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风木之气同类相召”探讨内风、外风的相关性

2022-01-01孙莹莹过伟峰

环球中医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风邪脏腑

孙莹莹 过伟峰

风为自然现象,由天地之间空气流动而产生。正常情况下自然之风并不伤人,但若风气太胜或人体正虚难以抵抗,则易致病,风在外可鼓荡五气而伤人,在内能激扬脏腑之风而损身。结合临床发现,内风外风并不绝然独立存在,肝风内盛之体易于感受或兼夹外风,外风又诱发或加重肝风,具有相互招致的特性。受“湿土之气同类相召”的启发,本文提出“风木之气同类相召”的观点,认为内风外风相互合邪是疾病反复、加重的关键,在疾病的恢复期,表现为“暗风作祟”。归纳总结风病内外合邪主证有:动、眩、痛、鸣,用于启发和指导某些疾病的治疗。

1 内风外风的概念辨析

1.1 风的本义为“气”

气为宇宙万物的起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风为气的流动呈现的基本形式。《说文解字·风部》曰:“八风也……风动虫生。故虫而化。”“风动虫生”表达了在八风的作用下,动物类生命化育收藏的生命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阳之气…疾风名之”,风、气一也,风即气,气即风。中医学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将人身喻为一小天地,风气遍布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有,阴阳失调,邪风内起,风证内现。

1.2 外风常为外感邪气的先导

《素问·风论篇》:“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又有“大风苛毒”之谓,表明风为外感六淫之首,其性轻扬开泄,易侵袭人体上部和肌表肺卫,导致感冒、头痛。风性善行而数变、善动而不居,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发病急剧,转变迅速,或痛或痒,或麻或木,部位走窜不定,或侵犯皮毛,或累及肢体,或走经络,或入脏腑[1]。外风常兼夹他邪为患,与寒邪兼夹,寒主收引,则出现拘急,疼痛明显。风夹湿邪,湿性重浊黏滞,则邪气胶着,疾病缠绵难愈[2]。风有内外之分,六淫之邪太过不及相互转化,即可产生风,即六淫化风,因“风从外生”故称为外风。

1.3 内风源自脏腑气血失调,与肝相关

《内经》中虽无现代意义的内风之说,却有内风学说的理论基础。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即指明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临床表现与风邪为病同类,与肝相关,成为后世肝风内动的理论渊源。明代医家李中梓认为“肝主筋,其化风,故曰属风,非天外入风也”,认为此风由内而生。张介宾在《类经》中明确指出风有内外之分:“盖外风者,八方之所中也;内风者,五脏之本病也”,又说:“八风自外而入,必先有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等证,此因于外者,显然有可察也;五风由内而病,则绝无外证,而忽病如风,其由内伤可知也”,表明内风由内在脏腑病变而成,其发生与肝脏密切相关。“肝风内动”本质为肝脏阴阳相争动荡形成贼风妄动于内[3]。

内风病起于内,呈风之状。内风源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和,津液亏损,筋脉失养,所出现的一系列符合“风”致病特点的病证[4],如叶天士所言“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并概括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如中风、眩晕、抽搐、口眼歪斜、强直瘛疭等。中风即因“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而命名,其发作突然,起病急骤,症状不一,变化速疾多端,与“风性善行而数变”相类。

2 内风、外风的相关性探讨

2.1 内风、外风本质均为脏腑经络的病理反映

人生长于天地之间,同气而相求。《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根据脏腑与季节对应关系进行命名,以春气(风、木)命肝,以夏气(暑、火)命心,以长夏气(湿、土)命脾等,五脏各具特定生理功能的根本原因在于五气,并通过外在的“象”得以表达而被认识。外风为天地之气鼓动,如《类经》言:“风者,天地之阳气也”;内风乃体内阳气之变动,如《临证指南医案》言:“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外风为六淫之一,内风属内生五邪中的一种。对于六淫的认识,传统中医理论一般将六淫病邪归属于外因,认为是自然界的六种非时之气。国医大师周仲瑛则认为,对六淫的认识不能单纯看作是外界不正之气,而应从病机上着眼,理解为各种外因和内因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即“内生六淫”[5]。同一疾病,同一致病微生物,可能由于年龄、气候、季节、地域、个体之差,而表现为性质迥然不同的六淫邪气,如吴谦《医宗金鉴》所言:“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可见,中医的病因实际上寓有病机的含义[6],“辨证求因”就是审证求“机”。

虽然外风与内风的形成以及致病表现迥然有别,但其本质均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易袭阳位、善行数变、善动不居”等“风象”特点的病理反应,两者的病理性质具有同类性。

2.2 脏腑功能失调,引发内风,招致外风

仔细探究,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有对于风邪的表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于虚邪贼风的认识,边玉麟[7]认为,贼风是指与季节相冲突的风邪,从外而内侵犯人体,概括了气候的异常性,人体的虚弱状态以及“趁虚而入”的致病特点。风邪致病,并非是源自风为先导,风性开泄腠理,而是由于人体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外邪乘虚而入。李东垣对于中风的病机论述为:“中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喜怒忧忿伤其气者,多有此症,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者间而有之,亦是形盛气衰故耳”,同样强调脏腑失调为先。面瘫多主张外因说,认为风邪侵袭面颊经筋而致面瘫,但临床发现,面瘫往往有气血不足之内因存在,腠理空虚,外风乘虚而入,常在劳作过度、睡眠不足时发生,或素体体虚较为常见,这些因素可导致患者症状加重,病程延长[8]。

2.3 风气通于肝,风木之气同类相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肝为风木之脏。“风气通于肝”,说明内风的产生与肝的关系密切。因此,风气内动又称为“肝风内动”,肝病可以生风,风性主动,肝病多发生以“动”为特征的证候,如肝热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正如叶天士言“肝阳偏亢,则内风时起”,此为肝脏自病引起的风证。又肾主水藏精,为真阴所寄,木赖水涵,精化为血,血可养肝。若肾阴内虚,水不涵木则木燥而生风;精虚血少,血不养肝则血虚生风,此为乙癸同源,肾病及肝而生虚风。

《吕氏春秋》:“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内风与外风同气相求,则可内外相引,相互为病[9]。外风固然从外感受,内风固然由肝而生,但终因同气而相求。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木与风为同类,人之脏腑,无论何处受风,其风皆与肝木相应”;《杂病广要》:“人之为风,有外之风,亦有内生之风,而天人之气……无论贼风邪气从外来者,必先有肝风为之内因。”《王旭高医书六种》也认为:“凡人必先有内风而后外风,亦有外风引动内风者。故肝风门中,每多夹杂。”

3 内外同调治疗风病

3.1 外风引动内风是疾病反复、加重的关键

目前临床上多种疾病前期有外感因素,使之加剧。如前庭神经炎性眩晕,发病前期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患者劳累、气温变化时常诱发眩晕,急性起病,往往在数小时达到高峰。王敬卿认为外风侵袭机体,同类相动,加之正气不足,阴阳失调而致内风,眩晕即作[11]。周炜教授认为,人体对刺激气味、寒冷空气及多种外源性物质相对敏感,气道的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与“气道壅塞”密切相关,属于“外风”;“伏痰”是哮喘的夙根,即“内风”,外风引动内风,致气道痉挛狭窄、肺气升降受阻,痰鸣如吼、气息喘促,是哮喘病的病理机制[12]。

对中风病因的认识,从外风入中发展到内风致病,是中风病因病机学说的创新,为中风的临床选方用药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但随着现代医学对于感染与卒中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认为前期感染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风的外风说及外风引动内风的论点仍具一定的实用价值,不可偏废[10]。寒风刺激导致络脉绌急,气血涩滞,运行逆乱,发生口舌歪斜、肢体偏废,虽属外风作用于人体所致,实质是脏腑经络的病理反映,故《医学心悟》说:“真中有兼类中者,类中有兼真中者。”据此,临床常用防风、秦艽等祛外风药治疗中风偏瘫、肢麻、痹痛等肢体经络形症,并有学者通过临床研究证实风剂可减轻中风患者炎性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风证积分[13]。

3.2 风邪在疾病恢复期表现为“暗风作祟”

风邪致病有新感引发,又有伏邪自发。“暗风”又称为“伏风”,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过敏性鼻炎、系统性红斑狼疮、IgA肾病等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赵进喜教授[14]认为,风邪对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内风伏于络脉,每受外风引动,造成肾病的加重。近年来,“脏腑风湿”“伏邪”等诱发IgA肾病及加重的内在特征性机制已引起关注[15]。肺系鼻窍、肌肤皮毛亦是伏风病邪好发之处。汪受传教授认为,外风屡犯、禀赋有异而形成伏风,在小儿过敏性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张小儿鼻鼽、风咳、哮喘、荨麻疹、异位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等疾病从伏风论治[16-17]。

3.3 治疗需关注“脏腑风动”

肝为风木之脏,与风气相通。风属阳,阳主动,风气内动常出现头痛、头晕、目眩、颈项强直、肢体麻木、肢体抽搐等症状。风气内动主要脏腑为肝,其次为肺、肾、脾。风邪致病不仅表现为肢体的动,更表现在脏腑的动,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肠易激综合征、支气管哮喘等。归纳总结风病内外合邪主证有:动、眩、痛、鸣。具体论述如下。

3.3.1 动 临床中常见的眩晕、震颤、抽搐等症状是风邪致病的外在表现,而在机体内部,则可表现为消化道平滑肌痉挛、血管平滑肌痉挛等。如阵发性房颤、室性期前收缩,属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病因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或痰浊、水饮、瘀血扰心,较少从风证角度论治。但从临床表现来看,此类疾病发时心中剧烈跳动、脉律不齐、惊恐不安是为心中风动,发病急骤、时发时止符合“风证”的特点,折返机制导致的室性期前收缩是为风证的微观表现。邓悦教授[18]注重风邪搏于心的理论,主张阵发性房颤的基本病机为风虚合邪。国医大师雷忠义[19]主张“风气内动”在心律失常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心悸病常规辨证施治基础上,加入熄风宁心安神之品,有效缓解症状,降低心律失常发生频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多种祛风解表药和熄风药均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如全蝎的活性成分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的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20]。羌活的浓缩提取物及其水溶性成分可使乌头碱引发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减少,使其潜伏期增长,可能与其抑制心肌膜钠离子内流,使快反应细胞自律性降低有关[21]。这些研究证实了从风论治心律失常的可行性。

3.3.2 眩 肝为风木之脏、阴尽阳生之交界处,阴阳往复间风气易成。外风侵袭机体,同类相动,加之正气不足,阴阳失调而致内风,眩晕即作。临床医家主张从风论治,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外风和内风均是眩晕发生的病理因素[22],外感风邪结合内动之肝风,使得外风有所依附,内风有所相助,故治疗上需内外兼治。

3.3.3 鸣 哮喘以伏风为病理基础,当肝肺同治,祛风为主。栗庆林等[23]认为哮喘“病本在肝,因风而发”,分析病因,先有虚风内伏易感之体,复加外风袭肺,外风引动内风上扰于肺,风摇钟鸣而致哮喘发作,治宜养血祛风,解痉平喘。晁恩祥教授认为风性挛急,阵咳、顿咳、呛咳均为风咳,常受冷风、油烟、刺激性气味等诱发,应用一般温肺散寒、清泄肺热、解毒止咳等法难以收效,从风论治,治以疏风缓急止咳,创立苏黄止咳胶囊,收效甚佳[24]。喻嘉言在《医门法律》言“风邪伤人,必入空窍,而空窍,惟肠胃为最”,此即言外风侵袭,由表入里,客于肠腑即发为肠风泄泻。《素问·风论篇》记载“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飨泄”,风性善动,胃肠蠕动增强,水气在肠腔相搏,产生腹鸣及泄,此现象即是“风”。内风动血,外风入里化热灼伤血脉,内外相合引起便脓、下血[25]。

3.3.4 痛 如胸痹心痛、头痛等,胸痹心痛病位在心脉,肝风内动,风邪乘于心,心脉痉挛,卒发胸痹心痛。如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发作急骤,疼痛部位不固定,常因感受风寒邪气或在季节更替时诱发或加重。吴东南等[26]主张运用风药进行治疗,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祛风药能够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临床疗效[27]。头为诸阳之会,居人一身之巅,“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易受外风侵袭,发为头痛。内伤头痛常因吹风受凉而诱发或加重,时作时止,时轻时重,病程较长,符合风邪致病特征。过伟峰从“内外合邪”论治慢性紧张型头痛,根据“风木之气同类相召”,结合本病临床特征、头痛性质、诱发因素等,分析病机认为肝风上扰是内在病理基础,风湿困遏是外在诱发因素,病机总关乎风,以内外合邪为特征;采用内外合治复法,平肝熄风治其本,祛风除湿、解表散邪治其标,获效确切[28]。

4 小结

《易经》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天地万物类同相应,这一哲学思想贯穿中医学思维始中。“风木之气同类相召”以哲学思想为基础,临床实践为依据,阐述内风外风虽然有别,但病性本质一致,并非独立存在,而常内外相因,兼夹为患,对临床常见的内外合邪病证进行归纳概括,提示临证过程需重外风,审内风,在辨证基础上加以风药,可获良效。

猜你喜欢

风邪脏腑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从风痰论治不稳定型心绞痛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泄泻从风论治刍议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基于红外热像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的中医脏象学说研究
消渴病病机探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脏腑疏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