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入高考”的动因、策略与实施路径
2022-01-01张新萍
张新萍
(中山大学体育部,广东广州 510275)
2020年两会之后,学界掀起了对“体育入高考”的讨论热潮,紧接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重点关注一个关键问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建设蓝图中,青少年体育是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高考制度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制度之一,起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和选拔功能,一直被称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在新时期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党中央已经明确提出了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要求,并形成了指导性文件。如何通过高考的制度改革推进体教融合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1 两个老话题,掀起新波澜
无论是体教融合还是体育入高考,在体育界都不是新话题,但这两个老话题在2020年却掀起了新的波澜,引发了学界的新思考和新辩论。
1.1 党中央对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
近年来,围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政策陆续出台,体教融合呼之欲出。在国务院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是15项行动之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规定“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更是把“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写入战略目标。习总书记针对体育和教育进行过多次精辟论述。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提出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些论述是高校推进体教融合工作的发展方向。
2020年4月27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对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强调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体育提案
2020年5月22日全国两会拉开帷幕,体育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之一。诸多体育界和非体育界代表,对体育教育建言献策。姚明、朱婷关注青少年体育教育。姚明提交了一份题为《体教融合不能忽视人格塑造》的提案,他认为围绕体教融合的各类顶层设计、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应当以人为本,在促进广大青少年强身健体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格塑造。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2020年5月25日在政协大会发言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等健康问题突出。她建议,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加体育成绩在考试和升学测试中的占比。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领衔百余委员联名提出《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建议重新梳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并给予与语文、数学等主科一样的考分权重,激发学校、家长、学生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吴志明等委员提出,加强社会宣传和对家长的引导,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排第一位,尊重教育的规律和孩子成长的自由。
为民发声的人大代表和参政议政的政协委员都关注到了青少年体质这一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青少年体质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就一直会作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并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的热点议题。
1.3 体育界快速行动,展开讨论
2020年6月18日,北京体育大学举办“高等院校在体教融合中的责任与担当”线上主题研讨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体育总局、人民日报社、国内13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和部分中层干部共同参与,会议探讨了推进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并提出通过体教融合发挥高等院校优势,为建设体育强国做出新贡献。
国内体育期刊也敏锐地觉察到体教融合这一值得讨论的新问题,面对体教融合新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思想、新问题、新方法、新策略、新路径、新实践,《体育学研究》率先向国内外体育科学界人士及关心体育事业发展的相关学科学者征集体教融合主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为了努力探索体教融合的科学方法和实施路径,充分发挥广大体育学界专家学者的智库作用,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学术引领作用,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于2020年6月29日举办了“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邀请全国知名体育教育学者发起深度讨论。
在这几场讨论会中,国内各体育院校的校长和业内专家,对于体教融合的意义、体教融合的基本内涵和落实路径、推进体教融合中体育院校的责任和担当、体教融合的制度壁垒及突破路径、体教融合理念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更引发了全国体育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 改弦易张,旧曲要新弹——动因
2.1 从体教结合到教体结合,再到体教融合
体教融合(相似概念有体教结合、教体结合、教体融合)已经是体育界和教育界讨论多年的话题,在中国知网查询(查询日期为“2020年6月28日”)题名中包含“体教结合”的文献共有654篇,最早是在1991年发表于《四川体育科学》上的一篇文章[1],介绍了关于宜宾市业余体校与宜宾市一中联合举办击剑重点班的经验。题名包含“教体结合”的文献有162篇,最早一篇是1991年发表,湖南体委的陈正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上发表《“教体结合”——业余训练迅速发展的成功之路》[2],论述了湖南省祁东县实施“教体结合”,促使业余训练工作蓬勃发展的经验。题名包含“体教融合”的文献有36篇,其中期刊论文24篇,最早一篇发表在2013年。题名包含“教体融合”的文献16篇,其中期刊论文14篇,最早一篇发表在2012年。
对体教结合问题的关注度的变化反映在文献发表的数量上,从1991年到2004年,仅有零星论文发表,从2005年到2007年不断增多,从2008年到2014年属于热点话题,平均年发表文献40篇以上,2015年之后,热度逐渐降低,讨论了许久的理论问题如果不能应用在解决现实问题上,理论学者会失去研究的热情,也缺乏新的灵感。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研究分析可知,我国对于体教结合的呼吁是源自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而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因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封闭式管理体制——与教育系统割裂的三级训练网,把有天赋的运动员单独放在体校—省市体工大队—国家队这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培养。
关于体教融合的路径,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探讨[3-6],提出以下几类模式:(1)由体育部门主管体育运动学校与教育部门主管的普通中学联合办学开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2)体育部门创建的“三集中”学校,学生“集中学习、训练和住宿”;(3)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在基础教育学校中共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开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4)普通中学开办体育培训班开展竞技人才培养工作;(5)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合作在普通中学试办二线运动队;(6)体育部门对省级体工队进行学院化改造,优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7)普通高校与小学、中学直接挂钩,形成教育系统内部独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8)高校特别是高等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开设运动训练专业,开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9)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与高校联合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开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即省队校办;(10)普通高校单独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开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11)高校开设竞技体育“冠军班”,开展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教育或培训工作;(12)体育部门将赛事参赛名额分配给高校,由高校在普通学生中进行选拔、组队、训练和参赛,实现竞技体育对普通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功能。可以看出,大部分人仍然将思路局限在如何在体教融合中协调好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管理职能,并没有“跳出体育谈体教融合”。
无论是体教结合还是后来提出的教体结合,目标似乎都局限在培养运动员的方式上,有些说法甚至“窄化”到由体育部门或教育部门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但现如今党中央提出来体教融合显然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而是党中央为了解决青少年健康问题的顶层设计。体教融合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也是为了确保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成功。
当前,体教融合与体教结合的时代背景不同,涵义不同,目标也不同。体教融合是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在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和健康强国的背景下,为了全面提升青少年体质,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充分发挥体育育人的特殊功能。不仅在于育体,提升学生体质和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更在于育人,培养德才兼备、身体康健、意志品质良好的全面发展人才。
2.2 体教未能融合的原因、障碍和后果
体教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既包括学习成绩好而且身体健康的普通学生,也包括有体育特长且文化素质良好的高水平运动员。但目前的现状是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体质下降趋势难以遏制,而高水平运动员的“学训矛盾”始终难以协调。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应试教育体系中未将体育纳入高考,在最关键的人才评价体系中并不考察体育,导致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处于“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特别自2007年以来,国务院颁布了若干加强学校体育及提升学生体质的意见、公告和文件,但执行效果不佳。有相当比例的学校居然尚不能开足开齐体育课,中小学语文(或数学)老师教体育、高中年级体育老师“被生病”现象也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一直未做到“把优秀的运动员放在校园里培养”,尚未建立起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或国家队)这样层层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运动员“学训矛盾”一直存在。
由于对体育教育功能认识的偏差、制度设计的不足和执行不得力,导致体教融合成为一句空话,直接导致青少年体质持续走低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匮乏。
2.3 体教融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
以往关于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研究,大多是站在体育角度,或者说是竞技体育发展的立场上,出于有利于运动员培养的考虑提出的要求,但体教融合不应当只是“站在体育谈教育”,而应该“跳出体育看教育”,站在全面培养人的角度来看待体育的功能,来分析体育和教育的关系。
2014年,刘延东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上强调:“加强学校体育是促进学校回归育人本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学生理解体育的重要性,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7]
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就在于发挥体育对人的心、智、体的全面教育价值。蔡元培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马约翰说:“体育是教育中唯一比较全面、完整的系统,它发展身体效能,与精神品质并重。体教融合是育人所需,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少了体育,就谈不上全面发展;忽视体育,立德树人就会流于形式。”[8]这些教育家对体育和教育的深刻论述,对于新时期推行体教融合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呢?教育理论家各有不同论述,但一定要落实在人自身的发展上,绝不是考得分数高或者跳得远。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育界提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可谓是新时代教育的总体目标。对于学校体育,习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如果不能做到体教融合,赋予学校体育应有的地位,学生体质不可能得到提升,也就根本达不到“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体教融合绝不仅仅为了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更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3 体育纳入高考是落实体教融合理念的切入点
落实体教融合,首先要改变轻视体育的观念和做法,真正发挥出体育独特而重要的教育功能。如何让家长和学校重视体育呢?答案是:必须在高考中增加体育科目。
3.1 考评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从顶层到基层,“减负”的呼声甚高,措施频出,但在应试压力下,收效颇弱。绝大部分家长能够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对孩子的益处,但还是会让孩子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据调研分析可知,体育类培训机构服务的目标群体就是幼儿园和小学生,因为初中以上年级的学生很难抽出时间去运动。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几乎是评价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而高考成绩更是决定孩子未来最重要的砝码。幼儿园和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家长还会让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升学至初中之后,应试教育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家长必然要求学生以“应试”的科目学习为主。
3.2 先行先试,体育高考呼之欲出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会议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不同学段和不同类型的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2020年9月,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并发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些举措为体育纳入高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如果能将体育纳入高考,必定成为体教融合落地的一个抓手,成为遏止青少年体质下降这个重大问题的有力手段。
与此同时,有运动特长的孩子不一定要离开学校,可以留在学校继续学习和训练。将体育纳入高考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家长会鼓励孩子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蓄水池”得以充盈,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4 以“体育入高考”为切入点推进体教融合的路径
党中央提出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负责落实政策。如果这两个部门不能摆脱以往操作的窠臼,不能采取果断而坚决的措施,仍然纠缠在资源整合、体制融合、利益协调等“老问题”上,对于党中央提升青少年体质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将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
当务之急是利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契机,尽快制订并完善体育纳入高考的方案,让高考改革的一小步,推进教育向前发展的一大步[9]。
4.1 理论争鸣、统一认识
在新时期提出体教融合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提出新措施。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出发点谈论体教融合,“体育入高考”就是其中最有效的一项措施。根据以往研究发现,反对“体育纳入高考”的意见无非以下几种:“增加学生负担;不便操作,难以实施规范考核;应试教育扼杀学生锻炼兴趣”。学生体质下降这一问题已经持续多年,中央连续发文,发布多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文件、公告、意见,甚至把“开足开齐体育课,加强课余体育锻炼”写进政府报告,但达不到此项要求的学校仍非少数。体育教师“被生病”也不是偶然现象,每天锻炼一小时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实践中,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不能否认,学校体育长期得不到重视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被纳入高考。因此,当务之急是集思广益、广开言路,通过争论、争鸣,统一认识,为教育部门制订考试评价改革方案提供参考。
4.2 先行先试,总结经验
2012年,山东省教育厅曾试行“将体育纳入高考”,颁布了《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体育测试实施办法》,规定在2012年和2013年应届毕业生,凡报名参加高考的山东考生均需报名参加体育测试,体育测试项目有男子1 000米/女子800米、立定跳远和掷实心球,三项中任选两项进行测试。测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分为A、B、C、D四档记入考生电子档案,供高校作为录取参考。但自2014年起,山东省将不再由学校统一组织体育测试,应届毕业生的体育测试成绩将由考生在高中学习期间的体育成绩取代。
由于各省市有自主制定考试评价标准的权利,因此,建议个别省份可以先行先试,比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市,一直致力于在基础教育领域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近年来,在教育综合改革上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中小学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以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创新“三轮驱动”,积极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育人模式。为了改变过去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深圳市教育局还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制定学生综合素养阳光评价指标体系。建议广东省总结深圳市教育评价改革经验,率先试行将体育纳入高考总分组成科目,以起到“先行先试”模范示范区作用。
4.3 完善方案,统一推广
目前,体育已在绝大多数省份进入中考,其分值还在不断增加,体育进中考的方式就可以为体育进高考提供借鉴。另外,2020年全国开展自主招生考试的学校全部要考体育,也可以为组织高考体育提供经验。通过部分省市的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制订完善的方案和操作细则,就可以在全国推广,统一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