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学”:破解经典古诗的言语密码
——以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为例

2022-01-01邓燕萍

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枫桥夜泊问学夜泊

文∣邓燕萍

“问学”,即问与学,是基于传统教学经验,融合现代教学思想的教学策略。教学以问题为支架,策划循“问”而“学”的言语实践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直抵语言内核,将教学向更深处漫溯,让高品质的“学”在“问”中发生,“问”在“学”中发展,实现“学”“问”融合,相互促进,提升学生对语言审美和文化传承的素养水平。近年来,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尝试运用,有效破解诗文意象密码,引领学生很好地浸润、传承古诗文所蕴含的经典文化。本文以《枫桥夜泊》为例,分享“问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从“问”出发:解读文本,发掘教学价值

古诗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师首先要进行文本解读,探寻文本原生价值的基础上实现教学价值的生长。教师着眼于学段目标,细读文本,充分领悟编者意图,把握文本的行文思路、价值取向、写作特色等,努力发掘这一类文本的教学价值,这是达成“问学”有效性的前提。

1.“问”意图,明确教学取向

部编教材编者意图直接反映在单元导读、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的设计上,透过这些“教学提示”,能很快突破“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可以这样“问”自己:教材中有什么?为什么这样编?我要教什么?《枫桥夜泊》编排在五年级上册第七组“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单元主题之中,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诗的旁边有三处注释,配一幅诗人独坐江边客船的插图。课后练习第一题指向朗读、背诵和默写;第二题指向想象、语文要素;第三题指向理解、体会情感。经过这样“问”教材,便可知编者的意图:让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第三学段古诗教学的要求,明确《枫桥夜泊》的教学是以文字品味和想象景象为主,凸显意境和诗情。

2.“问”文本,发现言语密码

如何达成目标?直入文本,在语言中走上几个来回,破解言语密码,是教学的简洁、有效之道。《枫桥夜泊》是千古传颂的经典。借助语言进行体悟,引领学生领略经典古诗的妙处,是教学这首诗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对话经典,用心去聆听文本发出的千年绝响,才能沉浸在诗歌营造的意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才能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因此,我们在细读文本时,要学会叩问语言,与文本进行对话: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枫桥夜泊》以疏密有致的结构,如音乐般的行文节奏,以及诗中内蕴的悲愁,给人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这种“内蕴”与“诗情”完全融缩在一个“愁”字上。首句描绘了“夜半”时分,“目送向西而落的月亮、耳闻乌鸦的啼叫、身感满天的霜华”的意境。一种凄凉、寒冷、孤独的感受油然而生。第二句勾勒出江岸枫叶正红,江上渔火点点的“夜泊”景象,尤其是“江枫”和“渔火”两景,一静一动、一暗一明、动静结合、冷暖对比,在这样的秋夜,漂泊异乡的诗人因孤独寂寞,对愁而眠。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寒山寺的钟声响起,直击诗人的心坎,怎能不愁绪满怀、孤寂难耐呢?前两句诗的意象密集,形成一种浓郁的审美意蕴;后两句意象疏宕,意境空灵深远,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诗人在“夜泊”中最具有诗意美的意象就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静谧,还将诗人听到钟声时难以言传的感受尽在不言中。有了寒山寺的这一笔“夜半钟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枫桥景物的层面上,营造出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依“学”定教:把握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如何将可教、必教、需教的文本解读内容转换成可学、必学、需学的学习内容,需要对学情进行考量: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站在“学”的视角,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分析学生的“已知”和“未知”,解决学生“想知”和“能知”,实现学生学习的“需知”,是学生素养提升、孕育学会学习起步的关键。

1.设计分析“问学单”,发现学情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书声琅琅,我会读”“提出疑惑,我会问”“咬文嚼字,我发现”“查找资料,我搜集”四个方面设计“问学单”。从“问学单”梳理情况来看,因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差异,“问学单”上往往呈现出碎片化的问题。

如何透过这些“碎片化”的思考,去探寻学情,我们结合学习目标进行分析,在个性化问题与共性的问题中,找到“学”的聚焦点和着力点:“诗人为什么愁眠?”从“学”的需求出发,需要一个层级的引领,探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愁眠”?可以从哪些景物体会诗人的愁绪?诗人是怎样营造这些景物的意象来表达“愁眠”的?很显然,学生对诗中景物的意思容易理解,而对诗句表达的意象与诗人内在情感契合的理解与感悟有困难。基于此,我们将“发现诗中的景象”确定为教学起点,继而品味文字触摸“诗中的情感”,最终抵达感悟传承“诗中的文化”的目标。

2.对话分享“问学单”,策划活动

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需要落实到“学”的活动中。课堂上每一次的学习活动都蕴藏着学情,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策划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互帮互学、交流讨论、共学分享等活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的盲点,找到学生“学”的诉求点和教师“教”的着力点。

教学《枫桥夜泊》,以“愁眠”为突破口,通过构建“问学任务群”,动态解读学情,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在对话与分享中达成学习目标。这个“问学任务群”安排如下学习活动:一是自读质疑,提炼问题,明确学路;二是批注阅读,小组合作,互帮互学;三是品读词句,诵读想象,体悟诗情;四是表达心声,以诗解诗,文化渗透。学生在这样的言语实践活动中积极建构,并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习得言语知识,感受诗歌独特的意蕴,获得审美的体验和文化的熏陶。

三、“问”“学”相融:破解古诗密码,感受经典魅力

“问学”,要以问题为主线,以学习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疑惑;潜心会文,主动探究;对话分享,解决问题。《枫桥夜泊》一诗的教学,我们采用“问学”策略,解开蕴藏在古诗中的言语密码,徜徉在诗的意境之中,获得美的享受。

(一)以“问”导“学”:解诗题密码,发现“诗中的景象”

诗题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可以窥见诗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张继以“枫桥夜泊”为题,将诗作的时间、地点、事件、缘起等向读者作了交代。全诗围绕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展开,诗中景物的挑选独具慧眼,为读者渲染出一个凄清悠远的意境。本课教学从“问”诗题开始,在问题的召唤下诵读古诗,了解诗意,去解开诗题的密码,发现诗中独特的景象。

1.读题质疑,以问导学。板书诗题,引导学生关注“夜”,读出一份安静;解释“泊”,联想飘泊的船只停靠水边的画面。接着让学生质疑课题:“诗人为什么会在枫桥夜泊?夜泊的诗人看到什么景象?”利用这些问题启动学生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走进诗人营造的“夜泊”景象之中。

2.诵读古诗,读出味道。古诗的学习离不开读,通过个别读、同桌互读、师生合作读、集体朗读等形式,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反复吟诵中,通过声韵与想象,初步感受诗中的那一份宁静与清冷、那一份愁绪和感伤。

3.素描景象,感受匠心。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思考:“夜泊的诗人看到什么景象?”采用自主学习、交流分享等方式学习古诗,了解诗意。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素描诗中的景象,谈谈读书发现。

从诗题入手,以“问”的方式破解言语密码,开启了“学”的旅程,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诵读中初感诗情,萌生探寻意象的欲望,在自主探学中素描诗中的景象,发现“夜泊”景物的选择与诗人的情思有关,景因“泊”而生,情因“泊”而弥漫,从而破解诗题的密码,感受诗人的匠心独运。

(二)以“问”启“学”:解意象密码,触摸“诗中的情感”

诗歌的意象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古诗教学要找准诗歌的意象入口,打开诗歌中的意象密码,才能依归诗人的心灵家园,找到诗人的情感之处。《枫桥夜泊》中的“愁眠”,是一个独特的情感,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呢?我们紧扣核心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开展如下学习活动:

1.紧扣诗眼,以问启学。学生在“问学单”上的问题集中在诗眼——“愁眠”上,即诗人为什么“愁眠”?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层级的铺垫,寻找开启思维目标的大门。我们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提出辅助问题,启发他们思考:“诗人的‘愁眠’,一定是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为什么“愁眠”,诗句中没有告诉我们,但我们可以从诗中的景物找落脚点,去细细体会,打开“愁眠”这扇窗,走进诗人的心里。

2.批注阅读,合作交流。学生回归文本,品读语言,圈画词句,批注读书的感受,留下思维的痕迹。将批注与核心问题的有效融合,既有个体静思默想,又有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有助于学生品味语言,触摸诗人的情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品读意象,披“象”入情。诗人的“愁眠”的密码藏在意象之中,将“夜泊”的所见所闻借诗中的景物传递内心的情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意象,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蕴含其中的情感。

(1)循“象”求“意”,品味意象之情。首先品读“月落”与“客船”这两个意象。月亮向西而落,一个“落”字,显示诗人情绪的低沉,夜色已深,满天霜华透着寒意,悲情愁绪油然而生;一条停泊在枫桥边的“客船”,道出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愁。再品味“江枫”和“渔火”,体会色彩明暗、动静结合营造出的意境。枫叶代表秋景,加之“霜满天”,暗示秋意已浓;而客居小船的游子,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必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是一种思乡之愁。拓展阅读张晓风的散文《不朽的失眠》(片段),结合相关的资料谈谈诗人的心中还有什么样的愁?引领学生沉浸在诗歌营造的意境中,体会其复杂的情感。

(2)因声求气,融通意象之境。如何让意象回到意境?通过诵读。我们精心挑选音乐,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这样引导学生诵读:月亮逐渐沉落下去,乌鸦的啼叫打破了夜的静寂,一静一动,更衬出夜的安静;江边火红的枫树,江上忽明忽暗的点点渔火,一明一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让我们一起来到枫桥边,请看——(生诵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夜半时分,寒山寺的钟声传入诗人的耳朵,传到诗人的心里,诗人的愁绪也跟随着钟声在夜色里回荡,请听——(生诵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样的诵读,将学生对诗中意象的感觉认知,对诗人情感的领悟表现出来。诵读就像阳光一样,照亮并融通了学生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声”临其境,一同走进那个秋夜、孤舟、游子愁眠的意境之中。

以核心问题撬动学生阅读和思考,引发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从意象中感受诗人的愁绪,使“愁眠”具有多元的层次性和丰富性。再通过诵读由意象走向意境,走向情景交融的人与自然审美统一的境界。

(三)以“问”延“学”:解意蕴密码,感悟“诗中的文化”

意蕴,是诗歌中渗透出来的一种超越感性的理性内涵,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枫桥夜泊》的“夜半钟声”丰富了游子的愁思,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美学的意蕴。我们通过巧设情境,表达心声;诵读诗句,以诗解诗;以“问”延“学”,感悟文化来破解钟声的意蕴密码。

1.聆听钟声,抒写心声。学生静听空灵的钟声,让学生的心灵与钟声共振,教师创设语境:“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传来,一声又一声,声声敲打在诗人的心间,好像在对诗人说些什么?诗人听到钟声后又做了些什么?”学生用心去贴近钟声,融入钟声,提笔写下心中的所思所感,表达钟声给诗人带来的温情。

2.以诗解诗,体悟诵读。张继把“愁眠”寄托给了钟声,《枫桥夜泊》之后,诗里的月落、乌啼、夜半钟声等意象在历代诗人的诗句里不断地出现:“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学生诵读历代诗人写钟声的诗句,感受诗人们对钟声的绵延之情。

3.以“问”延“学”,感悟文化。诵读诗句之后,引导学生对历史的钟声生发疑问:为什么这么多诗人写钟声?钟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魅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诗中的夜半钟声已不只属于诗人,还属于后来读这首诗的人们,钟声引起了人们情感共鸣,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这就是钟声的魅力、经典的魅力。学生在“问”与“学”中,与钟声对话,成了钟声的知音,成了中国文化的知音。

以“问学”的策略教学经典古诗,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主动地去挖掘教材的价值,探寻学情,抓住关键问题,实现因需而教,循“问”而“学”,在聚焦诗题、意象、意蕴中,破解其言语密码,策划有针对性的诵读、想象、品味等学习活动,受到文化的熏陶,获得精神的启迪,真正让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的过程中落地。

猜你喜欢

枫桥夜泊问学夜泊
枫桥夜泊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做无用的事
问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夜泊(外五首)
让学生在课堂自然生长
从“问学”走向“学问”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从及物性角度分析《枫桥夜泊》及其三种译文
对唐代古诗《枫桥夜泊》意境的赏析
例谈写景类古诗词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