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22-01-01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践经验师资队伍双创

白 杨

(陕西工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3)

一、引言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2015年3月5日,李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业创新的风潮。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此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各高校应当响应号召,与时俱进,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双创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学的研究者、构建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师资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败。下面,笔者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二、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师数量短缺、素质良莠不齐、结构不均衡

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连续4年监测并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师数量、质量、结构和队伍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成为了限制我国高校创业创新发展的瓶颈[2]。

首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资源普遍短缺,无法满足“小班化”“强互动”“重实践”创新创业必修课程的内在要求,由于师资数量的严重短缺导致无法开设的必修课程达到了三成。

其次,从事创业创新教育的教师多由就业指导教师和从事学生思想工作的教师转岗补充,这些教师学科背景复杂,部分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相关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专业水平良莠不齐,亟待提升。

再次,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不平衡,表现在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以年轻教师为主,缺乏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组成结构不合理,以校内学生工作人员为主,专任教师比例过低,多数高校未将全部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范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不畅导致教师流动性大,教师队伍稳定性差。

(二)教师自身普遍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经验

要培养出具有双创意识的学生,教师自身必须要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开拓创业思维等精神要素。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有效、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学活动。[3-4]然而目前我国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由于缺乏系统性培训,教育观念滞后,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要点理解不深,创新创业的意识普遍缺乏。

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需要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避免在教学中纸上谈兵,才能为学生搭建出兼具启发性和实用性的创新创业教学课堂。但是在我国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而且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严重缺乏[5]。笔者对所在院校“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教师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部分教师具有在非学院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经历,这部分教师中又只有极少数人对企事业单位的创新创业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由于缺乏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教师,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的效果。

三、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健全创新创业机构和体制,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创新创业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推动双创教师队伍建设。比如设置创业创新的专门管理机构和教育教研机构,主管全校的创业创新工作,对学校的双创教育深入展开调研,收集意见,制定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从而为学校的双创教学提供机制保障;各院系下设创业创新工作室、教研室,开展具体的双创教育;设立创业创新教育专项基金,用于优秀双创人才引进、大学生双创实践、教师教学培养等方面,为学校的双创教育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针对双创教育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可制定专事专办制度,为引进人才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就医保障、安家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优质的待遇以及服务,设立各类人才托举支持计划、科研项目、发展平台等。

其次,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制定相应的师资管理规范。比如制定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层次,按照教师所取得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师资认定;建立科学的师资评价激励机制,使得教师的培养与评价激励双维联动,将教师的双创教育与教师的职称、绩效等挂钩;在全校内展开“传帮带”培养活动,并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出台科学的教师培养管理机制,让教师接受系统科学的创业创新理论的学习。

再次,学校还应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鼓励教师创业并给予相应支持,为创业教师提供制度性保障,使教师在创业实践中积累经验,并应用于将来的教学工作中。[6]

(二)提高师资质量,打造职业化、专业化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首先,转变教师思想和观念,树立创新创业全新教育理念。应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以及知识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实践,帮助教师掌握创新创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前沿动态与优秀创业案例,同时,通过组织创新创业竞赛、培训班、论坛等活动,让教师更加直观地了解创新创业魅力,树立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创新创业意识。[7]

其次,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促进教师双创理论和实践协同发展。创业创新教育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性课程,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双创理论和实践协同发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借鉴企业创新创业的经验,组织校企联合教学,注重“产学研”项目的发展,推进企业双创实践经验进课堂,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另外,教师可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实践、岗位培训、岗位任职等多种实践项目,深入到企业一线,主动参与企业实践,积累实践经验从而反哺创新创业课堂,为学生深入企业体验创业实践搭建平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8]

四、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高校存在创新创业教师数量短缺、素质良莠不齐、结构不均衡、机制制度不健全、任课教师教育理念滞后和缺乏实践经验等方面的问题。为推动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良性发展,各高校应健全机构和体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教师也要顺势而为,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创业创新意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双创理论和实践协同发展,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为培养双创人才,促进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实践经验师资队伍双创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Can the wet suction technique change the efficacy of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for diagnosing autoimmune pancreatitis type 1? A prospective single-arm study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家门口的图书馆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河南省本科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