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女性婚姻观念的“异变”研究
——以年轻女性为研究主体

2022-01-0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晚婚婚姻家庭

(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西安 710600)

婚姻指的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下被社会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及由此而产生的关系,即夫妻关系,属于历史范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态时期,婚姻制度及由此产生的家庭制度同样经历了不同形态的发展过程。“在一夫一妻制正式确立之前,人类的婚姻史经历了原始群婚、血族群婚、外族婚、对偶婚等不同阶段”。马克思认为人类婚姻发展的最终形态必将与国家、阶级一起消亡,但距离最终形态的形成还有很长时间。因此,国家、阶级将在很长的时期内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婚姻观念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在我国,单偶婚(一夫一妻制)仍然是唯一合法的婚姻关系,但是在选择婚姻中,晚婚以及不婚的现象愈发突出。分析在年轻女性群体中的晚婚、不婚现象的生成逻辑、辩证思考现代女性婚姻观念的“异化”问题对于解决由女性婚姻观念“异化”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1 年轻女性婚姻观念中的“新常态”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婚姻史发展的动力,即社会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国家婚姻制度和观念变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绝大多数的现代女性开始实现经济独立,传统的专偶婚姻关系中男尊女卑现象逐渐消失。在婚姻关系中,随着女性的家庭地位的提高、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的转变,女性在婚姻选择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如恩格斯说的:“总之,恋爱婚姻被宣布为人权,并且不仅是droit de homme(人权),而且在例外的情况下也是妇女的权利。”实际上,年轻女性不婚或者晚婚除了是一种自愿的权利使用,同时还存在着非自愿的情况。美国社会学家凯斯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将独身现象归纳为两种模式:一种传统模式,指的是想结婚而结不成婚的情况;一种是自愿选择不结婚的情况,而他所指的独身现象正是本文所说的不婚或者晚婚现象。他所说的独身现象范围更广,内含不婚、晚婚两种现象。因此,同样可以用来对晚婚、不婚群体进行分类。

1.1 知识水平:受教育水平与晚婚年龄和不婚人数成正比

女性初婚年龄的不断提高已然成为社会备受关注的现象,尤其在经济教育发达的城市,这种现象更为显著。上海市妇联公布的《改革开放40年上海女性发展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上海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8.4岁,比10年前提高了5.4岁,与欧盟平均水平持平。据江苏省民政厅去年1月发布的数据,2017年,江苏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34.3岁。再看一组数据:1990年,30~35岁的女性中,未婚只占0.6%,而到今天,未婚占到7%;而35~40岁的女性未婚占比则从0.3%增长到4%左右,都增加了10倍以上。

出现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现代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由于国家、家庭等对女性受教育的重视,现在高校中,本科、硕士学历的女性已经超过男女总人数的一半,虽然理科院校男女比例基本均等,但在师范类院校,女生远远多于男生,而博士阶段女性占比接近40%。翟振武教授认为现在我国成年人口近一半会接受高等教育,进入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生数量也在逐年上升,随着教育年限的延长,更多女性实现成家条件的时间也会推后。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很多大学生毕业就已经23岁了,更有的学生选择读研读博继续深造。女性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心理结构和认知结构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而对婚姻的欲望越来越淡化。总体来说,受教育程度低的女性,其价值观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受教育程度高的,其价值观就相对较独立、个性更强,因此,女性群体受教育水平越高,其晚婚和不婚的可能性就越大。

1.2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驱使现代女性崇尚“独活”

现代女性更加个性化,崇尚自由与人权,对婚姻更是如此,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安全感不再仅来源于男人,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因此婚姻对她们的吸引力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自由主义思想的渗透下开始向往“独活”,即一个人生活的方式。女性所向往的“独活”方式分为两类:一种是“战略性”的“独”,这种基于自愿原则上的生活方式指的是女性为了能在最好的年纪花更多的时间投资自己,为了避免婚姻带来的一系列责任影响自己的计划和分散精力,暂时性不考虑婚姻;一种是纯粹为了避免承担婚后所带来的一系列责任,更倾向于独立的生活方式,这也受到我国诸多社会现象的影响,例如:离婚率不断升高。

当婚姻不再是性生活被允许的唯一条件时,女性婚姻自由被彻底解放,对“野心勃勃”的年轻女性来说,婚姻不是归宿,更像是一个牢笼。而这种婚姻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更高的自由追求,与现代女性崇尚个性与婚恋自由的特点相符。这种观念下,保证男女双方继续在一起的不再是法律,而是真正的爱情,如果在交往过程中爱情逐渐消失,男女之间自然分开,不会因此而像离婚那样带来的许多的问题,爱情才是维持感情运转的中轴,不是道德、法律、社会舆论。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不婚成为常态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婚姻从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已经变成了纯粹个体选择,我们习惯了以“家”的概念来面对社会,而以后可能要彻底作为单个人来面对周遭,家族主义在下降,而与现代化随之而来的个人主义迅速上升。越是崇尚自由主义的女性越是会选择过“剩”的生活方式。

1.3 社会因素:生存压力下的底层女性被迫单身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所导致的生活成本迅速提高,与工资不成正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年轻女性的婚姻观。首先,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成本,加剧了市场竞争,许多女性害怕因为结婚后工作无法全身心投入最后导致丢失工作,选择单身;其次,经济的不断发展,房价的升高过热,大多数人工资跟不上,生活水平不升反降,缺乏现实的结婚条件。种种现象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结婚率反而走低,这种因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引起物价上涨与人们实际收入之间存在的不平衡而导致人们对婚姻产生“威胁式恐惧”心理,在中国尤为严重。

最后一种则是婚姻推迟,与常说的晚婚有所区别,这是一种带有无可奈何的心态成分。婚姻推迟实际是个体在婚姻市场搜寻匹配的过程受阻。美国学者贝克尔是最早将人类婚姻匹配行为数学模型化的学者,他建立了一个婚姻匹配模型,并指出婚姻市场中的男性和女性,都会基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婚姻搜寻,从而让自身从婚姻中获得最大效益。女性择偶标准的提高,导致难以匹配到适合的结婚对象,“宁缺毋滥”的现象随处可见,也是晚婚群体得以形成的一个不可抗因素。

2 晚婚、不婚现象的内在生成逻辑

晚婚、不婚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这是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适应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价值观念,甚至可以说社会经济条件是这两种现象出世的主要诱因。学者李银河在《国际先驱导报》认为是女性实现了经济的独立,从而把她们从婚姻中“拉”出来。实际上,除了经济原因,政治环境、人的意识形态转变和婚姻制度本身所存在的弊端都影响着人们对婚姻的选择。

2.1 女性经济实现独立,摆脱依附性生存方式

由于社会大分工,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许多企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工作,男工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大生产的需求,加上男性劳动力价格相对来说更贵,而随着工业发展,许多工作对劳动力要求并不高,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手的操作所需要的技巧和气力越少,换句话说,现代工业越发达,男工也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因此,资本家开始把苗头指向女性。当女性加入了生产活动中,开始逐渐掌握资本,实现经济独立,最终摆脱了依靠丈夫才能获得生存资料的家庭生活模式。随着女工的社会地位提高,便为女性实现经济独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丈夫也逐渐趋于平等,女性对家庭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尚未结婚的年轻女性对婚姻的选择不再是因生存而选择的依赖体,而是对自由、对爱的真正渴望。实际上真爱难觅,许多女性抱着“宁缺毋滥”心理,最终选择一个人生活。在她们看来,结婚得不到什么,不结婚貌似也没失去什么。这样的意识一旦产生,对传统的婚姻观念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冲击。

2.2 家庭结构的内生动力不足,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下降

现代社会,家庭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较之从前已经大大削弱。妇女运动兴起,男权制度崩溃。女性意识的觉醒从根本上撼动了以男权制度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家庭结构,家庭也就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稳定社会的作用。封建主义的覆灭宣告了家庭制度的覆灭,随着君主政体的解体,领主制度、世袭制的废除,家族制度的没落成为必然,血缘联系对于人类生活结构的意义开始下降,家庭的存在不再有家族的支撑,其对社会的稳定作用及其他政治功能就此也受到削弱。总之,自中国进入现代以来,家庭在社会中的政治功能已经渐渐地削弱了,比如:社会事物由公民投票决定,但投票的单位不是家族、家庭而是个人,社会政治权利直接和个体联系起来,家庭的存在逐渐被边缘化。

家庭关系一直以来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式用法律手段保障配偶双方的合法权益,性对象也固定下来,极少出现因为争夺同一个性对象而发生争执甚至家族间的斗争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生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随着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发展完善,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了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同时人们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出现的许多问题中反而是由家庭矛盾引发的,因此家庭关系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已经明显削弱,更多的只是反映两性之间为爱或者某种目的而结合在一起通过法律认可和保护最终形成的生活模式。结婚受法律保护,选择不婚,法律不干预,这就给年轻人更多的婚姻自由。

2.3 传统婚姻制度的狭隘性,弊端日渐凸显

西蒙·德·波伏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具体地阐述了婚姻生活当中的许多弊病。在她看来,这种传统的婚姻模式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千疮百孔,没有人想否认婚姻生活的悲剧性及不堪回首的缺陷。于是,她在自己的生活中采取了特立独行的方式拒绝它——她和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终生保持着恋人的关系,俩人终生未婚,与众不同的是:一方面他们是相爱的恋人和同居者,另一方面他们也各自保留了各自生活和交友的自由空间。

法定的婚姻虽然使得人们一些权益得到了我国《婚姻法》的保护,却也带来了诸多限制。现代人之所以对婚姻产生厌倦感,原因是很多的:譬如,对婚姻家庭责任和义务的厌倦感;对婚内生活的失望;长期共同生活导致的情感厌倦;因为经济收入、支出、住房、人及交往、家务劳作等各种繁杂琐碎的原因引起的双方的不和;因为嫉妒而引起的感情纠纷;双方由于文化教养、兴趣爱好、家庭出生、生活习惯、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因为子女教育、赡养老人而产生的分歧;因为没有子嗣;因为性生活不能协调;两地分居导致感情淡漠;家庭暴力和婚内性虐待等。上述种种原因都可以使人对婚姻产生不满和厌倦的情绪,进而产生放弃婚姻和家庭的想法。

2.4 “人的解放”后,个人价值的地位逐渐提高

人的意识形态往往随着社会的大发展发生变化,是以适合社会的发展而存在的。如果我们能养活自己、做饭吃饭洗碗旅行看风景过纪念日都可以自己完成,不需要陪伴不需要分担,那我们为何要结婚?这似乎是大部分“不婚主义者”惯用的搪塞“借口”。现代社会,“我”为家庭而活,为子女而活,为社会而活,至今依然是首要的,但是,与此同时,受现代人思想的影响,一部分人开始主动思考“我”对于“我”的意义,因而现代社会在“我”成为有限的奉献体的同时,也强调“我”对于自己幸福负责的意义。这是现代社会将整体利益加于个体之上时,给个体提供的交换法则,它不像传统社会那样完全忽视个体存在的价值,将追求个体幸福的本身也当作一种可以理解的目标,交还给了个体的人。

不可否认,现在人们已经不单单将注意力集中于物质追求,而将更加关注于精神方面是否能得到满足,更加热衷于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自我意识”在不断苏醒、增强。比起按部就班的过一生,新一代更加注重于自我实现和“自由”。年轻一代人往往把事业和自由看得比爱情更重要。“成家立业”已经转变为“立业成家”,更有甚者追求事业之心完全把成家置之不顾。产生这种意识的男性居多,有多方面原因。女性对另一半要求过高,择偶往往要求对方“三有”,即有车有房有存款。无可厚非,这是女性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但就是这样一种看似合理的要求,把许多男性置之门外。因此多半男性对事业更加注重,无论是为了达到事业成就感,还是为了达到女性择偶的标准,亦或者是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都反映出事业对男性来说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绝不是在贬低女性的事业心,只是从男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承担的责任来分析,这是性别决定的客观地使我们不承认的性别所带来的差异性。

而对于女性来说,随着经济实现独立,依附性的婚姻生活失去了其必然性,当然是会有形形色色的想法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在她们看来,婚姻已经不再是必需品,没有婚姻一样可以生活得很好是存在的事实。还有更多的原因在影响着她们的意识形态的转变。受离婚热潮的影响,身边的已婚人士越来越多选择离婚或者正在离婚的路上,这就不得不让她们对待婚姻更加谨慎;家庭矛盾也在不断侵蚀着年轻人对婚姻的向往之情。家庭中父母经常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不和谐的家庭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人们对婚姻关系的考虑,女性更为感性的特点决定着受影响较之男性更深。更有甚者说道:“以前有想过找个自己喜欢的人过一辈子。可是后来单身久了就对结婚没有兴趣!拒绝和男人交往暧昧之类的,我就想沉沦在自己的世界里一直单身,就这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一个人过一辈子。”婚姻意识淡薄在年轻人身上尤为突出,因而一开始都自认为自己是不婚主义者,结果久而久之真的对婚姻产生了抵触心理,逐渐形成的意识形态本就是围绕着排斥婚姻而完成的。

2.5 婚姻主体的经常性分离,导致年轻女性对婚姻需求急剧下降

美国心理学家波萨德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的“波萨德法则”认为一对恋人结婚的概率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婚后分居两地成为常态,直接影响着婚姻关系的稳定性。结了婚,却因为公司长时间出差,因为工作经常外出应酬,使得形成的婚姻关系变得尤为脆弱,而处在这种情况下的婚姻关系,存在的意义除了性行为合法之外,便很难再有其它可颂之处了。

当婚姻关系只能依靠一本结婚证书去维持的时候,人们会做出什么选择结果不言而喻。一个家庭的形成首先要有两性的合法结合,即形成婚姻关系。保持家庭关系是需要双方一起经营的,不仅是在金钱上、物质上的付出,更应该在时间上付出。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夫妻双方长期不在一起,总会滋生出各种矛盾以影响着这段婚姻关系,仿佛一种质疑声:结婚了是一个人过,不结婚还是一个人过,那结婚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离婚便成了“水到渠成”之事。而当人们看到这种景象时,而且这种情形也可能是她们选择婚姻后必然要面对的情况时,自然也就有更多人会选择退出婚姻的行列。

3 现代女性婚姻观异化的辩证思考

随着不婚族、晚婚族的逐渐增多,社会上对此的争议不一。于此,我们应该持辩证的态度从该现象的本质上去思考其存在的积极以及消极影响,做到实事求是、理性分析。

首先,晚婚以及不婚对社会以及人才培养都有着积极意义。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无论是经营一个家庭还是一个企业,都是需要极大的精力付出的。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注于一件事往往会取得更好的结果,未婚者和已婚人士早工作和学习上呈现出很大的差别。事实表明,在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中能够体现出,许多行业会优先录用未婚青年。这类群体能够免受家庭所带来的烦恼从而集中精力工作,是一个企业做想要的;第二,有利于高水平知识人才的培养。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生的年纪刚好是适婚年龄,有许多毕业生或者是由于来自家庭的压力选择结婚,亦或者是害怕错过了适婚年龄难寻对象,往往会选择在毕业后一两年就结婚。如果你今年24岁,没有谈恋爱,那你恐怕刚刚经历过一场血雨腥风的春节。你的每一个亲戚都在重复“什么时候结婚”这样的问题,你妈已经在为你物色下一个相亲对象,而你那些平时从来不会谈论感情问题的同学,也突然热心地为你介绍潜在的可能。在这一系列所不能逃避的现实面前,人们哪还有精力选择继续进修?换个说法就是,越是选择晚婚或者不婚的人群,就越有机会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学历。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结婚率就越低。在中国,1975年之后出生的城市男性和女性,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初婚几率分别将会降低9.6%和9.7%。相应的,受教育程度每上升一个层级,初婚年龄就要上升1.6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在校生大量的精力被课业占用,学生角色与婚姻角色冲突,使得人们往往选择先完成学业再进人婚姻,而又有一部分人在完成学业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改变,加之社会环境的允许,便选择了不婚。本科毕业一般为22岁,如果读研究生,在校期就会一直延长到25甚至30岁。虽然也有学生在读博期间结婚,但真正能将科研和家庭兼顾的人还是凤毛麟角。

其次,不婚主义的流行同样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消除这一主义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的。第一,容易导致消极个人主义盛行。前面已经讲过,不婚主义的流行一个主要原因是个人价值的地位逐渐提升。恰恰如此,正是由于人们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忽视了我们一直推崇的集体利益、集体价值的实现,造成的后果自然就是个人主义凌驾于集体利益至上,这是消极个人主义的体现。而个人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消极个人主义则表现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形式。消极个人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一致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强调而且必须遵循集体主义凌驾于个人主义之上,个人主义服从于集体主义的原则;第二,加重国家养老工程的负担。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递交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004号提案中提到,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26%(约为1.78亿人),已超过13%的老龄化社会标准线。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为了减轻国家养老工程的负担,还有考虑到人道主义的因素,近年来,国家提倡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就中国的养老现状而言,居家养老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居家养老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组建有家庭,而现在出现的不婚族,放弃家庭形式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年老以后选择养老院或者其它类似的机构安度晚年。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再过20-30年,我国养老机构的负担将大大加重,甚至达到不堪重负的地步。因此,不婚主义下产生的不婚族,在初始阶段,社会问题并不会表现得太突出,等这一批人年老退休或者不幸患重大疾病以后,不婚主义的弊端便显露无疑了。

最后,造成高质量人口的缺乏。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和计划生育30年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若以三年为一代新生儿降生来计算,初婚年龄每提高三年,会影响一代新生儿的降生,降低了社会生育比率。当代女性自身条件的优越使得对男性的要求增高,而数量庞大的农村适婚青年由于条件不太理想,无法得到她们的青睐,故女性宁愿选择独身从而导致了晚婚不婚,但女性的这一选择反过来又加剧了青年婚配比例的失衡。在短短的30年里,中国完成了发达国家需要10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向人口低生育水平的转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的人口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这需要用较长的时间、社会共同做出努力才能解决。

随着女权主义不断发展,现代女性在家庭、就业、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年轻女性的婚姻观念在新时代越来越存在“不确定性”。许多年轻女性的婚姻观念产生“异变”:晚婚、不婚现象日益突出。面对此般“异化”现象,从女性个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由此引发的传统家庭关系的转变和婚姻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这三重维度厘清新时代背景下的年轻女性群体存在的晚婚、不婚现象的内在生成逻辑,辩证地思考现代女性婚姻观产生“异化”现象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其深远影响可见一斑:首先对女性自身来说独身状态容易引起情感缺失,造成情感缺陷,女性晚婚不婚的选择背离了父母的期许,“反叛”父母与内心歉疚,引起心理孤独。加之工作忙碌和社会竞争,也无法向父母吐露个人真实情感,致使与父母亲关系逐渐疏远、紧张。

综合来讲,当代晚婚不婚女性婚姻观念源自社会环境和自身抉择两个方面的影响,主动或被动接受晚婚不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内因,经济的竞争和国家政策的倡导是外因,尤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因素。在传统与现代碰撞的今天应该要对这一转变的现实拥有较高的接受度,不能凭借自身的喜好就否定这一价值取向。对年轻女性而言,追寻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是理所当然的、是生活的意义所在。对于当代女性的行为思想,社会应该给予理解,为她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健康、和谐和宽容的社会环境,而并非对于此类“异化”现象带有色眼镜。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发展,对于现代女性婚姻观念的变化应持一种高度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也越来越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当代年轻女性婚姻观念“异化”现象日益突出成为热点的成因与社会经济状况、教育发展水平等息息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辩证地思考现代女性婚姻观产生“异化”现象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对国家的繁荣稳定有着重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晚婚婚姻家庭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青年人为何晚婚或不婚
家庭“煮”夫
90后粗亲故事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寻找最美家庭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寻找最美家庭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