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种族平等观念”传播之催化剂
——青奥会
2022-01-01常莹莹李晓栋
常莹莹,李晓栋
(中北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太原 030051)
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奥运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国际体育运动,它打破了地域、种族的限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奥运会能成为国际体育盛会,原因之一是它追求全世界种族平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倡导“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和深入,这不仅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象征,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相伴而来的各种族文化间冲突也日益凸显,这不仅影响了全世界各种族的平等,而且影响了国家间的关系[1]。奥运会以其普适性、全球性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对全球化进程带来的种族矛盾起到缓解作用。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奥运会创新的载体,其参赛主体具有可塑性,加上其秉承体育、教育和文化相结合的举办理念,更能担当起进一步传播“全人类种族平等观念”的历史重任。
1 奥运会的种族平等理念
1.1 《奥林匹克宪章》中的种族平等理念
奥运会源于古希腊奥林匹克区运动会,曾经一度消亡。公元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开始提倡幸福和健康的人文思想,开始重新审视和平、公正平等、身心和谐、开放和坚守信仰的奥林匹克精神。1892年,顾拜旦首次提出创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紧接着在1893年,世界上第一个权威国际性体育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成立;1896年,在希腊的雅典首次举办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取得了成功;1912年,女子首次得到国际奥委会的允许可以参加第四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20年,启用了象征全世界种族平等的国际奥委会会旗——奥林匹克五环旗。奥运会从诞生之初就不允许任何来自经济、政治或国家等因素的干扰,比赛项目不分性别、年龄、种族、水平,向所有的社会阶层开放。
《奥林匹克宪章》中体现种族平等理念的原则有很多,其中以下三点体现得最为充分:(1)奥林匹克的目标就是要将体育运动极大地推广开来,继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最终建立一个人类尊严能得到充分维护、充满和平友爱的大集体,该原则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最终追求是建立一个种族平等的和谐社会;(2)体育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人人都应该拥有参加体育的机会,在从事体育运动时,不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且应该达到注重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共识,这项原则充分体现了人人应该享有体育权;(3)奥林匹克运动不允许任何因种族不平等、宗教不同、性别或其他理由对特定国家或个人任何形式的歧视,该原则强调了所有遵守《奥林匹克宪章》的参赛个体均是受到欢迎的,奥林匹克运动不允许任何种族歧视。透过《奥林匹克宪章》可以发现,奥林匹克运动发起者从创立之初就追求种族平等的理念[2]。
国际奥委会遵循《奥林匹克宪章》中种族平等的理念,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坚决反对种族歧视并付诸行动。南非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领域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把人种分成白种人、黑种人、印度人以及其他有色人种,并将不同的人种进行隔离,限制他们之间的交流。国际奥委会从1964年起拒绝南非参加奥运会,并大力支持南非反种族隔离的斗争,直至27年后的1991年,种族隔离政策被彻底取消后,国际奥委会才允许南非重返奥林匹克运动的舞台,由此南非才有机会参加了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办的第二十五届夏季奥运会。
1.2 国际奥委会组织上保证种族平等的理念
为了从组织上保证《奥林匹克宪章》中种族平等的理念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顺利实施,保证奥运匹克精神的独立自主,国际奥委会实行“逆向代表制”。“逆向代表制”的具体阐释是:凡是任职于国际奥委会的委员,都必须是由国际奥委会派出委员去作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代表,而绝不能由该国家或地区选派人员来国际奥委会任职,国际奥委会是一个概不接受任何国家或地区委派人员的独立体育组织,并且国家或地区的体育机构、行政工作以及管理事宜必须由国际奥委会承认。这样的组织管理制度使得国际奥委会在执行对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权时能保持独立性[3]。“逆向代表制”防止了奥林匹克运动受种族歧视的影响,不仅保证了公正平等的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广大,而且杜绝了种族歧视借国际奥委会进一步扩大。历史已经见证,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越来越蓬勃发展,其中“逆向代表制”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其使得奥林匹克运动最大程度地不受任何种族歧视的影响。
2 奥林匹克运动中种族歧视的典型表现
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经过多年的努力,种族平等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国际奥员会,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抑或是国际和地区单项体育组织均做出了坚决反对种族歧视的承诺,但是,种族歧视仍没有得到彻底根除,种族歧视的行为和言论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仍屡见不鲜。
1936年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夏季奥运会上,希特勒提出“白人优越论”的怪论,至今仍是抱有种族歧视观念的那些人的理论基础之一。在当年的夏季奥运会上,来自美国的黑人奥运英雄欧文斯夺得4枚田径项目的金牌,狠狠地给了种族歧视怪论一记响亮的耳光。然而,欧文斯从柏林回国后仍不能避免美国潜藏的歧视目光,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不仅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拒绝和他握手,而且不能走酒店的正门、不能坐在巴士的前排。最不堪的是,为了养家糊口,这么优秀的运动员曾一度沦落到屈辱地与马、汽车、摩托车比赛。
奥林匹克运动自创办以来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全球范围内掀起反对种族歧视的热潮,人们对那些有种族歧视行为和言论的人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齿。尽管如此,种族歧视这一丑恶现象仍没有被彻底根除,各种新种族歧视行为和言语也有所抬头,特别在青年人喜爱的体育领域中。
在当今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项目——足球运动中,尽管种族歧视遭到一致的反对和谴责,并对当事人进行严厉的处罚,但场内外的种族歧视行为、言行仍屡禁不止。1999年12月,作为后卫的莱加特对自己的队友、来自几内亚的黑人斯亚姆发表了含有种族歧视倾向的评论,最后俱乐部为了履行种族平等的承诺将他开除。2000年2月,罗马队球迷在意大利足协杯赛上对威尼斯队黑人后卫恩戈蒂进行起哄和谩骂,为此,俱乐部被意大利足协处以500万里拉的罚款。2004年1月,在帕尔马队和拉齐奥队的第21轮意甲联赛上,看台上拉齐奥的球迷举起了带有种族歧视倾向的字幅,讽刺讥笑帕尔马队中的拉西西、图拉姆等黑人球员,给黑人球员的自尊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此,意大利足协对拉齐奥俱乐部处以2 000万里拉的罚款。2012年6月的欧洲杯比赛中,来自克罗地亚的球迷在意大利与克罗地亚的比赛中,高喊带有种族歧视倾向的口号,并且还打出带有种族歧视的标语。对种族歧视实行零容忍态度的欧洲足球协会联盟对克罗地亚足球协会开出了8万欧元的罚款。2014年2月,由于塞尔维亚国家队、塞浦路斯的利马索尔俱乐部以及莫斯科中央陆军俱乐部的主场球迷在比赛中表现出了具有种族歧视的行为和言语,欧洲足球协会联盟对这3支球队的球迷处以禁止入场观看下场欧战赛的处罚。
篮球也是年轻人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在绝大多数为黑人球员的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NBA)中,黑人球员以高超的球艺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人特别是青年人的喜爱。《谁在害怕一个大黑高个儿》的作者巴克利,一名曾效力于美国NBA的篮球巨星在书中写到:在美国,黑人运动员和黑人名流已经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黑色人种,他们的种族歧视由于自身的名人光环得到了掩盖。这句话的隐义是美国黑人运动员之所以不再受到种族歧视是由于人们崇拜他们的高超球技,这个崇拜暂时地让人们忘却了他们的身份,而那些球技不怎么突出的运动员就无法因为这个原因掩盖自己受到的种族歧视了[4]。尽管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后美国黑人取得了基本人权,但在NBA中,反种族歧视仍任重道远。2014年4月,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快船队老板唐纳德·斯特林“不要把黑鬼带到我的球场上”的一句话引起轩然大波,其他球队的老板、来自NBA的现役球员和已退役的球员都对唐纳德·斯特林的言论进行了口诛笔伐,热火队和快船队的球员们也在赛前训练中通过将球衣反穿来表示对他言语的抗议和愤怒,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对这一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唐纳德·斯特林因为这个言论受到终身禁止涉足NBA以及250万美元的处罚,最后不得不将快船队的股份出售。
3 青奥会的使命——进一步促进全人类种族平等理念的形成和传播
尽管奥运会从创办之初就极力倡导种族平等的理念,也对之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但是由于奥运会的“不纯粹性”——来自经济、政治、国家等的干扰因素过多,它已无法挑起实现全人类各种族平等的重担。尽管30届奥林匹克夏季奥运会参赛国家、地区达到了创纪录的204个,其受关注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这个事实并不能意味着全世界人民对种族平等的最终认可[5]。而一个和谐的地球应是种族平等、文化多元的世界,这也是奥运会创办者的终极理想和人类的共同理想。为了进一步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实现奥运会创办者的初衷,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罗格先生于2001年首次提出了创办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青奥会”)的想法,该想法于2007年7月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议上表决通过。青奥会是一个专门为青年人设立的体育盛事,它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内容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与奥运会共同发展前进,它的参赛主体是全世界范围内14~18岁的青年。2010年8月,新加坡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夏季青奥会。我国南京市也于2014年8月迎来了第二届夏季青奥会。
奥林匹克运动自创办以来,关注的中心和首要对象一直都是青年人,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懈追求就是为了让青年人的身体、心理以及精神上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通过体育运动教育青年人”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主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将伴随着这个主旨而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但是近年来,由于政治、国家等因素尤其是经济因素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干扰,奥林匹克运动慢慢偏离了创办者的初衷,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慢慢被忽视,导致青年人逐渐对奥林匹克运动失去最初的信任。由于金钱和商业化的冲击,以锻炼人、教育人和培养人为追求的奥林匹克精神也逐渐被掩盖,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力也受到影响。
而青年人具有可塑性,他们在这个年龄段还保持着人性中至善、至美、至纯的本性;他们具有乐于帮助、善于分享、好奇的特质;他们怀有正义感、自信;他们具有开放心态,喜欢新事物、新文化和现代传播媒介,具有好奇多动的本性,喜爱丰富刺激的事物,崇拜偶像[6]。
(1)青奥会确保从经济上促进种族平等
国际奥委会要求青奥会举办方秉承节俭、高效的原则,尽量利用举办地已有的场馆和基础设施,规定每个参赛代表团规模不得超过70人,参加赛事的运动员总数控制在3 500人到3 800人之间,官员总数控制在1 500人左右、接待人员总数约为6 000人,这个规模远远地小于夏季奥运会(后者仅运动员人数就已经超过了万数)。从花费上来看,与花费达117亿美元的2004年雅典第二十八届夏季现代奥运会,花费达420亿美元的2008年北京第二十九届夏季现代奥运会以及2014年伦敦第三十届夏季现代奥运会上相比,规模缩小的青奥会的举办费用自然大大降低,第一届新加坡青奥会花费约2.82亿美元,第二届南京青奥会的预算低于新加坡青奥会10%以上,即2.5亿美元左右。在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也能举办青奥会,使青奥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小,间接实现了种族平等的奥林匹克精神;办青奥会也是承办国家或地区展示、传播自身文化的机会。因此,能在多个经济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举办青奥会,有助于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从而进一步促进种族平等理念的形成和传播[7]。
(2)青奥会确保从政治上促进种族平等
青奥会的参赛主体是14~18岁的青年人,超龄的精英运动员无法参与青奥会,使得青奥会的整体竞技水平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加之国际奥委会又对每个参赛国的代表团规模做出了硬性的规定,使得青奥会的规模也有所变小。青奥会整体竞技水平低、规模小,则媒体关注度自然就会降低,导致青奥会影响力较小。因此,青奥会不可能得到太多的政治期望,从而进一步缩小了政治因素的影响[8]。
(3)青奥会确保从国家层面上促进种族平等
当今,奥运会的成绩与日益昂贵的运动器材关系密切,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高,使用的运动器材比经济、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好,前者所取得的成绩自然要比后者好,这为抱有种族歧视观念的人提供了借题发挥的机会。在第二届青奥会的赛制形式上,28个比赛大项中的17项将采取混合性比赛,其中不仅包括男女间的混合赛,也包括国际间的混合赛;同时,来自各个国家、地区的运动员在抵达南京进行报名时,可以跨地区、国家甚至跨洲临时报名组织团队参加比赛;另外,在青奥会颁奖典礼上,以升奥林匹克会旗取代参赛国国旗,以奏奥林匹克会歌取代参赛国国歌。这一系列举措带来了诸多好处。①让来自全球各国家、地区的青年人可以体验多种组合参赛形式,从而促进不同国家、地区的青年运动员在赛场内进行更密切地合作和交流,同时,这些体育启蒙措施让青年人能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奥林匹克精神;②弱化了国家之间的竞争,从而避免了金牌至上的国家主义的倾向,从国家层面促进了种族平等。
(4)青奥会确保从体育竞技成绩上促进种族平等
毫不否认,不同的年龄阶段在同一体育项目上各有优势,不同的种族在不同的体育项目上也各有优势,为了克服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因年龄、人种而引起的有违于公正平等的奥林匹克精神,青奥会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参加比赛的青年运动员,只能选择一个比赛项目,而一个比赛项目只设一个年龄组(14~15岁年龄组比赛、15~16岁年龄组比赛以及17~18岁年龄组比赛),各比赛项目的年龄组由各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来确定,这样避免了由年龄差别带来的运动成绩的先天差别;②允许跨地区、国家、跨洲设置混合赛,避免了由种族差别带来的运动成绩的先天差别,直接粉碎了种族歧视观念持有者的理论基础之一——“白人优越论”。
(5)青奥会教育活动确保在青年人心中埋下种族平等的种子
由于规模小、知名运动员少、竞技水平偏低等因素导致媒体对青奥会关注度较低,使得青奥会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举办地可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有关种族平等的教育上。国际奥委会准确地把握住了青年人的可教育性及其具有开放、崇拜偶像和心地纯洁的年龄特点,把教育活动看成是青奥会的首要任务,具体体现在要求每届青奥会的举办方必须制定详细的教育规划。在第一届青奥会的举办地新加坡,主办方为无比赛日的运动员开展了人际网络课堂等有关种族平等教育的活动。在南京青奥会举办期间则制定了与朋友分享影像秀、青奥会网络交友等与种族平等有关的教育活动。在青奥会举办前后通过参加和种族平等有关的教育活动,让青年运动员切身感受到现代奥运会创办者的终极理想和人类的共同理想——种族平等,并通过偶像作用,引领大多数青年人在心里埋下种族平等的种子。
(6)青奥会是不同种族文化之间交流的平台,确保在文化层面上促进种族平等
种族歧视的理论基础是文化上的不平等。为了使种族歧视从根本上得到消除,青奥会将文化交流作为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与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教育活动相比,体育竞赛只是青奥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青奥会是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新加坡青奥会制定了世界文化村等多元文化交流活动,南京青奥会也制定了形式多变、富有民族特色的青年大联欢晚会、青年人时尚歌舞活动、世界文化村等多元文化交流活动。在文化活动期间,青年人通过现代传播媒介手段关注对方的生活、情绪等变化,用微信、微博、青年人网站等现代传播媒介向青年朋友展示一天生活,使用即时聊天工具与亲朋好友分享所见所闻。而青年运动员个人之间进行的互动,实质上是一种不受场地、时间和环境限制的文化传播现象,使青奥会成为各国、各种族青年人展示青年人共性的舞台;使青年人懂得不同种族文化之间尽管在内容、形式和时间等方面有差异,但文化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皆展现了人类共性之美,每一种文化都值得被尊重和理解;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各种文化产生、发展、融合的过程,从而在文化层面促进种族平等。
(7)青奥会让青年人在全世界传播种族平等的信仰
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的是人类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双重和谐发展。青奥会一方面为青年人提供适宜的运动项目,强健身体的场地和指导;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教育活动,在青年运动员中建立起种族平等、对多元文化包容的和谐观念。这将有利于青年人反对有关种族歧视的行为和言语,并通过青年运动员的偶像作用,进而让他们去影响周围更多的青年人,让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接受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建立起种族平等、对多元文化包容的信仰。
4 青年人种族平等信仰促进青奥会的可持续发展
青奥会这个背负着美好理念和理想主义色彩的“新生婴儿”能否健康成长、持续发展取决于他所依附的参赛主体能否带给他更多积极的影响和正面的支持。作为世界的未来砥柱,正在成长的青年人是构成这个世界的主要力量。青年人的信仰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世界未来的道德水平和公民素质的高低[9]。
青奥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个大平台,更离不开参赛主体——青年人。如果青年人仍抱有种族歧视的“有色眼镜”来参加青奥会,不仅有悖于青奥会创办者的初衷,也易被有种族歧视的人利用,青奥会难以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奥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青年人进行种族平等的正面教育。
体育不仅是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充分体现了种族平等的国际性语言。尽管伴随着历史的前进,种族歧视行为和言论终将在竞技体育领域消亡,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为了加快这个进程,需要不断地增强对竞技体育奥林匹克精神的认识,坚定不移地抵制种族歧视,才能早日看到全人类各种族平等的曙光。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促进青奥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教育。告知参加青奥会的运动员,青奥会不是获得荣誉和物质的地方,而是学习交流的盛会,参加青奥会是为了能享受到更多体育之外的知识和信仰。对国际奥委会来说,不仅要在比赛项目设置、组队形式、文化教育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还要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要加大对青奥会举办地的经济支持,鼓励更多在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申请、举办青奥会,这样才能有助于奥林匹克精神在全世界传播,从而促进“全人类种族平等观念”在全世界的传播。
(2)青奥会对奥林匹克精神之种族平等理念的体现关系到青奥会的未来发展。在新加坡举办第一届青奥会的时候,以《南京日报》为首的一批中国新闻媒体开始注重青奥会体育竞技比赛之外的文化教育活动,而不是单纯地对金牌数量和金牌排行榜加以关注,这一个转变充分体现了中国新闻媒体对贯彻种族平等理念的重视和深思。在第一届青奥会中国代表团取得金牌榜第一名后,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开始关注中国青奥会代表团在青奥会文化教育交流中的表现,这也应成为未来青奥会参加国家和地区新闻媒体可借鉴的经验[10]。
(3)青年运动员的基础教育、奥林匹克精神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应纳入参赛代表团的管理之中。各参赛代表团应该重视运动员参加比赛后的心得体会,以及对参加青奥会文化交流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思考和总结,特别是运动员对自身的反思和提升。另外,青奥会组委会应该对运动员在青奥会期间参加的体育竞技比赛和文化交流教育活动制定一个明确的要求和界限来促进这些活动的功效,比如号召“认识一位他国赛手、结交一名青奥朋友、了解一国地域文化”等[11]。
(4)文化与教育活动归根到底,只是一种手段和形式,而最终目的是通过这种身心体验、亲力亲为的特殊方式把青年人教育、培养成身心和谐统一的人,这是青奥会创立者和组织者的最高愿景,也是每一名青奥会运动员应该致力追求的目标。这种教育活动应该得到长期规划,而不能只是在短短的十几天赛事中集中突击去做。当然,我们也应该秉承传统,不断创新,进一步优化设计出好玩、有趣、通俗易懂、有吸引力且兼具教育功能的文教活动,以保证通过参与这些项目,青奥会运动选手们不仅能汲取一些对他们参与竞技体育有用的东西,更能领会、理解和传播种族平等的理念。
5 结语
(1)体育不仅是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充分体现了种族平等的国际性语言。只要我们坚持对青年人进行种族平等的正面教育,种族歧视行为和言论必将在竞技体育领域消亡,从而在全人类真正地实现种族平等。
(2)种族平等是现代奥运会创办者的终极理想和人类的共同理想,为了确保实现不受经济、政治、国家等因素干扰的、更纯粹的奥林匹克精神,国际奥委会把握住了青年人可塑性、心地至纯、开放、崇拜偶像等特点,把青奥会的文化教育活动摆在首位,通过文化教育活动,确保在青年人心中埋下种族平等的种子,并通过偶像的作用,在全世界传播种族平等的信仰。
(3)对国际奥委会来说,不仅要在比赛项目设置、组队形式、文化教育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加以创新,而且要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加大对青奥会举办地的经济支持,鼓励更多在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申请举办青奥会,这样有助于奥林匹克精神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从而促进“全人类种族平等观念”在全世界的传播。
(4)如果在青奥会中仍有种族歧视的行为和言语,青奥会也谈不上可持续发展。青奥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青年人进行种族平等正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