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线上线下联动协调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研究

2022-01-01黄月琴

中州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舆情大学生

黄月琴

(淮南师范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已经由大众在街头巷尾的议论转变为互联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当前的“00后”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最频繁。由于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十分热衷于浏览网络信息,容易传播一些过激、虚假的言论,使网络舆论出现暴力化、情绪化、非理性化倾向,进而引发严重的网络舆情事件,这将给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带来极大冲击与挑战。对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而言,主动占领互联网阵地,协调线上线下强化主流价值观在广大青年学生中间的传播与引导,是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迫切需要。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不仅关乎学校的和谐稳定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关乎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在线上线下的特征及应急管理策略,对高校安全稳定和办学治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努力做好基于线上线下联动协调的高校网络舆情分析、预警与应急管理,是新时代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1]

一、高校网络舆情在线上线下的特征分析

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在线上线下的联系可以发现,其特征主要由某一类主体、客体和载体三者共同体现[2]。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主要包括大学生、教职工、网络平台及各类媒体人等。其中,大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场的主要推动者。而网络舆情的客体主要是指受到广大师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或校内新闻,也可能是各类媒体人发布的与高校师生有关的事件、观点等。高校网络舆情的载体主要指网络及各类平台。

1.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特征

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最主要主体,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好奇心强,喜欢表达自我,但又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对信息没有足够的辨识和判断能力,对事物缺乏全面的分析能力,容易轻信和盲从某些观念和思想,难以站在客观的立场看待问题、发表看法,容易产生情绪化的从众心理。作为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在互联网空间,大学生往往倾向于结识与自身学识、经历相似的朋友。这使大学生群体具有相互影响力大、互动频率高、目标同向性强等群体性特征。该群体在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发表看法、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其思想、心理容易受到群体情绪的影响。加之他们中的很多人难以在短时间内弄清事情真相,更无法预料自己在互联网上发表情绪化言论的后果,使大学生群体的某些冲动的、偏激的情绪化言论被不断强化,最终造成群体极端效应[3]。而且,大学生群体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对某件敏感社会热点事件纷纷通过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网络平台进行转发、评论、点赞,网络舆情在大学生群体的助推下不断在网络空间扩散、发酵,很容易在很短时间内产生网络群体效应。

2.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特定客体为基础。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具有自身特征。这一客体主要是与高校领导、教职工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思想等紧密相关的事件与话题。具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涉及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等热点事件在高校引起的巨大反响;第二类是受到广大师生关注的高校内部问题、事件等。例如,师德建设、师生关系、纪律处分等。在一般情况下,有关高校内部的问题、事件等占高校网络舆论的大多数。但是在一些情况下,高校与高校之间也会就某一热点话题形成共鸣,例如,大学生追星族对同一娱乐新闻的关注。可以说,广大青年学生对网络舆情的关注点除了校园生活,更涉及政治、经济、娱乐、科技、体育等诸多方面。各类网络平台信息也以生动鲜明的图片、视频和简短的文字呈现给大众。而由于互联网存在很强的隐蔽性,网络信息作者和传播者纷纷匿名表达各自诉求和思想倾向[4]。其中,一些互联网媒体和自媒体作者为赚取流量,直接略过审核关,故意炒作某些热点话题,甚至直接歪曲事实进行虚假宣传,相关信息随着网民的大量转载迅速发酵,很容易在高校迅速触发网络舆情事件。可见,高校网络舆情的性质在更多时候是伴随整个互联网舆情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不是以舆情原本的问题及诉求为标准。

3.高校网络舆情的载体传播特征

今天的大学生大多为“00后”,思想新潮,愿意尝试新事物,对互联网具有很高的黏度。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大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在贴吧、论坛、短视频、微信、微博等各类网络新媒体平台上迅速浏览、编发、推送和转发大量信息。一方面使大学生兼有信息发布者和信息传播者双重身份;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既能及时掌握社会热点动态,也能很快针对热点动态发表观点与看法,进而可能激起大范围的社会舆情爆发,从而让互联网时代的各类网络新媒体逐渐演变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载体。而在校内校外也逐渐演化出两个舆论场,校内形成以BBS论坛、校园网为主的舆情圈,因为受到高校的把关其影响范围比较小,有一定可控性[5]。相比而言,校外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站、论坛、网络社区、纸媒等形成的舆情圈,影响范围很大、可控性差。而随着今天微博、微视频等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很快由原来的沉迷于互联网转向更关注微博、微视频,这使校内舆情圈和校外舆情圈常常交织在一起,二者的边界日益模糊。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在线上线下面临的风险

1.非主流信息的入侵导致主流话语缺失

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带来了文化、价值取向的空前多元化。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及境外某些敌对势力一直图谋不轨,他们借助互联网时代网络热点事件制造舆论热点,企图左右网民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走向。与此同时,西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近年来也在我国互联网上迅速蔓延。这些文化思潮将会给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带来巨大负面影响,也会给广大青年学生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民族认同造成极大冲击。由于大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面对西方部分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一些大学生很可能发生理想信仰的转变,加之互联网高度的开放性、隐蔽性,反而在客观上增加了网络上非主流信息入侵的风险,最终导致主流话语在大学生网民中间日渐缺失[6]。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其一,相比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等官方主流网站,大学生浏览热点新闻和时政资讯更多地集中在新浪微博、凤凰新闻、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上,而且这些非官方媒体在全网的点击量也长期名列前茅。相比之下,官方主流网站在广大网民中的受关注程度远远不及非官方网络媒体,很容易造成主流话语缺失。其二,除了网络原住民身份,大学生还是手机自媒体的高频使用者。而与传统媒体发布信息需要经过层层审核不同,自媒体信息发布的审核机制明显不健全,把关不严格,很容易造成负面信息在各自媒体平台上大肆传播,使高校突发舆情事件的风险大大增加,同时也加大了高校把控网络舆情走向的难度。

2.线上线下同步传播造成集群效应明显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群体中大学生占比最多。这意味着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相比其他社会群体将会更显著。具体而言,大学生群体虽然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有着强烈的社会参与和话语表达诉求,但分析问题不够理性、全面,特别在面对负面网络舆论时,情绪化倾向往往较为严重。该群体在年龄、身份、心理认同等方面又有着很大的趋同性,在某一问题上容易产生相似的看法,进而在线上线下引起共鸣,形成显著的集群效应。而互联网上的传播主体在价值取向、道德水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造成海量互联网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例如,一些网络自媒体从业者为了吸引网民眼球,不惜以低俗、虚假、反动等内容提升信息流量。一些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则蓄意策划甚至编造某些子虚乌有的舆情事件,企图借助开放的互联网进行更大范围的思想渗透[7]。一些大学生也钻了互联网媒体信息发布管理比较宽松的空子,在不少情况下他们都可以在互联网媒体上随意发表观点和看法,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发生恶性网络舆情的风险,可能使大学生的个体话语在线下加速汇集,更可能使大学生群体话语在线上迅速演变,最后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形成集群效应。

3.高校在线上线下的管控应对能力不强

对于网络舆情,高校在线上线下的管控应对能力还比较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整体上缺乏危机意识和预警机制,思想僵化、理念滞后,这就导致不少高校面对突发的网络舆情危机时无法及时应对,更无法及时预判舆情发展态势和掌握舆情发展规律,常常错过应对舆情的有利时机,造成高校网络舆情失控。例如,有的高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措施十分滞后,即使反应较快,也只是流于“会开展进一步调查”等说辞,实际的后续工作不了了之。有的高校则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回应答非所问缺少说服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部门尚未高度真正重视网络舆情应对,常常对舆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消极态度,缺乏足够的舆情敏感性,导致应对网络舆情十分被动。二是很多高校内部及校与校之间都缺乏信息共享等协作交流机制,信息整合不够、对网络舆情挖掘不深入,尚未形成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合力。而且,不少高校应对网络舆情还缺乏有效的疏导方法,反而习惯简单地采用“堵”和“删”等一刀切的手段,很少对网络舆情进行主动引导。三是不少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明显不足,对网络舆情发展规律、敏感话题回应、舆情危机应对、熟练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都存在不足[8]。有的工作人员无法在线上与大学生网友开展有效交流,更多的只是空洞说教,很难引起共鸣,反而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有的工作人员面对网络舆情危机生怕担责任,不愿回应、不敢回应。还有的工作人员不擅长使用大学生最熟悉的互联网媒体技术,无法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监管。

3.大学生受众年轻化限制舆情传播深度

对于当前的高校网络舆情来说,由于其受众主要是“00后”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但是社会阅历尚浅、情绪容易波动、遇事容易冲动。而且,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大学生网民还受到从众心理、泄愤心理等因素影响,其浏览互联网信息更多集中在娱乐明星动态、体育生活等方面,并且往往仅限于蜻蜓点水似的了解,这使不少大学生对互联网信息的观点和看法缺少客观、深入、全面地思考和实践检验,导致他们对信息了解和信息传播都缺乏一定的深度[9]。

三、基于线上线下联动协调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研究

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形势,高校要紧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着手建立线上线下联动协调的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机制,积极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优化高校网络内容建设、推进线上线下媒介融合、设置线上线下舆情话题等方面的探索,推动社会正能量在高校互联网深入传播。

1.强化线上线下联动协调,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高校有关部门在线上线下的联动协调。第一,高校需要建立线上线下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成立网络舆情工作组,专门负责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构建多部门参与、多方面协同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舆情应急管理预案,细化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具体流程[10]。同时,高校要加强校与校之间的协作沟通与信息共享,促进对网络舆情的协同监测。在线上,高校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完善对互联网媒体的舆情引导,充分发挥主流网络媒体的引领作用,凝聚线上舆情引导合力。在线下,高校一方面要加强校内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上报和处理,在各部门之间建立融信息共享、研判、回应于一体的联动监测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地方公安、宣传、网信等部门及主流媒体的协作,为高校舆情监测及引导等环节提供帮助与支持。第二,高校要加强校内自媒体的监测管理,特别是对在大学生中间影响较大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社团微信公众号等实施常态化监测。一方面,加强与校内自媒体运营者的沟通,引导他们自觉传播社会正能量,降低舆情风险。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发现问题苗头,及时将可能发生的舆情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2.设置线上线下舆情话题,优化高校网络内容建设

高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首先,高校在网络内容建设中要始终将弘扬社会正能量作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来抓,不断强化正面宣传,从而进一步优化高校网络内容建设。为此,为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应急管理,要联合学校学生处、宣传部、团委等部门,在线上线下同步组织开展话题讨论。在线下,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堂、学生社团等阵地作用,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特别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让他们学会理性、客观、全面地看待互联网上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与判断能力。同时,高校还要大力号召广大教师与学生积极就他们最关心的热点话题展开大讨论。在线上,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网、学校官方微博等主流网络媒体的号召力,有效引导校内其他自媒体积极传播富有趣味、贴近师生的内容,自觉摒弃不健康的负面信息,从而在线上线下形成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最大合力。其次,高校要定期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主题活动,特别是针对反响强烈的舆情事件向大学生发布有关话题,引导大学生自觉与错误思想作斗争[11]。为此,高校还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促使大学生用好互联网,自觉做到文明使用网络,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生态环境。

3.推进线上线下密切融合,协调推动主流话语权建设

网络舆情表面上出现在互联网,实际上根源于现实,时时刻刻反映着现实。首先,高校开展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就要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的密切融合,在有关的网络媒体上协调推动主流话语权建设。具体而言,校园网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本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教师和大学生的有关需求。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线上办公等工作环节,大力增强校园网服务师生的便捷度,增加用户黏度。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不仅要进一步完善留言和评论功能建设,增强主流网络媒体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而且要充分借助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在线上、线下的参与度[12]。除此以外,高校还要倡导校内其他自媒体积极宣传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故事,将线下的真实故事移到线上,进一步推动高校网络舆情的主流话语权建设。其次,高校要进一步做好校报等线下媒介的管理,推进线下媒介在主流话语权建设方面与线上媒介的密切融合。例如,高校校报要以问题为导向,在回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的同时,提前进行舆情事件研判,力争做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精准引导。与之相适应,针对校报的问题导向,高校要大力提倡教师积极开通属于自己的微博,强化信息内容的趣味性、教育性、互动性设计,实现线上线下在问题导向方面的同向同行,进而推动线上线下媒介的主流话语权建设。

4.加强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深化网络舆情应急管理

深化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离不开一支过硬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第一,高校对内要加强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培训,对外要大力引进情报信息、互联网信息技术、新闻传播等方面的人才,进而大大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者的网络舆情应急管理能力,最终畅通网络舆情预警、处置、总结等环节,提升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的整体水平。第二,高校要大力培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校报记者等青年骨干,促使他们成长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吹哨人,并定期对骨干学生开展培训,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坚定他们的政治立场,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使他们能够提前发现网络舆情中可能爆发的危机,并将其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高校要引导这批学生骨干积极参与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使他们及时掌握高校舆论动态,在遇到突发的舆情事件时,能够按照统一部署迅速投入舆情应急管理工作[13]。只有这样深入广大青年学生中间,才能使高校精准把握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观点倾向,深刻了解突发舆情事件背后的真相,进而有针对性地确立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模式,最终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四、结束语

在当下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类新兴媒体和网络媒介被广泛应用,互联网舆论信息唾手可得。作为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阵地,高校一向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网络舆情事件越来越成为高校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建立线上线下联动协调的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机制被各高校提上工作日程。高校在线上线下协调运用大数据和网络技术,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地把握校园网络舆情特征,掌握舆情发展趋势,而且能够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能力,提高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效能。高校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联动协调的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新途径,在此基础上建立常态化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宣传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线上线下联动协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最终促进网络舆论实现正向价值。

猜你喜欢

舆情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数字舆情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广东舆情
全国舆情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