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研究——以安徽某高校学生校长助理制度为例

2022-01-0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皓南

区域治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学校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张皓南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校高等教育活动中,影响最大的主体分别是大学生、教师和行政管理者。在传统的理念和体制中,行政权力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占主导地位,高校在具体实践中的改革步履维艰。随着高校管理和素质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群体逐渐要求在高校管理的各个不同方面体现自身的利益,实现民主监督,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在中西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有利于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使得高校和学生本身都能受益。为进一步凸显学生作为高校办学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其更好地参与到高校民主管理活动中,国内许多高校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这其中,学生校长助理作为高校行政管理民主化改革进程中的一种创新实践形式应运而生,可以说它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产物,科学审视这一制度创新的现状,探索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选择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安徽某高校为目标院校,该校于2018年正式选聘了6名学生校长助理,实行首届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在先前文献资料阅读的基础上,使用半结构化访谈提纲,访谈内容主要包括高校学生校长助理的角色定位以及这一制度是如何运行的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工作职权与内容、选拔与任用、监督与考核机制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其中一些关键问题是:1.在您看来,学生校长助理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样的?2.请问您被任命为学生校长助理以来,主要分管哪些具体工作?3.作为学生校长助理,您满意自己的工作状况吗?就您个人而言,作为校长助理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在研究对象方面,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目的性抽样,即以信息饱和为原则,根据研究目的选择能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最终确定研究对象为A大学6名学生校长助理(编号:S1-S6),样本覆盖人文社科、理学工科,纵跨本科生至博士研究生,其中男生2人,女生4人。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是研究的重头戏,需要将原始资料按照一定的条理和逻辑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使资料成为“有一定结构和条理的内在联系的意义系统”。在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阶段,质的研究中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模式主要有两种,线性模式和互动模式。前者对资料进行自下而上的抽象,后者则是循环往返、分析部分相互互动的模式。[1]在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是同步进行的,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对资料进行浓缩和提炼,进而出现研究的线索,通过对将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展示来完善线索链条,进而形成研究结论。首先将访谈资料进行整理,根据理论将其归类,继续回顾事实加以验证,将访谈资料作为类型中的典型佐证,最终形成结论。在资料的归类和深入分析阶段,质的研究中结果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情境型和类属型两大类。情境型是按照时间序列的逻辑对研究结果进行陈述,类属型则是按照相关主题对研究结果进行分类描述。[2]本研究均衡采用了两种处理方式,在对6位受访者担任学生校长助理这一职务的工作经历进行描述时,情境型能够以时间发展作为线索;在对高校学生校长助理这一制度的实行现状进行剖析时,类属型则能更加清晰地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学生校长助理的工作定位和职责界限模糊

1.缺乏民主氛围,学生校长助理参与层次有限

高校学生校长助理在推进高校民主管理机制改革和高校“去行政化”“去专断化”“去边缘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以安徽某高校为例,选聘通知中规定高校学生校长助理日常工作主要包括收集反馈学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提交相关议案;协助校长处理有关学生工作;列席学校有关会议和活动;参与学校有关制度的起草、修订;开展系列调研,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等。然而通过询问“请问您被任命为校长助理以来,主要分管哪些具体工作?”时,研究发现6位受访者的回答都仅仅只局限在日常值班和起草文案工作,组织举办校领导午餐会系列活动,开展学子心声调研活动这几个方面。在实际制度操作运行的过程中,学生校长助理在参与学校事务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常常被忽视,学生校长助理参与民主管理层次不高,很多职权工作尚未落到实处。

2.学生校长助理工作定位和职责有待明确

访谈中,6位学生校长助理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和职权的期许。“就我而言,工作职权内容上没有一个非常明确化的规定,有时候广大同学们把诉求和问题全部涌向我们,关于我们的工作内容需要有一个明确界定,哪些是属于学生校长助理管理的范围,哪些不属于学生校长助理负责,应该让广大同学找学校哪些职能部门咨询也可以有一个界定”(S1);“在进行维护校园权益的工作时,学生校长助理很多时候难免会和校学生会权益服务部在工作职能上产生重叠。在举办一些校园文化活动时,学生校长助理的扮演的角色又常常与社团等学生组织相类似”(S3)。因此要着力避免学生校长助理和其他学生组织出现同质化,进一步明确规范有关学生校长助理的定位和职责,有利于学生校长助理和其他学生组织各司其职,健全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体制,更好地发挥为广大同学服务的作用。

(二)学生校长助理的选拔与任用机制亟待完善

1.学生校长助理选拔覆盖面存在局限性

以安徽某高校为例,学生校长助理的选拔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全校公聘,面向广大学生;二则院系推荐,主要是担任学院学生干部的同学。选聘条件要求参选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热爱和关注国家、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求知欲,工作热情高,工作态度积极端正;善于沟通,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组织协调、语言表达、文字写作能力;学习成绩优秀,精通办公软件,外语水平高,口语熟练;在校期间无不及格课程和违纪等现象,综合素质优良。

这在我们对6位受访者的访谈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在担任学生校长助理之前,6位受访者都有过学生干部经历。“选拔方面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前来参聘的学生覆盖面不够广,从任用的情况来看,学生校长助理选拔的都是有一定学生工作经验的,这在首届学生校长助理开拓阶段显然是有好处的,但是基本框架定下来后,后面的选拔工作可以考虑增加普通学生的比例,跳出固定化的思维模式,开展更多创新的工作”(S2)。

2.学生校长助理缺乏专业的工作指导

学生校长助理肩负着学校与广大同学之间信息传递,调研并传达学校重大政策的制定,为学校建设发展建言献策等重大责任,然而由于相关工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储备的不足,在缺乏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新走马上任的学生校长助理往往难以真正开展和落实工作。恰如受访者所言,“每个月举办的校领导午餐会系列活动中,学生校长助理收集并整理出众多参会同学提出的各种问题和现实诉求,有时候不确定这些问题具体对接到学校哪个负责的职能部门,容易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胜任这个职位。当我们把交办单送达到学校职能部门或学院相关负责老师的时候,有的部门和老师对学生校长助理的工作可能不够配合,常常会出现回复交办单拖延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S5)。

(三)学生校长助理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尚未健全

作为解决高校行政管理中民主化问题的新模式、新手段、新方法,学生校长助理制度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健全、建设起点低的弊端,[4]这在访谈中也有体现。“由于学生校长助理成立不久,还没有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大多只能通过日常工作去考察学生校长助理的积极度,开通学生和老师共同监督的渠道有利于让每位学生校长助理严于律己”(S3)。有效的的监督考核机制是加强高校学生校长助理管理建设的关键,充分调动学生校长助理积极性和主体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为高校的发展献力。

四、结论与展望

(一)优化学生校长助理工作机制

1.优化学生校长助理外部工作机制

一方面,从高校学生校长助理外部工作机制来看,学生校长助理需要和学校各个重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建立长期的协调沟通交流机制,规范管理职权界限。在各职能部门和学生组织中安排具体的人员来专门负责和学生校长助理的对接与互动,更好地保证学生校长助理高效完成各项工作,解决广大同学的实际困难和现实诉求。学生校长助理的本质是学生,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高校应加强对学生校长助理这一队伍的专业指导,创新其工作思路,增强其工作能力。安排学校发展规划处等职能部门为学生校长助理开展理论知识、调查分析、社会研究专项能力培训,通过专业的指导使得学生校长助理在现实的履职过程中科学分析形势, 寻找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对培养学生校长助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5]

2.优化学生校长助理内部工作机制

另一方面,高校也应进一步优化并完善学生校长助理内部工作机制。高校学生校长助理要对自身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提高角色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学生校长助理团的成员之间是扁平化的,在这样一个团队里,每个人按照能力的大小或优势特点进行分工。在举办全校范围的大型特色活动和开展调研时,每位学生校长助理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6]学生校长助理应主动及时向校长汇报工作计划、进度以及成效等,保证校长能够充分了解学生校长助理的实际工作情况并及时进行跟进和指导,促进学生校长助理的工作真正发挥实效。

(二)建立健全学生校长助理监督管理机制

1.健全学生校长助理监督考核机制

加强对学生校长助理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对学生校长助理的监督指标进行量化,避免监督考核机制流于形式化的表面。细化监督条例和监督方式,明确监督反馈机制, 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学生校长助理的监督中去, 激发学生校长助理积极工作。[7]由学生代表评审团和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对学生校长助理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这种双重评价体系决定学生校长助理将会由学生和学校共同打分,学生校长助理的工作必须时刻在学校和学生这两个层面进行。如此一来,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的校长办公室负责制评价体系单一向上的问题。

2.建立学生校长助理工作激励机制

一般而言,激励机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包括福利、晋升、授衔、表扬、嘉奖、认可在内的外在的激励方式;另一种是包括责任感、光荣感、胜任感、成就感在内的内在的激励方式。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激励机制应以内在激励为主,外在激励为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在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应正面引导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区别,避免内在激励的形式化与外在激励的功利化的影响而失去了民主管理本身所强调的客观性和公平性。高校要保障充分的资源支持和一定的经费补贴,调动学生校长助理工作积极性,使其自觉树立红线意识,避免学生校长助理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建立跨地域高校学生校长助理联盟

总体上看,国内已有30多所高校建立了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其是为满足大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推进高校行政管理民主改革,提高高校民主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各高校中的学生校长助理制度运行大都各自为政,并没有一个统一健全的机制。学生校长助理这一制度在高校中最长实行了十多年,最短就一两年甚至几个月,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略显稚嫩,所以有待探索出一条规范化道路。建立跨地域高校学生校长助理联盟,便于实现管理模式和资源的共建共享,互相交流座谈,访学调研,各个高校共同制定出一套成熟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各个高校依据自身实际进行调整,否则一团散沙很难有长足发展。

学生校长助理的设置是高校民主管理的新尝试,这标志着大学生自主参与高校管理和决策成为现实。高校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搭建了学生与校长沟通的高速路和直通车,是高校民主化管理的重要进步。诚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作为一项创新尝试,在实际推行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诸多问题,然而随着工作职能的进一步明确和工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将不断成熟,发挥出更大的制度优势,为高校民主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学校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学校推介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