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学校教育目的历史演进与特色*

2022-01-01谭文娟谭细龙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德智体美接班人建设者

谭文娟 谭细龙

(1.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4;2.信阳学院教育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1],是国家为实现自己的社会治理目标而提出的教育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总要求。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教育目的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走向,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理清党的学校教育目的在百年间的历史沿革和各阶段特色,有助于了解和把握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我国的学校教育目的在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思想启蒙”、培养“革命者”、培养“劳动者”、培养“四有人才”、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四育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人不断发展完善的七个不同阶段。

一、“普及教育”“提高工农觉悟”的革命思想启蒙阶段(1921-1931)

自1840 年鸦片战争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教育也只是少数地主、资本家子女的专利,工农子女完全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开启了中国文化启蒙和教育发展之门,工农民众及其子弟才开始有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党的一大到六大提出的学校教育目的,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普及教育”“提高工农觉悟”“加强青年教育”“加强党员教育”等思想启蒙方面。

1921 年7 月,党的一大提出“学校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工人的觉悟”[2],当时受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党认为中国也应该通过学校教育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革命觉悟,通过工人运动的形式推翻反动的封建统治,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苏维埃政权。

1922 年7 月,党的二大提出要“实行教育普及”[3]。党认识到,要想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大力举办学校,普及教育,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只有工农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能自觉加入到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之中,才可能夺取革命胜利。

1923 年6 月,党的三大提出:“实行义务教育,教育与宗教绝对分离”[4]。党认识到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实行义务教育,通过义务教育启蒙工农的革命思想,彻底铲除宗教封建遗毒,破除宗教迷信,解放思想,用科学知识武装工农。

1925 年1 月,党的四大提出:“乡村教育是社会主义青年团最要注意的。”[5]这一时期党内有识之士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毛泽东指出:“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6]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国民的极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态度直接影响革命能否取得成功。乡村学校教育直接关系到农民素质和政治觉悟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对党的革命事业的认同,所以党中央认为乡村教育是“最要注意的”。

1927 年5 月,党的五大强调,学校要把开展“青年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革命教育”[7]作为主要任务。党认识到,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革命的中坚力量,青年的思想倾向决定着中国革命的走向,必须坚定青年的共产主义信仰,对青年加强共产主义教育是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1928 年7 月,党的六大提出:“加紧党员群众的教育,增加他们的政治程度。”[8]1927 年4 月12 日,蒋介石发动武装政变,实行清党反共,大肆抓捕和屠杀共产党员,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观失望情绪弥漫,这时加强党的政治信仰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党员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在人民群众中起着示范带头作用,他们的政治程度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信仰直接决定着党的革命事业的成败。

1927 年8 月1 日,南昌起义开始。1927 年9 月9 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革命,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1931 年11 月7 日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选举毛泽东为主席,通过的《宪法大纲》提出“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9],确立了工农民众免费接受普及教育的权利,使革命根据地的工农民众都能够接受免费教育。

二、“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培养革命者阶段(1931-1949)

自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革命武装,希望通过武装革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随着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和根据地的日益壮大,蒋介石集团先后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围剿”,加之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中国,内忧外患,革命根据地处于危急之中,党对学校教育目的的认识也从“普及教育”“提高工农觉悟”转移到“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中来。

1933 年,为应对国民党反对派对解放区日益疯狂的“围剿”,更广泛地动员苏区人民加入保卫苏区的革命行动当中,苏区中央教育部发布的第一号训令《目前的教育任务》强调,苏区的文化教育任务,是使群众“能更有力地动员起来,加入战争,深入阶级斗争,参加苏维埃各方面的建设”[10]。

1934 年1 月,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根据地的围剿更加疯狂,毛泽东明确提出“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11]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的学校教育目的。

1937 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倡导全民抗战,提出实行抗战教育,形成了抗战时期“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12]的学校教育目的。

1940 年1 月,毛泽东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13]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论断,在“反帝反封建”的教育目的指引下,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办干部训练班、成人夜校和小学,尤其重视农民的教育,因为“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14]。

在1945 年4 月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15]。1946年12 月,《陕甘宁边区战时教育方案》要求“发挥教育上的有生力量,直接或间接地为自卫战争服务”[16]。1945 年10 月10 日,《双十协定》签订,确定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但是,蒋介石在1946 年发动内战,对解放区开展全面进攻,为保卫革命根据地的胜利果实,党号召各级学校“立即行动起来”“为自卫战争服务”。这一时期各个革命根据地的学校教育有了较快发展,1946 年9 月东北政务委员会在关于改造学校教育的指示中提出要“发动广大群众参加保卫和建设东北解放区的斗争”[17]。党在这一时期的教育目的凸显出鲜明的“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培养有文化知识的“革命者”的特色。

三、“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培养劳动者阶段(1949-1978)

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 年9 月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提出即将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应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49 年12 月,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8]的教育目的。1953 年,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需要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学校教育目的也随之发生改变。1957 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19]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目的在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再一次得到强化。

20 世纪60 年代初,中共中央批准发布的有关高校、中学、小学等3 个《暂行工作条例(草案)》,都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目的在1978 年3 月5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以《宪法》条文的方式予以确定。宪法对该阶段教育目的作了完整表述,这一时期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

四、“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四有”人才阶段(1978-1987)

1978 年12 月18 日至22 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1980 年,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加强“四有”教育,培养“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20]的“四有”人才,提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四有”人才。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21]的论断,从此,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被纳入了劳动人民的范畴。1982 年12 月4 日通过的《宪法》第46 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改革开放后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规定的学校教育目的。

1985 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提出必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这是适应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而提出的对于人才培养规格的新要求。1986 年4 月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规定为教育目的。这一阶段的学校教育转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服务定位,学校教育目的也由培养“劳动者”转变为培养“四有”人才,强调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强调培养“四有”人才的“社会本位”取向。

五、“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阶段(1987-1999)

1987 年10 月25 日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1990 年十三届七中全会决议以及1993 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再次强调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还首次提出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

1995 年颁布的《教育法》第五条对《纲要》提出的教育目的作出非常重要的改变,不但把“社会主义事业的”加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面,还在“德、智、体”后面加上了“等方面”。这反映了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上的深化,即是说,人的全面发展除“德”“智”“体”这三个最基本的核心要素外,还包含其他方面的要素。教育目的在“建设者和接班人”前面加上“社会主义事业的”也非常必要,因为,在西方文化的渗透下,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起,在这种情形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凸显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学校教育目的,坚定不移地向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前进。我国这一时期的教育目的凸显出鲜明的“社会本位”色彩。

六、“为人民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阶段(1999-2012)

1999 年6 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召开,江泽民在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提出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2]的四育教育目的,“为人民服务”强调人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针对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践和不重视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的偏向,江泽民首次在教育方针中提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德育、智育、体育”三育扩展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育,“美育”首次出现在教育目的中。“为人民服务”“美育”在教育目的中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教育目的从“社会本位”为主转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兼顾的历史性转折。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目的写入了大会报告,肯定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服务面向。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目的之中。要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目的,必须落实到“人”的素质提高上,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先育德,所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为人民服务”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2010 年7 月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一次强调“为人民服务”这一人民至上、服务人民的学校教育目的。

这一阶段的学校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强调美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目的兼顾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双重需要。

七、“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阶段(2012 年至今)

2012 年党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首次提出“立德树人”,并强调“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2016 年12月8 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23],从而廓清了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教育目的的一些模糊认识,明确了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

2017 年,党的十九大再一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2018 年9 月10 日的全国教育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4]的教育目的,把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确立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教育进入了“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新历史阶段。2019 年6 月23 日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重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目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得到进一步重视,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更加凸显,育人要求从德智体美“四育”增加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得到了重视,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提出,使“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了实实在在的课程实施载体。

自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我国学校教育目的的发展演变都是跟随着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的转变而发展变化,从“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再到“为人民服务”,从培养革命者到培养劳动者再到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关注政治到关注经济再到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凸显出由社会本位为主转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兼顾的鲜明特色。

猜你喜欢

德智体美接班人建设者
建设者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建设者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
未来的接班人,准备好了吗?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劳动者”与“建设者”
加油!接班人
可敬的特殊『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