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校体育教育政策演变及启示
2022-01-01孙刚成宫昊
文∣孙刚成 宫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围绕如何改善全国人民的体质,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颁布了众多政策来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本文从时代背景、政策内容和影响等方面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政策演进历程;分析其演进历程中的内在变化,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地位与意义;进一步加深对学校体育政策发展规律和内涵的了解,为树立科学的学校体育观奠定基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教育政策发展阶段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学校体育迅速走上了正常的发展道路,国家对学校体育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不断加强。循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教育政策的发展进程,依据不同时期国家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与发展成效,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1949—1956年:受到重视的学校体育
毛泽东同志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生负担沉重,身体素质下降,于1950年6月19日写信给时任教育部部长马旭伦同志,强调加强体育教育的事情要尽快解决,“所有学校都应该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1951年1月15日,毛泽东再次写信,要求尽快采取措施落实学校体育发展的方针,这充分反映了国家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决心。1951年7月,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建议:“学校应积极开展体育、文化和休闲活动,努力提高全国学生的健康水平。每个学生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有身体足够强壮,我们才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深入学习和努力工作。”[2]同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的《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特别强调:“使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五育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依赖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各级政府教育机构和学校有义务“立即纠正对学生健康和健康思想培养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加强体育教育最大限度地丰富体育和娱乐设施,改善学生的体育锻炼”并且规定“学生的日常体育、自由活动或用于生产劳动时间应为1小时至1个半小时,前提是除去正常体育课、课间活动或早操”。这一规定明确了中小学体育课和锻炼的时长。
1952年,教育部和中央体委联合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指出,体育教育的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两方面并重。为确保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同年,教育部正式制定了《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计划》,明确体育课设为必修课,一周两节,从小学到大学的第二年都要开展此课程。1954年,教育部学习参考《苏联十年制体育教学大纲》的文本内容,制定了我国第一套《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以及《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草案)》。并于1956年7月推出了《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这是我国第一个推进体育教学标准化的重大举措。1955年8月,国家体委会同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改进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联合指示》,1956年7月,高等教育部、体育运动委员会、卫生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领导进一步开展一般高等学校体育运动的联合指示》,要求所有教育机构主动改进学校中的体育教育,逐步将学校体育教育与培训结合起来,新中国学校体育稳步向正规化迈进。
(二)1957—1976年:缓慢与挫折发展的学校体育
1957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1957年学校体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规定“体育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学校体育工作,并且学校的体育教育由教育管理局负责指导并落实”,[3]但是,双向指导的学校体育发展效果并不理想。1967年1月,“教育革命”开始以军事训练的形式对全国小学、中学和普通学校的等候队伍进行全面培训,并根据部队人数取消了班级培训。因此,在1967年之后,军事培训取代了全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正常的学校体育教育陷于停滞状态。1974年,在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曾监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开始向着正常的方向调整。但是,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整体处于低迷的挫折状态,没有延续第一阶段的发展。
(三)1977—2011年:全面发展的学校体育
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提出,“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在确保他们在道德、知识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共同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开始恢复正常状态。1979年5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委员会和团中央组织的扬州会议主要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校体育地位的重要性得以明确;第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制度建设得以完善;第三,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与队伍建设得以加强。[4]同年,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强调,“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体育,必须予以重视”,体育课缺课多、不达标的同学不能评优,而且要作为升留级的重要依据。1985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开始规范中小学各年级的体育教育教材。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规范设定,包括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课外体育活动、课内体育教学、课内外体育教师、场地器材设备配备等方面。[5]
1995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体育课须列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之一”,同时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的体育课与体育活动时间要得到保证,保证课内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与师资设施条件,从而上升到了法律保障的高度。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学校体育课程得到丰富,学科体育课和活动类体育课同时进入各级各类学校课堂之中,新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逐步建立。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实验;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则也于2003 年颁布试行。至此,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全部制定完成,体育课程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体育法与规范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标志着新中国学校体育教育获得全面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四)2012—2021年:趋向跨越发展的学校体育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10月22日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现在和以后的一段时期,要重点全面强化中学的学校体育。为此,学校被要求建立一支完美的体育教练队伍,使体育设施总体上达到国家标准,同时建立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学校体育科学评价和规范化的基本制度,更好地参与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将团体活动和运动比赛相互协调,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联系,以全面推进和分类指导为基本原则,使学校体育教育和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强化和提升。为了进一步强化体育教育,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8月10日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学校体育教育目的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另一个方面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把体育教育提高到了新高度。《意见》指出学校体育应是实现现代教育和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工程。《意见》中的主要目标是到2022年,改善学校体育锻炼条件,不断完善学校工作制度和体育教学机制,使教育效果、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总的来看,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后,国家开始全面强化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把学校体育推向了跨越式发展阶段,开始向体育强国的目标奋进。
二、学校体育政策演变分析
在70多年的探索发展过程中,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管理和教学体系逐步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体系逐渐完善,教学目标和方法逐渐多样化,日益强调学生主动接受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能注意到学生的素质差异并进行分层教学,说明学校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体育教育政策的不断更新完善下,我国在一步步解决问题,体育教育在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更加关注学生,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接受体育技术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学校体育在育人、增强体质等方面的功能也逐渐体现出来。
从目前全国教学情况来看,体育学科教学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师生们为了提高主科成绩与考试总分,学生的体育课仍然存在被其他学科占用的问题;学校领导层对于体育课的教学不够重视,造成了学生、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学校对于体育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使得一部分体育课程由于器材、场地原因无法按照标准开展,造成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积极性不佳,甚至有些学校的体育课会存在只有简单活动的现象。这些问题导致了体育学科教学开展困难,学生体育素质不高。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2020年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逐步增加体育在中、高考中的分值,这一政策必将推动中国体育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学校体育政策演变的启示
体育教育政策的发展不仅受我国历史传统、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因素等的影响,还受到我国体育课程的开发现状、教育改革形势、学校体育本身特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国外体育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未来的学校体育改进仍然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发展新型体育教育
首先,要引导体育教师改变体育教学就是专业运动训练的观念。许多体育教师由于受过专业的竞技运动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很注重对技术的教授。过多的技术教学,有可能会使一部分体育素质差的学生失去参与的乐趣,造成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应兼顾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根据班级体育素质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促进学生全面参与、全体参与,以便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应允许各地学校根据当地和本校特色确定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传统体育教育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过于统一,忽视了地区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无法适应全国所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适合不同地域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不是全国统一实行,没有特色和实效。
再次,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应注重多元化发展。在过去的体育学习评价中,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单一,集中于学生的体能是否达标,评价标准受到局限,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出现“一刀切”现象。因此,评价内容和方法应考虑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体育考核不应只注重体能的达标率,要淡化体育评价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不断完善体育课程成绩的评价指标,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是单一地通过硬性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重视学生在体育课活动中的过程评价,而不是仅以结果为指标。要充分利用多维度、多方面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专业的、科学的评价,逐步诱发学生更强烈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强身健体能力。[6]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坚持以学生为根本
首先,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被动接受体育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引导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另外,要积极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兴趣调整教学活动,使大部分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教师还需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
其次,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体育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人们合理对待三种学生。第一种是绝大多数学生,这类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根据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水平来制定。第二种是体育特长生,这种学生体育水平较高,面对这类学生教师应着重发展他们在体育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和水平。第三种是体育后进生,这类学生体育基础较差,是体育教育的重难点,他们往往跟不上教学进度,难以完成体育训练任务,进而否定、放弃自己,面对这类学生应耐心教导、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进行分层式教学,照顾到这部分学生。
最后,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时刻注意体育教学的理念和目标。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不是一味迎合学生体育兴趣进行教学,应该是引导、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更新学生的运动理念,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学生的体育兴趣只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依据之一,而不是唯一的依据。
(三)走出体育教育误区,丰富体育教育功能
首先,在教育改革后,教学活动要以学生自身发展为中心。很多教师对此产生了误解,甚至有些教师把“一切为了学生”变为迎合学生的教育教学。实际上,以学生为中心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特点、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设计教学策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具有内在联系,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有力体现。处于学校中的学生,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随波逐流,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如果教师不发挥其主导作用,采用“放羊式”教学,任由学生发展,最终将使学生放任自流,导致教育误人子弟。
其次,在提倡自主学习方面,不是对接受式学习的全面否定,而是对接受式学习的调整、补充。逐渐弱化机械式学习、填鸭式教学的教学理念,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能力,改变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转变学习方式,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并不意味着在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时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在学校体育中依旧有着一定作用。例如,在学习健美操和太极拳时,仍然需要教师做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因此,在转变学习方式时应正确对待合理运用接受式学习,而不是摒弃。
最后,要正确对待体育教育的作用,发挥其功能。由于受体育传统功能和竞技体育观念的影响,体育给大众的印象就是增强体质、提高技能。这种观念是比较狭隘的,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基本要求,同样可以称为核心要求,但是体育教学还有其他的作用。学校体育的功能,首先是育人功能,即通过参与一定的体育锻炼来教育学生,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其次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能;同时需要强化审美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功能等。[7]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全面认识学校体育的作用,并将其功能性发挥出来。
(四)保障体育设施建设,实现体教融合
学校要保障体育课的进行,就要保障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很多学校里的教师会占用体育课,有的学校只有一个光秃秃的操场,没有任何体育器材和设施;有的学校体育设施老化没有及时维修或更换,这反映了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
学校应深化体教融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学生体育课的质量,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系统地对体育学科教学进行改革,针对学校,要保障体育课的足额开展,教师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不断完善课程评价制度,从多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另外,需健全体育特长生的升学就业制度,促进人才的成长。加强场地设施利用和共享,加大对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的宣传力度。
体育教育要重“育”而不是“考”。现在很多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原因就在于体育课重视体测考试,让原本放松身心的体育成为了一种负担。学校应让学生“理解、体验、认识”体育,而不必“样样喜欢、人人会”体育,体育重在育人,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应淡化对考试的重视和要求,转而注重体育的育人功能。
(五)合理借鉴国外经验,适时更新教材教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合理借鉴国外体育教育政策与方法。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不约而同地进行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应比较国内外的体育教育,对国外先进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找出我国与其他国家在体育教学上的差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考虑国家的需要和学校体育目标的基础上加大对体育教育的重视。
在借鉴国外体育教育的同时,要突出我国特色。对待我国学校体育,要继续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特征,保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坚持“健康第一”的观念,既要提高学生体质,又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教材需根据体育教育的功能适时修改。体育教学教材要具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功能,在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同时,体育教材要注重学生体育理念及个人身心健康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形成心理的正确发展,具备新时代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另外,体育教材应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师在体育教材标准的引领下,根据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内容调整。因此,教材不应再是束缚教师进行独特有意义教学的枷锁,而应给教师足够的创造空间,使其能够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进行体育教学。
总之,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学科,应该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在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发现问题就需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谋取发展,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要直面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先解决主要问题,后解决次要问题,保障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在新课改标准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升学生体育素质,培养一批新时代优秀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