步有机融合。要协调好课程团队、课程教学设计、教师指导、应用效果与影响、课程平台支持服务等方面的关系,从而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将课程思政及美育融入教学过程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在教学工作中应注重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要素和美学美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并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另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和学的两个主体作用,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实施课程美育。教师需全面提升自身这些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牢记时代担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在《手绘设计表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表现能力及设计思维能力是重点。面对目前的现状及问题,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强化其对空间的认知、理解,推进产教研融合发展,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及美育融入教学过程。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具备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和潜能,不断在专业领域里探索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