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2022-01-01刘莉
刘莉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上海,200062)
不论是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教育,还是独立设科以来的国文、国语、语文教育,文学教育都在其中有着独特的价值。中国传统教育里,文学教育往往附庸于经学、史学,更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工具。晚清到近代,文学教育在“忽视与重视”之间经历数次跌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学教育在经历汉语文学单独设科的短暂“辉煌”之后一度跌落谷底,后续发展缓慢。当下,由于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文学教育具有的提升文学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促进个体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价值不断被发掘,其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逐渐凸显。但一直以来,文学教育仿佛始终是一种混沌不清的状态,不论是其地位作用的定位、内容体系的确定还是实际教学的实施,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难以明确之中,这不利于文学教育本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当下语文教育的深化改革。因此,有必要探讨文学教育融入语文教育的必要性,明确当前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当前的“双新”背景下思考文学教育有序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可行路径。
一、文学教育概念辨析
1.文学教育的内涵
文学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广义上是所有人可接受的关于文学方面的教育,狭义上专指学校的文学教育。同时,狭义上的文学教育在不同学段、不同专业所覆盖的范围、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文学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探讨狭义上的中学文学教育,并基于文学教育的构成去明确文学教育的内涵。理论上来说,文学教育应包含“文学知识教育”“文学审美教育”和“文学创作教育”。其中文学知识应包括文章体式知识、文学理论知识、文学批评知识、文学史知识等;审美教育包括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等;创作教育包括文学创作训练等,但在不同的教育目标关照下或面对不同教育对象时,文学教育有不同的内容取舍。
2.文学教育的相关概念
其一是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的异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界定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同时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言语实践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用能力、审美情趣,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理解文化多样性,并提出了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维度的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由此可明确语文教育是关于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具有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因此,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存在交叉,与语文教育有异,但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二是审美教育和文学教育的异同。审美教育即美育,旨在培养学生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完善学生人格发展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事实上,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文学教育亦不等同于审美教育,但审美内涵的确是文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文学教育融入语文教育的必要性
1.文学教育回应历史诉求
自古以来,文学教育就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在构成,直至今日难以剥离教育本身。在传统教育阶段,先秦的文学教育蕴含在诸子百家的论著之中,两汉的文学教育蕴含在经学教育之中,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教育存在于贵族团体的创作品评之中,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学教育的兴盛,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得以明确且难以动摇。不过,在传统教育时期,文学教育虽占有重要地位,但并无一个独立的体系,往往附庸于经学、史学和科举,真正从制度上将文学作为教育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癸卯学制的颁发,那时才将“中国文学”与“读经讲经”并列,并作为各学段教育中的独立学科[2]。民国时期,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和白话文运动的影响下,文学教育的地位逐渐下降,主要是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具有偏重语言形式训练的实用主义倾向。一直到20 世纪50 年代,我国中学语文学科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建构。1956 年,汉语、文学的分科让文学教育重返辉煌,但短暂的辉煌过后是长达几十年的消逝和沉寂[3]。近几十年来,文学教育也没有以系统明确的形态出现在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中,而是以相对隐性的形态无序地散落各处。纵观历史的演变发展,文学教育应在语文教育中有明确的“一席之地”,语文教育应当去探索文学教育有序融入教学的路径,以实现文学教育应有的主体价值。
2.文学教育呼应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4],文学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很大程度体现在其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上。在语言方面,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习得必然要开展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而文学类语言实践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思维方面,文学教育具备提升学生形象思维的独特优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创作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在审美方面,文学教育的本质不能脱离审美,学生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评价创造培养积极良好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品位,并逐步提升创造美的能力。在文化方面,我国大量的文学作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此类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积极情感,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因此,文学教育内在呼应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3.文学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助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文学教育也有其独特价值。学生完善人格的养成离不开审美教育的熏陶涵养,而文学教育作为审美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种,具有塑造、净化学生心灵的价值,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和创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在朱光潜的文学教育观中,也可以总结出文学教育对个体的三层重要价值:健全人格、学会品鉴、激活情感想象。这三层价值均以“人”为旨归,突出了文学教育对人的发展完善的独特意义。
4.文学教育指向母语教育目标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文学教育融入语文教育的必要性还在于其是母语教育的关键方式。母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其中更蕴含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思维方式和思想精神。母语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培养个体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在于培养个体的行为方式、思想精神,传承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民族发展价值。中华民族中的优秀文化被民族文学保存和传承下来,因此民族文学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语言的精粹。通过文学教育,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落实母语教育培养本民族优秀人才、传承本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目标。
三、文学教育的现存问题管窥
1.文学教育受重视度不高
尽管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在统一,但文学教育作为体现和落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却往往被边缘化、被选择性忽略,更多让位于语文知识、技能的训练,甚至有的课堂上全然不见文学教育的有序渗透,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被消解在无止尽的知识技能讲解中。另外,目前各级课程文件中没有明确的文学教育目标和文学教育内容,虽然新课标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中设有“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文学阅读与写作”等突出文学教育的任务群,但在实际的一线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具体落实失之无序和随意,被肢解为文本解读、情感陶冶,又或者是作者解读、文史追溯,甚至完全消解文学性,全然功利化服务于高考,引导学生以题海战术“掌握”文学经典,在做题中训练学生对作品人物关系和情节架构的记忆。如此,真正的文学教育消失,留存的只有“形式化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漠视情况可见一斑。
2.文学教育的边界难定
语文课程的目标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界定,但文学教育的定位却仿佛一直处于混沌之中,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始终无法明确[5]。上文提及文学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文学知识、增强文学鉴赏、创作能力和完善人格发展上,如果文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掌握文学知识,那么是掌握文学史知识、文章体式知识、文学鉴赏知识,还是文学理论知识?每类知识又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如果定位于文学鉴赏,则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要达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来衡量?如果定位于文学创作,则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文学体裁的创作,创作水平应达到什么程度?不同学段应达到哪些不同层级的要求?诸如此类问题难以解决,也难以平衡。此外,确定教学目标后是将文学教育作为落实语文知识能力教学的途径之一还是作为单一主体去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目标?实际上,文学教育的目标又往往和语文教学的其他目标相互交叉渗透,如语言能力目标的达成必然要通过文学文本的教学,文学教育目标的达成同样也要依赖语文知识技能的习得,这些都为文学教育边界的确定增加了复杂因素。
3.文学教育的方法失当
由于文学教育重视度不高和定位不明确,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方法也存在一定失当。其一是缺少对文学教育“审美”本质的把握,一味地讲解分析知识,忽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审美实践,导致文学教育的审美意义消解。如《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梳理人物关系、章回情节仅是文学阅读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将文本解读凌驾于审美鉴赏之上,《红楼梦》伟大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被轻易消解。其二是将文学作品进行内容和形式的模式化解读,缺少对文学作品审美意义的多维度挖掘。如解读柳永的词往往落在柳永的“浪子才子形象”和“俗”上、解读陶渊明的诗往往强调其归隐田园的思想内容和清新自然的艺术特色上等。事实上,柳永的词不止于世俗艳情,还蕴含着女性主体意识的萌芽。陶渊明的诗也不仅表达他安贫乐道的志趣,也有金刚怒目式的咏史,体现他入世的一面。文学作品的模式化解读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文学兴趣淡化,亦会降低文学教育的实效。其三是将文学教育局限在课堂的狭小范围中,无法将文学教育拓展到学生生活,导致出现学生脱离课堂就很少接触文学,遑论读文学经典的怪现象。事实上文学教育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能否继续热爱文学、欣赏文学、创作文学。其四是文学教育实施的无序,教师很少有计划有组织地将文学教育有序融入语文教学,流于点到为止或随意渗透,实际上实施了怎样的文学教育、教育了哪些内容、达到了何种程度,无法做到了然于心,如此实施那么教育效果也可想而知。
4.文学教育的评价缺位
文学教育实施后,如何评价文学教育效果亦是一大难题,文学教育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处于缺位状态。《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经典的“文学阅读”,其本质是“文学教育”[6],然而尽管该文学教育已如此具体可视化,但其教育评价依旧难以有效落实。在日常教学中,阶段性的形成性评价容易流于简单粗暴,读书笔记、交流心得等评价任务可以轻易糊弄过关。在高考等高利害考试中,整本书阅读亦无法全面考查,单一的客观或主观试题的测试信度、效度极大可能因为应试技巧而大大降低,目前整本书阅读的评价依旧在持续探索中。如此看来,遑论教育边界模糊、教育效果隐性、教育周期较长的大文学教育如何评价。事实上,基于“教学评一体”观,良好的教育评价能够厘清教育目标,提升教育效果,实现文学教育有序融入语文教学的良性循环,因此科学有效的文学教育评价亦是现实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文学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路径思考
1.结合有关任务群细化落实
新发布的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以学习任务群和人文主题双线编排单元,十八个任务群指向学生需具备的语文核心素养,这为文学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提供了可行思路。其中,“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与文学教育密切相关,从中可以梳理出文学教育的具体落实途径。
该任务群的核心目标在于指引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不同体裁的文学经典,提升学生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这与文学教育的内在目标不谋而合。如该任务群下的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三单元和第七单元,这些单元覆盖了现代小说、古代散文、现代散文、古代诗词、现代诗歌等不同文学体裁,可以为实施文学教育提供丰富的背景和支架,可以通过把握该任务群对应的教学单元尝试以下的文学教育路径建构:其一,聚焦所属任务群单元的课文内容开展文学史、文学批评知识的教育。如必修上第三单元的8 篇课文均是创作于不同时代背景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典范,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文章的背景渗透有关文学教育。如曹操的《短歌行》可以适当渗透建安诗风的文学史知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可以适当渗透豪放词和婉约词的文学史知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可以适当渗透知人论世文学批评知识等。结合文章背景自然融入相关文学知识,不仅可以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亦可潜移默化渗透文学教育。其二,聚焦所属任务群单元的课文形式开展文章体式、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知识的教育。如必修上第七单元的5 篇课文是古代和现当代的典范散文作品,在《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的教学设计中可以有计划地融入散文体式、文学创作方面的知识,在《赤壁赋》和《登泰山记》中可以有计划融入古代散文的创作特点、桐城派散文流派和其散文创作的理论知识等,如此结合文章体式自然渗透相关文学教育。其三,可聚焦所属任务群核心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聚焦“阅读鉴赏”与“文学写作”两个核心目标,这与文学教育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内在价值相契合。如必修上第一单元中的5 篇诗歌创作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每一篇都具有鲜明的诗歌特点,文学教育可与该单元提出的诗歌创作任务协同落实:调动学生的诗歌审美体验,引导学生创作诗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和创作能力。
2.结合整本书阅读深化落实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也属于十八个任务群之一,但因为其具有超出任务群本身的庞大价值,因此有必要专门论述整本书阅读所蕴含的文学教育路径的构建思路。
(1)以整本书阅读激发文学阅读兴趣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应在高中阶段开展整本书阅读,由此拓展阅读视野,建构整本书阅读经验、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对长篇小说阅读的强调实际上为通过文学作品打开学生文学阅读兴趣提供了途径。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可以一定程度消解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痼疾,有助于提升深度阅读体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因此,通过整本书阅读的“窗口”,一方面教师可以推荐和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由此深化学生的文学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将学生引进辉煌的文学殿堂日积月累接受文学阅读的熏陶。另一方面整本书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为艰巨的任务,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可以起到一个“磨性子”的作用[7],学生通过攻克这座“大山”可以建构丰富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这将直接提升学生进行更广、更深的文学阅读兴趣。
(2)以整本书阅读培养文学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对学生文学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意义重大。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学生可以显著扩大阅读容量,加深阅读深度,习得多种阅读方法和技巧,在“磨性子”中潜移默化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涵养自身的文学素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整本书的过程中,可以言传身教示范阅读长篇小说的技巧方法,并定期设计阅读任务清单来管理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进程和效果,力促学生在丰富的文学语言实践活动中涵养文学阅读习惯。此外,也可借助《红楼梦》这个重要文学样本向学生渗透阅读文学作品及养成良好的文学阅读习惯的价值,这些都是整本书阅读给文学教育创造的有利条件。
(3)以整本书阅读涵养文学审美能力
文学巨著《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之高难以说尽,这是学生提升文学审美能力的优秀典范。其语言雅俗相兼,质朴自然,还有大量古诗词蕴含其中,教师可以通过鉴赏分析作品语言提升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审美品味。其立体化人物塑造也堪称奇笔,林黛玉、贾宝玉、晴雯、香菱等人物更是文学典型中的典型,教师可以通过鉴赏分析作品人物形象涵养学生对文学形象的审美品味,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文学思维,提升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和创意解读能力。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整本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审美资源,是可以进行充分挖掘并用以涵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有效载体。
3.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落实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备受重视,新发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被赋予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使命。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文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天然联系,文学教育可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融合落实。
(1)从传统文化视野拓展文学经典阅读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学经典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语文教育在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拓展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深化学生的文学阅读体验,由此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学教育的“双赢”。从传统文化视野拓展文学经典阅读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思考。首先是从深度拓展。为了更好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必然要依赖于文学经典的深入解读和仔细品味,这就为教师通过文学经典开展深层次文学教育提供了路径。如《项脊轩志》这一文学经典,教师要想落实尊奉孝道、眷恋家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必然要对归有光“以极淡之笔写极挚之情”的语言、叙事进行分析鉴赏,并拓展相关文学史、文学鉴赏知识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进而理解作品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其次是从广度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三个内容层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但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落实必然不能桎梏于课内、教材内,应从这三大主题出发拓展更多教育资源,其中文学经典作品的拓展阅读是关键的一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更多的文学经典作品潜移默化接受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取更多的文学阅读体验,同时也将大力促进文学教育延续到学生生活中去。
(2)从传统文化视野培养民族审美趣味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民族文学是进行母语教育、提升民族审美的最好方式之一,从传统文化视野去落实民族文学教育并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趣味很有必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视野对中华传统文化史上不同类型的文学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品读,体会其深刻的文化价值和审美追求,理解守诚信、讲仁爱等核心理念,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等人文精神,在丰富的文学阅读中提升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学、文化及传统思维方式的认同,升华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素养。如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中,教师可以从孔孟的儒家文化和庄子的道家文化出发,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经典文学作品选文中表现的不同人生认识和态度,体会不同文化视野下的文学表现和审美特点,培育学生多元的民族审美趣味。
4.通过多样途径联合落实
文学教育的深入落实不应只局限于语文课堂内,还可依赖课堂外的多样途径。其一,可以积极开发文学相关的校本课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并综合考量学生的学情、兴趣等因素,在非系统的以渗透为主的教育方式之外进行更系统的、基于兴趣的、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系列文学教育。具体的,可以依据文学史、文学体裁、文学家等进行专题开发,主要供学生在语文课程外进行兴趣拓展,开展方式也要以轻松为主,不增加学生额外的学业负担。其二,可以组织文学相关的社团活动,如话剧社、诗社、写作社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也不失为一种学生喜爱的温和的文学教育途径。
以上将文学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路径可以提供一些启发,但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都极为复杂,需要从理论、政策、系统上慢慢规划落实。此外,文学教育的实施不能忽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即不同学段有不同的文学教育,不同年级也有不同的文学教育。在高中学段,低年级应侧重文学阅读和审美欣赏,文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应落在文学审美欣赏上。高年级应侧重文学评价和创作,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提升文学审美品味和文学创作激情,深层次实现文学修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