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

2022-01-01孙钢军

中州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战疫抗疫

孙钢军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特殊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疫情是一场严重的危机,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契机: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严防死守,最终战胜疫情,无疑是一本“厚重而鲜活的教材”,作为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要有足够的敏感性和执行力,要立足于“课程思政”的高度,把“传道”,蕴藏在“授业”和“解惑”之中,借助疫情防控的契机,深入挖掘“思政宝藏”,将鲜活丰富的“思政元素”渗透在专业课教学全过程,并通过“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帮助年青学子正确面对疫情防控形势,正确理解全民抗疫精神和爱国主义内涵,在技能训练、作品创作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并塑造正确的家国观、价值观。

一、全民抗疫实践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1.抗疫英雄,彰显了“家国情怀”的人性光辉

抗“疫”中涌现出来的千千万万“最美逆行者”,用感人肺腑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国人非凡的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是古人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朴素情怀。实际上,“家国情怀”就是爱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形态。

“爱国主义”是个人或集体对自己国家的一种深厚情感,不仅仅表现为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水,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还应体现在对民族文化和国家制度等方面的认同和传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疫情严峻之下,一批批“民族的脊梁”站出来,义无反顾地冲向疫情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钟南山院士,2003年一马当先率领医护人员奋力抗击非典,取得辉煌战绩; 17年后,已84岁高龄的他,再次请缨出征,一方面带队科研攻关,一方面深入一线,指导治疗;陈薇少将曾参加过阻击非典、埃博拉等硬仗,1月26日,她率专家组进驻武汉,2天后便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4天后投入移动检测实验室使用。随后他们又开始争分夺秒地研制新冠疫苗。 武汉市普仁医院黄晓霞医生,在即将踏上回乡之路之际,接到了医院就地转岗到传染病科室的通知。虽然三年都没有回家过年,她依然毫不犹豫地退掉火车票,立即加入接诊工作之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护士郭琴,在“抗疫”中不幸感染病毒。但这丝毫没有击退她抗疫的决心,痊愈出院后,她又投入到一线抗疫战斗中;73 岁的李兰娟院士被口罩勒出深深压痕的照片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还有主动接触医护人员、为他们排忧解难的“最美快递哥”汪勇,以及千千万万奔波在街道社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无愧是新时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在“战疫”前线,“抗疫英雄”擎起一片蓝天,筑起一道防线,保家卫国,成为一道道最美的风景线。

2.全民抗疫,凸显了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

此次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伟大壮举,深刻而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大团结精神。我们经常说,“中华民族一家亲”, 但是,由于缺乏切身的体验,这句话似乎只是一句说教,在许多学生的心里仍然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而通过此次“全民抗疫”,广大学生从亲身体会和海量的视频、音频、图文报道等渠道,完全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同呼吸共患难”,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在疫情面前,亿万人民并没有像某些人所说的“一盘散沙”、各顾自己,而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血脉里奔涌的团结精神,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所激发。昔日繁华无比的武汉,被迫于2020年1月23日开启“封城模式”,但这并没有阻隔全国各地对武汉人民的援助之手。在最短的时间内,一支支医疗队日夜不停,驰援武汉;一批批加急生产的消杀产品捐赠给各大医院;一个个爱心援助团队,从千里之外奔赴湖北,开展对口帮扶;还有数不尽的民间热心人士,自发开展的对武汉和湖北各地的个人捐助……真可谓是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合力抗疫中焕发出国人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团结精神。

坊间曾流传着一句所谓的“名言”,“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则是一条虫”,意思是讽刺中国人不团结,窝里斗。平时觉得这句话似乎蛮有“道理”,并不觉得这句话有啥毛病。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尤其在本次疫情暴发的现实面前,我们能够切身体会到,这句“名言”是何其的荒谬和错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所取得的的“战疫成果”,不仅极大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同样也是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不顾客观事实,肆意歪曲和丑化中国人民的“抗疫”斗争, 称新型冠状病毒为 “中国病毒”,中国是“病毒发源地”等,诸如此类的污名化行为不仅不能掩盖病毒无国界的事实,反而增强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抗“疫”斗志与信心,反而凸显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民族同胞”的价值意义。[1]

3.战疫奇迹,呈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的抗击疫情战役中,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特别是在“战疫”初期,我们能够在极其艰难、极其紧迫的情形下,创造出来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10天建成武汉火神山医院,床位达到1000张,15天建成雷神山医院,床位达到1600张;截至3月8日,全国已有346支医疗队共4.26万人驰援湖北 ,19个省市对口支援湖北16个市县;各级财政安排疫情防控补助资金超过1000多亿元,数以百万吨计的粮油、蔬菜等援助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湖北。这些数据虽然只是整个“全民抗疫”中的冰山一角,却能够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疫情暴发之际,党中央及时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工作领导小组,谋划、组织、推动地方全面加强防控工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做到了“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统一指挥,上下联动。二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依据“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救助体系完备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有效避免了大规模疫情的进一步爆发。三是依靠人民,建立健全了市、区、县、乡镇、社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网络体系,通过各种渠道,号召、引导、组织14 亿人全面参与,全员“战疫”。 正是因为上述这些独到的优势,很快便遏制了疫情的爆发与蔓延,并获得了宝贵的抗疫经验。在海外疫情暴发之际,中国便成了世界范围内最安全的地方。相反,一些曾被人们奉为“人间天堂”的部分发达国家,由于制度的缺陷和组织不力,导致国内疫情迅速爆发、快速扩散,相继沦陷。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专家布鲁斯·艾尔沃德感慨地说:“我若感染,我希望在中国治疗。”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无一不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代社会的优越性,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格的集中体现,是敬业精神、精益精神、专注精神、创新精神的结合体,也是做人做事的态度的一种精神内化,是从业者应该具备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李克强总理在 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国家、各企事业单位要着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品质、创品牌。

(二)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

工匠精神,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敬业精神、精益精神、执着精神、创新精神。

1.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从业者应当具有的一种良好职业精神状态,是从业者对所从事的职业既敬畏又热爱从而尽职尽责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丰富而珍贵的敬业思想资源。春秋时期,孔子道出了“执事敬”“修己以敬”等经典话语,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荀子也主张“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中国经典著作《礼记·学记》中也有“敬业乐群”的记载。敬业,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重要内容之一。[2]

2.精益精神

精益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从业者在工作中精雕细琢、力求极致、追求完美的良好职业品质。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在其旷世奇作《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说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种“必作于细”的态度,其实就是精益精神的体现。

3.专注精神

专注精神,就是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从业者对所从事的工作的耐心、执着、坚守,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职业品格。有很多民间老手艺人往往终其一生专注于一门手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初心不改,最终练就“绝技”,这是一切“大国工匠”们所具备的宝贵精神品格。正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阿宝》中所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4.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以及进行改良、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科技部原部长,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曾在2016年答《环球时报》记者问时指出,“创新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延伸”。其实,任何一个时代的伟大工匠,都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师傅所教的技艺,还要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突破与创新精神,否则,科学技术难以有大的进步,制造工艺也难以有更新换代。

三、艺术课程讲授过程中“思政元素”的应用

(一)“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原则

1.力争自然,避免生硬

要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讲授中,必须立足于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不能生硬地把思政元素强加到课程中。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求教师像高水平的“厨师”一样,将“思政元素”做成易于溶解、消化的“食盐”和“佐料”,均匀地撒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并让它和专业教育的“饭菜”融为一体,烹饪出一道道适合学生口味、容易消化吸收的“美味佳肴”。

2.力求鲜活,避免死板

课程思政的元素,要力求鲜活生动,避免死板教条。全民抗疫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千千万万的抗疫英雄,传扬出数不尽的感人故事,这些都是最鲜活、最生动的案例,用这些案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闪光点,作为“思政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入课程之中,就显得比较自然,远比用死板教条的理论作为讲授资源要好得多。

3.紧贴专业,避免虚浮

专业课的思政,与思政课程相比,虽然都有立德树人这一基本准则的要求,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专业课不可能像思政课那样用大量的课时,深入、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必须紧密结合专业教学内容,找准思政契合点,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思政教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离开了专业知识的和技能的训练,课程思政也就成了浮云。

(二)爱国主义精神元素的课程融入与培育

遵循着立足自然、力争鲜活、紧贴专业的思政元素融入原则,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特教学院聋人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老师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将疫情中涌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充分地挖掘出来,并结合专业课的特点和聋生的身心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有益探索。

在《创意摄影》课程教学中,笔者以“抗疫英雄”的故事作为一条思政主线,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最美逆行者”,组织学生用创意摄影的方式,通过创意、光影、构图、数码后期等手段,以视觉化、形象化的形态,彰显抗疫英雄们高尚的“抗疫精神”,表达聋人学子对家国情怀、奉献精神的理解和歌赞。马晓倩同学创作的作品《扫除病毒》,韩晓娜同学的作品《改天换地》,利用电脑后期制作技术以超现实艺术手法,韩海比布同学的《抗疫英雄》,则以现实主义的风格,表达了对抗疫情英雄的敬仰之情,对家国情怀的讴歌之意。

聋人艺术设计专业的徐东华老师,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元素融入平面设计课程之中,引导学生用艺术设计的思维,通过点、线、面、色彩、肌理等构成要素,以艺术设计和数字绘画为载体,勾勒出“战疫英雄”们的伟岸形象,在电脑屏幕上设计、绘制出这些“民族脊梁”的光辉形象,传递出“舍我其谁”“召之即来”的“战疫精神”内核。表达自己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抒发对抗疫英雄的赞誉之情。

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贺志强,利用精于绘画的优势,身先士卒,用画笔表达对战疫英雄的歌赞,并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用素描、油画等艺术形式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战疫”作品。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们除了利用网络平台融合课程思政的元素,在课下和业余时间,也不失时机地将富含“家国情怀”“抗疫精神”的“战疫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享到班级 微信群、钉钉群。同时,还在学院层面以“战疫”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摄影、设计、绘画等艺术创作活动,为一线抗“疫”英雄加油,为爱国主义精神点赞,活动内容的鲜活性和艺术性有效激发了学生们“宅”在家里积极创作的劲头,优秀作品不断脱颖而出。

(三)工匠精神元素的融入与培育

在全民抗疫的火热实践中,涌现出一批批“最美逆行者”,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所展现出来的不仅是奉献精神,也有让人为之感动的敬业精神。专业课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诸多信息化平台,收集、整合相关信息,做成图文并茂的课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敬业精神的实质、内涵、价值和意义,从而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提升职业素养,践行“工匠精神”。

在高校艺术专业的学子当中,有一种不好的风气比较盛行,那就是做事马虎,不求精细,凡事只追求“差不多就行了”。由于缺乏精益精神,做事情往往是粗枝大叶、潦潦草草。反映在作品创作中,就是作品构思不够缜密,不注重细节打磨,做工较为粗糙,作品经不起推敲。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护、科研人员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益精神,对学生们来说是活生生的、真真切切的,仿佛就发生在身边,因此会在内心深处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在辅导学生进行“抗役”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不少同学最初是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去完成任务的,但是,由于专业课教师本着“从严”“从细”“从精”的要求,死抠学生作品的瑕疵,对作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毫不留情的剖析,并逐一紧盯学生不放,直到学生按要求完成作品的修改为止。让学生在作品不断打磨的过程中,渐渐改掉马马虎虎、不求精细、粗枝大叶的毛病,树立精益求精的观念和意识,养成做事认真踏实、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良好职业习惯,即使是“做一个钉子,也要做得最好。”

当下,年轻的学子们中间还普遍弥漫着浮躁的气息,做事不够专注,往往“一心两用”甚至“一心多用”;做事也不够持久,时常会“浅尝辄止”,遇到大的阻碍,还会选择“另立山头”。这种做事不能专注,极易分心的浮漂风气,已经成为不少学生专业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的巨大障碍。

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抗疫精英,立足本职岗位,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抗击病毒、细菌的科研和医疗前沿,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从而突破一个又一个科研和技术难关,为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恰恰就是对专注精神最直接、最贴切、最深刻的诠释。

真正的艺术创作,本身就包含着创新的元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优秀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引导学生从观念创意、技术应用到作品制作等各个环节进行“内容与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无疑就是艺术专业课教师应有的职责和历史使命。

然而,创新精神,在多数学子当中是极其匮乏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使然。学生们天天是在中招、高考的“指挥棒”驱使下进行机械、被动的学习: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整天围着考试大纲、试题册、练习题转圈圈,几乎没有真正的进行过主动性的知识探究,更谈不到有什么创新。导致绝大多数的学生成为“考试机器”,对死记硬背的知识烂熟于心,对考试技巧得心应手,对解题方法运用自如,但对于创新却束手无策。

到了大学,这种仅仅满足于一般知识学习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有不少学生希望老师能够提供“保姆式”的教学服务,自己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想费劲思考,不想劳累动手,更不想有所创新。

特教学院聋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辅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始终“逼”着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设计,克服“等、靠、要”的被动式学习弊端,在不断地打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期末作业的情况看,不少学生在构思、创意和技术应用以及后期制作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尝试,作品整体上呈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蕴,基本上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相融合的创新”,作品得到认可,其中部分优秀作品被学院微信公平台采纳,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线上展播,作品深受师生的好评。

四、结束语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的最根本的精神支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则是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助推器和软实力。当下的中国,需要一大批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大国工匠”。这需要从高校的教育抓起,从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抓起,如果落实到人才培养环节,则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中去强化、去培育。这种强化和培育,不仅仅停留理论教学环节,更在于实践环节的巧妙掌控,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实践真正理解、体悟爱国主义和工匠精神的精髓,并付诸行动。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战疫抗疫
战疫秦川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团结战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致战疫中的武汉
战疫魔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