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振兴背景下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2-01-01魏泽琳
魏泽琳 赵 丹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西安,710062)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然而,当前我国乡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质量仍然存在差距,特别是大量小规模学校面临生源流失严重、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优质师资匮乏和乡土元素缺失等诸多困境,在现实中亟待关注并予以破解。
因此,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留住乡村优质生源,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目前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基于此,2021 年6 月笔者在陕西省渭南市H 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对19 所小学的校长、教师进行结构性访谈,对比分析探究乡村教育振兴背景下小规模学校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现实困境,以及生成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为了精准把握H 县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对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发现了一些实践性困境。
1.小规模学校数量骤减,乡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乡村学校办学规模萎缩,特别是小规模学校数量减少幅度很大。《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 年和2019年的数据显示,2011 年我国有小学241 249 所,乡村小学169 045 所;到2019 年小学160 148 所,乡村小学88 631 所。八年间,小学一共减少了81 101所,其中乡村小学减少了80 414 所,其中减少的主要是小规模学校,减少比例高达47.6%,而城镇小学数量基本稳定。上述数据表明,乡村学校数量锐减,大量乡村学校被撤销或合并。访谈中,X 校的校长提到:“我2016 年来到这里教书的时候有8 个教学点,现在只剩下2 个,除了我们之外,剩下的Y 校今年暑假也要撤并了,以后就只有我们一个教学点了。上面2018 年想撤并我们,要不是附近村民一致反对,我们学校早就被撤了。”可见,乡村小规模学校未受到上级重视。
与此同时,随着县域城镇化的推进,乡村空心化和老龄化现象凸显,小规模学校生源流失严重,招生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 年和2019 年的数据显示,2011 年乡村义务教育在校生占全国的比例为41%,而到2019 年仅占24.2%。可以看出,乡村学校学生数量占比大幅度减少,学生向城镇集中的趋势明显。访谈中,B 校校长说:“近年来学生数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我们学校附近没有幼儿园和初中,学生早晚要去城镇里上学,于是家长直接从小学就带孩子走了,招不到学生是目前我最头疼的问题。”此外,X 校校长还提到:“现在的家长都有点从众,看人们都送孩子去城镇里上学,不管自己有没有条件,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跟得上,只是一味跟风,即使租房住也送孩子去城里上。学校人数越来越少了(X 校只有28名学生),留下的学生大多是家庭特别困难没人管的孩子和身体或智商上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优质生源流失很严重。”生源流失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小规模学校雪上加霜,乡村教育失去规模效应,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基础面临危机。
2.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地理位置的约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和当下教育政策执行的偏差等原因,我国区域、城乡、校际间的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仍然存在。X 校校长说:“虽然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均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了,各方面测量系数都已达标,但是实际上在硬件设施、财政经费、师资水平、生源质量等各方面资源配置仍不平衡。”
此外,小规模学校还存在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调研中发现,学校课程大多是围绕语数英三门主科展开,有关五育融合的课程很少。G 校校长提到,学校可以稳定维持现有的主科教学,再加上音体美教学已经比较困难,学校没有额外的时间精力和充足的资金再组织社团活动和特色实践课程。校长表示,虽然清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现实不允许面面俱到。同时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依旧存在。Z 校校长提到,现在学校里白板、电脑、一部七室等各项设施都齐全,但是使用率却不高。一是学校的设备是2015 年全面均衡时期配备的,经过6 年时间其设备软硬件都面临老化问题;二是虽然配齐了部室,但是学校可开设的课程种类较少,部室的开放时间短、开放频率低,使用率不高。
3.部分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仍需改善
充足的办学经费和优质的办学条件是乡村学校招生的根本保障。虽然教育部早已提出对不足100 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 人的标准核拨经费,但现实中,部分学校的办学经费仍然紧张。Q 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说:“大的政策是好的,但是由于政府班子换届等遗留原因,H 县现在财政非常紧张,给我们分配的经费十分有限,并没有足额拨付;而且,所有学校的经费都少,不是个别现象。”
不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仍需改善。J 教学点校长提到:“2016 年我来到这里任教后,学校条件才逐步改善,土操场换成了砖头的,旱厕改成了水厕,黄木桌椅才换成了可调式的。虽然条件已经有所改善了,但是办学条件和城里比还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精进,比如电脑数量可以增加到人手一台、空调配备能做到每个宿舍都有、破旧校舍翻新等。”
4.优质师资匮乏,乡村教育振兴缺乏人力资源保障
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优质师资匮乏致使乡村教育振兴失去人力资源保障。J 校校长表示,小规模学校的师资一直很紧张,没有专业的音体美老师是常态,教师平均年龄在40 岁左右,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文化水平有限,但是有经验且尽职尽责,而新进年轻教师虽然读过大学,但是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几所学校的校长访谈发现,靠近城镇的乡村学校教师普遍年轻化、流动少,师资力量相对充足和优质,而处在偏远村子的小规模学校则一直存在复式教学、师资老龄化等问题。还有更严重的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不只短缺,还都有问题,我们学校6 名教师,3 名患癌症,1 名残疾只有1 条腿,1 名有抑郁症(去年还在村口撞死了一个人),师资质量非常不好”。在问及教师流动情况和年龄结构时,校长戏称其校为养老院,“这6 名老师分别是37、37、46、49、52、59 岁,教师不流动也不想走,一方面是因为生病身体不好,小学校不搞课改,没那么严格;另一方面是咱校经历合并,上面把’不好‘的教师分配到这里,他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的生成原因
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受到社会适应系统和政治目标系统的影响与限制。教育系统在为经济系统提供人才的同时,经济系统也迫使教育市场化;而政治系统在给予教育系统一定的政策和意识形态要求的同时,教育系统也培养出符合社会价值观的合格公民。因此,现实困境的背后既有主观的价值观、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因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政策导向所造成的客观困难。
1.城市化办学导向下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城市化办学导向明显,乡村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乡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需求,村小也因其规模小、少有同伴效应而失去规模效益,不被村民和社会所认可。虽然家长挤破头送孩子进入城镇学校读书,期望子女成为“规模效应”的一份子,但教育结果只在表面上显现为“量的增长”,实际上并未真正扭转升学主义导向的偏颇,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仍然是被动的、机械的、无深度且无创新的[1]。对规模的过度追求和对城镇学校的过度吹捧,造成了“城挤、乡弱、村空”的惨淡局面。
2.县域内不完善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的公平、效率与充足,是提高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然而现阶段,县域内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仍是导致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的根源。首先,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投入是“以县为主”,财政主体是县级政府,但现实中由于县级政府难以承担起义务教育投资的主要责任,因此出现经费总额不足、经费分配不达标的困难。其次,教育财政的经费投入主体责任不明确,大部分公用经费并未设定清晰明确的主体责任,进而导致各级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出现“缺位”现象[2]。最后,管理制度存在缺失。由于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造成主体责任无法落到实处,各主体互相推脱致使小规模学校无法及时获得足额经费。而经费短缺导致小规模学校无法保障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优质教师的存留。
3.经济理性作用下的家庭教育选择行为
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强调人类做出决策时都是充满理性的,所追求的目标都是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教育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利益最大化且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理性选择行为。对于小规模学校来说,学生家长的经济理性决策导致了大量生源外流。首先,乡村教育的社会环境和风气不佳,重视教育的家长急于带孩子逃离乡村教育;其次,城镇教学环境优、条件好、性价比高,为了让子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减少贫困代际传递,基于“最大化收益”的理性决策,只要有条件的家长都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城镇学校上学,家长也为了孩子的教育放弃现有的工作,转到城镇打工陪读;最后,现今进城上学意味着家庭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差异化和优越性,部分家长出于从众和攀比心理,跟风将孩子送到城镇里上学。
4.乡土意识淡薄风气下的教职人员认知偏差
乡土元素的缺失、乡土文化的衰落使得乡村教育困境加剧,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受到削弱和动摇。当前,远离乡村、摆脱农业生活成为众多乡村人民的共同心理追求,这导致了乡村人民的乡土意识淡薄,缺乏乡土情怀和乡村情感。一方面,由于乡村学校教师短缺,师生比失衡,乡村教师工作任务量重、时长久、压力大;另一方面,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幸福感和成就感不高,由此工作积极性不大,产生了职业倦怠也是情有可原的。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将教育质量问题归结于生源、教学环境、家长配合度等因素,很少反思自身,这本身也是一种认知和行为上的偏差[3]。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乡村振兴的实质是乡村现代化,乡村现代化取决于乡村教育的现代化[4]。而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则是补足乡村教育短板、促进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现实中亟待关注并予以破解。
1.立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构建高质量义务教育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一个转变,即从城市优先取向转向乡村,使得二者均衡发展[5]。从根本上看,要立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构建高质量义务教育体系。首先,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在坚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前提下,与本地教育发展政策规划相结合,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在实施教育政策前要确保政策设计与学校实际状况的匹配性,避免出现“治标不治本”的状况;教育政策的制订应当既解决当下的问题又实现长远的发展。而后,要遵循连贯性原则,做到维持总体稳定与达成良好过渡衔接,一方面延续优化总体政策,另一方面构建普惠型与专项型政策[6]。最后,要坚持适切性原则,强调因地制宜,满足当地切实需求。批判性的公共讨论是良好的公共政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公开寻求公众的意见建议,遵循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资源配置逻辑,依照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征进行教育规划。
2.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创建特色化乡村小规模学校
约瑟夫·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提出,课程开发应以解决实际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为核心[7]。因此,首先应促进“五育”并举,创建“小而全”学校。以“研学旅行”等课外实践活动实现德育价值,推动校内校外有效衔接;以“双师课堂”等教学模式实现智育价值,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等。其次,实现“五育”融合,创建“小而精”学校。挖掘当地自然环境、乡土民俗等人文资源,开发与当地社会文化和民众交往适切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再次,通过社会力量介入塑造优质课堂,创建“小而优”学校。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政策、经费保障机制等,激活小规模学校特色优势。最后,要通过“三观二访一导”等督导模式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创建“小而稳”学校。基于此,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推动课程教育改革的同时创建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化乡村小规模学校。
3.重振家庭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共同体
埃斯萨的同心圆理论提出,儿童生活的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区三个同心圆组成的。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和学生的综合发展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因素的影响。首先,通过社会工作介入改变家庭认知,转变教育价值观。一方面,要使家长认识到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任务,更是家庭的职责,最有效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参与和陪伴,提高父母有效参与家庭教育的水平;另一方面,要帮助家长正确认识乡村教育,认识到乡村学校在学生关注度、教学时长、辅导细致程度等方面的优势,促使家长认可并愿意将子女送到小规模学校读书。其次,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建立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状况检测与教养干预体系。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生存自信等乡村情感和价值观的个性发展需要,对发展相对滞后的特殊儿童进行精准监测和及时帮扶。最后,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三方合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共同体[8]。一方面,要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建立家庭教育培训平台;另一方面,要发挥社区组织的作用,把学校教育社会化与社区文明建设融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9]。
4.健全动力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乡村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途径要从过去的注重硬件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到软件提升和教师队伍建设上来,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人力资本支撑。首先,要提高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通过教育资源共享来实现“城乡共建”,加强校际合作,达成“城镇带乡村、中心带小规模、小规模带教学点”的差序格局,积极开展教师培训交流,满足教师能力提升需求。其次,要优化与提升乡村学校教师资源配置水平。地方政府应秉承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加强乡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加大向小规模学校和偏远教学点的倾斜力度,实现乡村学校和城镇学校师资力量的相对平衡。最后,要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健全动力机制,重视教师内生动力的激发和培育。一方面,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让偏远乡村教师工资水平高于城镇同级,健全福利待遇保障机制,给予偏远教学点和年迈教师单独照顾[10];另一方面,要唤起教师的初心和责任感,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释放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活教师的发展动力。由此,使乡村教师既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主体,又实现了教书育人的价值,为乡村振兴培育储备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