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困境与走向*
2022-01-01欧阳小宇
董 慧 欧阳小宇
(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2020 年7 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大中小学必须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并对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开设的数量和质量等进行了规定[1]。这表明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是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核心要素,在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提升劳动素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代,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厘清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困境与走向成为了研究的关键一环。
一、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逻辑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或规律。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共生和共荣逻辑指引着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共生逻辑: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选择
劳动教育课程并不是指某一门课,其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2],具有基础性、模块性和综合性等特点[3]。政府、社会与学校是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三大主体,这三大主体应该互惠互利、和谐共生,实现一体化共生的发展逻辑。1879 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提出了“共生”的概念,此后被其他领域借鉴和吸收。共生即指各方主体以某种形式形成的关系,主要包括共生的单元、模式和环境[4]。
在劳动教育课程发展中,学校需要依靠政府政策的指引和社会外部条件的支撑,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人才供给及社会的持续健康稳定,社会的进步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学校的知识创造。因此,学校等主体之间应当创造优势互补的共生环境,基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生力量能有效地推动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各主体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资源是共享的,基于信息、资源等交互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共生体系。这就弥补了以往各主体存在合作障碍的缺陷,汇集当前的教育资源,促进劳动教育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2.共荣逻辑: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理性导向
新时代,劳动教育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呈现出社会性、广泛性、创新性等时代特征,尤其是与学生发展紧密联系的劳动教育课程,蕴含着广大学子的教育需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应遵循开放性、包容性的逻辑理路,即共荣逻辑。共荣是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种思想,他兼顾生态秩序和心态秩序的问题,提出心态秩序对社会人的重要作用。共荣理论强调以共存为前提,强调事物之间的关系,强调主体之间的和谐共处。
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共荣发展逻辑。首先,学校应重视课程内部体系的良性竞争和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得学校课程内部共荣。其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生态秩序和学生乃至社会群众的心态能够互相融合,使得系统内外能够共荣、和谐共生。最后,倡导国内与国外的共荣。
二、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困境
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系统规划不足
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开发的主体是学校,它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从逻辑上分析,劳动教育课程不能脱离学校课程整体框架、国家指导和社会的支持。在建设与开发的过程中,因学校与国家、社会有着明确的界限,故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开发脱离学校课程整体框架。因此,这种系统规划不足、脱离课程整体框架的劳动教育课程给教育实践者带来了难题:一方面,学校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要与国家和社会形成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独特的鲜活个体,无论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还是推动课程发展,都需要全面、系统地做好规划。
2.目标定位不明
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是教育价值判断的根本依据。对劳动教育而言,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5]。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要扎根于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和学生个性需求等对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作出清晰的界定,反对课程目标多而乱、层次不清、结构不明的碎片化和无序化堆积。然而,现实中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缺乏相应的提炼,表述模糊、笼统,缺乏“实”“小”“新”等特征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去达到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要求,过分地追求教学进度,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3.开发实效不强
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学校开发校本劳动教育课程,这是促进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实际效果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质量不高。一般认为,学校教育哲学是校本课程发展的灵魂[6]。部分学校虽然标榜自身特色,但并没有实质性地体现学校教育哲学,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学校特色发展。其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成本过高。一些学校开发劳动教育课程需要编写相关教材,这就导致人力、物力等资源消耗增加。再次,违背了教育公平理念。当前由于区域、学校占有资源和课程发展能力的差距,出现了各区域学校发展的不平衡。有的学校开发的劳动教育课程数量充足、质量高,有的学校劳动教育开齐开足尚存困难,只能流于形式[7]。
4.评价体系不全
劳动教育课程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高质量发展。这里所倡导的评价体系主要是对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侧重评估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当前,我国诸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缺乏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也就是说,劳动教育课程既没有规范的监督制度,也没有合理的评价方法,更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其实施尚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随心所欲的未成熟状态,不仅无法科学、合理地衡量和评估劳动教育课程质量,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也会受到影响,同时也难以保障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三、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走向
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影响着我国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学校理应遵循共生逻辑和共享逻辑,推动劳动教育课程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1.统筹规划、系统认识,为劳动教育课程发展奠定基础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成为我国学校整体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发展必须依赖学校整体课程体系,要与其他课程共同构成完整的有机整体。因此,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既要统筹规划课程建设方案,还要系统认识,即在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实施及评价等方面顾及学校教育哲学及自身特色、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等诸多方面。首先,从学校教育哲学、国家倡导、社会需求等方面构建课程整体框架,综合考虑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所需条件和标准,在统筹学校整体课程发展的同时形成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以增强课程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消减课程发展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其次,逐步细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整体框架,也就说,仔细地分析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精神、国家和社会倡导的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最后,充分利用学校所处地理位置,挖掘当地资源,在学校教育哲学引领下,立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开发与建设出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劳动教育课程。
2.细化目标、凸显主体,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学校要想实现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共生逻辑和共荣逻辑,细化目标、凸显主体,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前文已述,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因此,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必须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必须细化课程目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学生已有认知等方面入手,确保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中对学生这一庞大群体的关注,事实上就是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即了解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考察他们的习惯和品性等。劳动教育课程的高质量发展理应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基于学生的需求开发与建设劳动教育课程,将学生作为开发与建设的主体去研究,这一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以学生需求为核心、关注学生发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既体现了学校的民主化管理,还可以使学生在参与课程建设中获得更多的实用性知识,以及提升其组织管理能力,这体现了核心素养的精神内涵。
3.关注发展、注重质量,健全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具有反馈、激发等功能,因此,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还能对劳动教育的整个过程给予及时反馈。基于此,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同时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学校理应关注发展、注重质量,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首先,为了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质量和实施效果,学校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劳动教育课程监督评价制度。因此,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教育政策,加强课程的监督管理,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制度化规范。其次,构建科学合理、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也是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上文已述,劳动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因此,劳动教育课程在评价标准上也要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就是说,在评价学生劳动全过程的表现时,既要考察学生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掌握,也要观察学生劳动过程流露的劳动情感和表现的劳动态度。这也就凸显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标准是多元化的。此外,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应以学生的劳动行为和劳动成效为对象,并适应劳动教育的多样性特点,通过学生劳动交流、劳动展示等多样化方式对学生劳动学习进行综合评价”[8]。再次,在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方式上也要强调多样化。劳动教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实践活动,故其应采用过程和总结、定性与定量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如将学生的行为观察和成长记录相结合、将表层作业和深层劳动学习日记相结合。最后,根据学生现实发展状况,基于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惩,并考虑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关键指标。只有这样,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其劳动素养的价值功能,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