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语境,高效还原
2022-01-01江苏省南京市成贤街小学金长宝
◇江苏省南京市成贤街小学 金长宝
当代作家孙颙说:“生活本身就是很复杂的构造,我只是希望能在写作中将其还原。”的确,写作就是一门还原的艺术。当学生开始拿起笔写作文时,实际就已经开始了“回忆”过去的还原过程。无论是写过去的事,还是写未来的事,即便是当时发生的事,马上去写,都需要调动脑海中的储备,将记忆中的印象还原到纸上。
当学生沉浸于回忆中进行勾勒时,会尝试再次进入过去的语境中体会感知,再由此产生一定的语篇输出。如果记忆的印象深刻,则还原过程可能比较顺利。反之,记忆模糊,还原过程就显得有难度,甚至难以推进。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充分唤醒记忆,调动写作的热情,须创设一定的交际语境,促进高效“还原”,完成真实的习作。
一、对话激活
对话是习作指导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习作指导过程中的师生对话,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过去记忆的唤醒。同时,对话构建起了交流与表达的语境,使学生在还原时能够捕捉到一定的对话情境,也能丰富习作的内容,可以使叙述之中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作家在写作时,亦是如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将自己转化成故事中的人物,以求获得真实的对话情境。在小说《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化身为一位富家子弟迅哥儿,以此与闰土进行对话。通过对话的展示,自然而然地让读者感受到了少年闰土的见多识广与健康活泼。对话成了作家创作构思的重要方式,对话也在人物塑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何捷老师有一次在校园里捡到一只从树上落下的鸟窝,他即兴生成对话,构建对话语境,帮助学生将原本并不熟悉的事件进行还原。几个学生围拢过来之后,何老师趁机与学生展开对话——“鸟窝怎么会从树上落下来?”“当鸟窝落下时,鸟妈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面对这样的一只鸟窝,你最想说什么?”……这样,原本简单的突发事件,变成了鲜活而有情感的趣味故事,学生的创作欲望也被点燃了。
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习作五要求“围绕中心意思写”。这次的习作学习活动,没有语境帮助回忆,只是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关键词,做到围绕中心选择不同的事例写一篇作文。学生在习作时,只看到了“要求”,难以进入情境,构思时就略显被动。对于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创设一定的对话情境,学生硬着头皮去回忆,势必举步维艰。反之,围绕一个关键词,师生对话,以对话引发回忆,再书写过去情境中的对话。这样,尘封的记忆就会被激活,形象感也会在作文之中生成。
二、动作模拟
高尔基曾说过,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动作描写是否“出彩”,决定着人物形象是“站起”还是“趴下”。因此,我们迫切地希望学生能提高动作描写的能力,从而促进人物形象的塑造。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塑造出一位经典的父亲形象。其中,“父亲”探身穿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情景,令人感动。“父亲”的背影之所以让万千读者泪目,其实就是源自作者细致入微的动作描绘。生动贴切的动作还原,将父亲的形象牢牢印在读者的心中。
在人的记忆存储之中,转瞬即逝的动作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写作时也较难精准还原。学生在习作时,如何能够做到精准回忆,进一步做到细致刻画重点情节中的动作呢?管建刚老师在执教《第一次_____》的习作指导课时,曾现身说法,现场模拟简单炒菜的情境帮助学生还原其时的动作。通过动作的模拟,学生准确还原出了平时容易忽视的细微动作。可见,现场模拟是进行动作还原的有效方法。
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习作七要求完成一篇题为“我的拿手好戏”的习作。其中《三招挑西瓜》的提纲中,最吸引人注目的就是挑西瓜时的“看、拍、听”这三招。连续的精准动作被还原出来了,人物的形象也就立了起来。在这次习作指导中,要想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片段中的细微动作,不妨在课堂上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当堂表演,先展示拿手动作,再在作文本上还原拿手动作,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三、情感熏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就是感情的产物。情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了鲜活的情感之源,文章就会显得死板呆滞,毫无生气。而实际上,只有作者首先为外物所感,被彻底打动,才有可能写出动人的东西。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心灵,只有在感动的天地中徜徉,才能够编织出灿烂的云锦,喷吐出辉煌的光焰。
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中,高尔基通过一封简短的书信表达了对儿子的赞赏,同时将“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思想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儿子。通过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件,儿子受到了教育,读者们也被高尔基的教子有方感染,激动不已。情感是作家创作的动机,情感也成了沟通读者与人物的心灵桥梁。
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进而产生共鸣。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其投入情感,化被动为主动。王崧舟老师执教习作指导课《亲情测试》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模拟最爱的人一个个离开身边的“亲情测试”,让学生在选择的同时深切思考自己与亲人之间的爱与摩擦、相互交缠的关系。这种“挖掘心灵的教育”之熏染打开了感情的大阀门,此后学生对于“亲情”便有事可写,有细节可写,从而有效杜绝了写虚假的事例和矫揉造作的杜撰。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有了真实情感的激发,才更有利于真实的心理活动的描绘。在教学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习作四《心愿》时,老师先播放歌曲《妈妈的吻》,歌中唱道:“女儿有个小小心愿,小小心愿,再还妈妈一个吻,一个吻……”动听的乐曲渲染出了浓郁深沉的情感,自然激发了学生抒发心愿的欲望。如果能够在习作中加强情境构建,继而渲染情感,一定能够激发习作表达的动机,增强表达的效果。
四、画面再现
写好记叙文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文章中的人、事、物、景等写得生动鲜活,这要求作者营造出文章的画面感,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然,用文字刻画出一种画面,再现一种场景,会使“文中有画”。这就要求作者写文章时就像拿着一架摄像机对准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场面,如此还原,方能在大脑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儒林外史》中有关王冕学画的情节中,就有一段对雨后荷花的精彩描述。其中的景物描写,层次清楚,色彩鲜明,具有极强的画面感。正是这样的画面,把少年王冕引上绘画创作的道路。而其中富有意境的画面,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使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直接感受,体验生活,是教学情境构建的有效手段,可大部分情况下条件有限,这就强调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优选一些图像画面,如活动画面、视频等,作为导入教学情境的媒介。薛法根老师在执教《素描作文》一课时,先以自己为模特,以直接的画面感呈现给学生,再悄无声息地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人物。对于人物的观察,儿童往往总是缺少明确的观察方法,因此人物的描写也就比较模糊。薛老师运用有特点的画面激发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掌握了把握画面的技巧后,学生也能慢慢尝试在回忆中捕捉画面,完成习作。
学生在教师富有画面感的情境的引导之下,带着情感去观察、体验情境中的要素,才能展开思维,才能发散地表达。在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习作二《多彩的活动》的学习中,不妨先以画面引领学生关注活动的精彩场面,再结合单元文本学习场面描写的要领,习得描绘场面的方法。这样有画面的引领,有方法的指导,完成一篇画面感十足的作文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